商的最高位是指哪位(商的最高位是指什么)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填空专项练习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填空专项练习
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叫做( )计数法。
2、在整数数位顺序表中,从个位起往左数第五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第九位是( )。该位上的数字“9”就表示( )。
3、由3个十亿,5个百万和6个千组成的数,写作( );读作( )。这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万。
4、一个十位数,最高位是7,百万位和百位都是5,其他各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这个数最高位是( )位。
5、由13个亿,305个万,4007个1组成的数是( ),读作 ( ),四舍五入到万位是(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
6、由8、7、0、5、1组成的最大六位数是( ),最小六位数是( )。
7、把600606、660600、600066、666000、606000这五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 )<( )<( )<( )
8、635平方分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
9、5平方分米2平方厘米=( )平方厘米
10、线段有( )个端点,射线有( )个端点。
11、1个周角= ( )个平角= ( )个直角。
12、 4时整,时针与分钟夹角是( )º;6时整,时针与分钟夹角是( )º。
13、一个角是89度,它是( )角,一个平角等于( )个直角,一个周角等于( )个平角。
14、已知14×18=252,14×180=( ),140×180=( )。 15、 两个数的积是24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则积是( )。
16、小东做乘法计算时,把其中一个因数42看成了24,结果得到的积比正确的积少了360。正确的积应该是( )。
17、80496÷387时,一般把除数看作( )来试商,商的最高位在( )位,所以商是( )位数。
18、要使4□6÷46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可填( ),要使商是一位数,□最大可填( )。
19、在A÷15=14……B中,余数B最大可取( ),这时被除数A是( )。
20、要使687÷□5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要使□76÷27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 )。
21、除数是17,商是6,余数取最大是( ),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
22、一本词典需39元,王老师带376元钱,最多能买( )本这样的词典。
23、 一个锅一次最多能同时烙2个饼,正反两面各需要烙3分钟,烙熟5个饼至少需要( )分钟;烙熟10个饼最少需要( )分钟。
公众号《数学知识与练习》
商国、虎国和三星堆文化“神目”形象的来源流变
【摘要】“饕餮神目”是一种在商代礼器上频繁出现的重要纹饰,其源自石家河文化对老虎眼睛夜间发光的崇拜,被盘龙城文化、三星堆文化、吴城文化、殷商文化传承。因此在青铜器上均可见到饕餮神目形象。带神目的神兽或独立神目造型,均为当时高阶崇拜对象的标志,显然形成一种当时人们普遍认同的信仰观念。其中包括形象化为三星堆青铜人面上令人惊奇的凸目。青铜神人眼瞳“凸出”的状态,是用来强调夜视能力“眼瞳发光”的神秘形象。盘龙城商和吴城虎两个国家文明造型带神目的高等级的神兽,而在殷商文明造型神目的范围加以扩张,造型意义逐渐模糊化。至西周时期,可能因为信仰观念的改变,“饕餮神目”纹饰的重要性下降,因此逐渐消失于历史舞台。
【关键词】盘龙城文化;三星堆文化;吴城文化;殷商文化;饕餮纹
【作者及出处】邱诗萤、郭静云:《商国、虎国和三星堆文化“神目”形象的来源流变
》,《民族艺术》2022年4期。=================
商代的饕餮纹之眼目形象──内眼角下弯、外眼角上扬、瞳仁突出的造型,频繁见于众多青铜礼器之上,与人眼的形象差异甚大,为饕餮纹的重要元素之一。关于饕餮纹眼目形象的探讨已有许多学者讨论[①],笔者亦有专文探讨其起源,认为此眼目形象源于后石家河文化,并且是根据老虎眼睛造型创造。此纹饰之出现除了對老虎的崇拜之外,也缘于古人观察到老虎的夜视能力,并由“夜间视物”、“发光”等等特征,联想虎神的神能,属于虎神崇拜的一种,笔者将这种眼目形象称为“饕餮神目”。 [②]
饕餮神目明显地从后石家河文化流传于后世,此种形象可见于盘龙城文化、三星堆文化、吴城文化、殷商文化,从出土器物的礼器纹饰上可知一二,不过西周以后其意涵逐渐消失,各种神兽、神人之目也不再依照饕餮神目形象制作,因此笔者认为此意涵的传承仅延续到殷商时期,至西周时已然消亡。由于信仰意义的传承是依照时空关系逐步向外传播,因此必须依照不同文化个别分析,不可混为一谈,下面以盘龙城文化[③]、三星堆文化、吴城文化、殷商文化的顺序依次讨论。
盘龙城文化所代表的长江中游商文化(学界通常被称为“早商”),由于直接继承后石家河文化,亦对后世其余文化造成重大影响,因此神目在其文化中的意涵转变,显得特别关键,需要详加厘清;三星堆文化与吴城文化明显受到神目这一信仰观念的影响,并吸收内化为自己的信仰内涵,因此三星堆、吴城文化礼器中均可见到许多神目造型,同时出现虎神造型;至于最晚的殷商文化,或许是本身与长江流域发源的文化相异之故,虽然接受了神目形象,但在其多元的面貌中造型的规律性不强,或许只是从外形模仿饕餮神目,但对其形象背后的意义不甚重视。
一、盘龙城文化(长江中游商王国)长江中游继承后石家河文化的盘龙城文化(据碳十四测年,年代范围约公元前1800年-公元前1300年[④]),虽然传承神目的形象,但它的意义亦有些变化。首先,目前没有发现盘龙城文化的虎面像,或许是因为当时崇拜老虎为核心信仰的是吴城文化等赣中、湘中地区遗址[⑤],老虎信仰在盘龙城文化中并非主流;根据盘龙城文化的青铜器纹饰可知,其主要崇拜对象为夔龙及以夔神组成的饕餮,与后石家河文化有所差异。
后石家河文化虽然已出现夔龙造型,但并非主要信仰,直到盘龙城文化才选择夔龙神为最关键、跨族群的神兽,由此可见主要信仰对象的变化。不过盘龙城文化夔龙饕餮的双目却是以“饕餮神目”作为其造型,例如青铜礼器上的纹饰(图1)[⑥],这是因为此时老虎虽非主要崇拜的神兽,但是对虎神眼目的信仰观念仍存,因此才会出现将原为虎目的饕餮神目作为神龙双眼的情况,以强调神龙的神能与地位之高。
图1 盘龙城神目 1-1铜罍拓片(89HPCYM1:7), 1-2粗腰觚拓片(PLZM2:5),1-3折腹爵拓片(PLZM1:16),1-4锥足鼎(PLZM1:1)
图2 盘龙城遗址出土鹰与蚕 2-1陶鹰首(PYW:018),2-2玉鹰形饰(PLZM3:12),2-3 蚕形饰(PLWM4:12)
盘龙城文化对饕餮神目的使用相当严谨,虽然将饕餮神目转为龙的眼睛,但是并没有因此扩展而用于在其他神兽的造型,如盘龙城所发现的玉鹰、玉蚕的眼睛并不是饕餮神目的形状(图2)[⑦],只有主要崇拜对象──神龙(或谓之夔龙、饕餮)才有资格拥有神目。事实上盘龙城文化礼器造型以神龙为主,少见神龙之外的纹饰,可知盘龙城文化在信仰方面不但规范,也较为单纯。
盘龙城文化神龙之目,除了典型的杏仁形神目虎眼形状之外,尚有一种呈椭圆形或圆形的目(图3)[⑧],出现在何种器型亦不固定。这类椭圆眼睛或许与后石家河文化的圆目神人面以及圆目神虎面的眼形有所关联,用途限于强调眼珠,以及虎目夜视能力的发光神能。
图3 盘龙城圆形目 3-1盘龙城遗址出土铜鬲(PLZM2:38),3-2盘龙城遗址出土折腹爵(PLZM1:17),3-3盘龙城遗址出土铜锥足鼎(PLZM1:2)
除了青铜器纹饰之外,在硬陶上还发现可能为文字符号的饕餮神目(图4)[⑨]。不过该符号并非呈现成句,而是单独出现,笔者推想这类文字或许有神圣符号的作用。带这种符号的硬陶壶共有三件,出土的地点亦不相同,一件出自荆南寺遗址[⑩],一件出自三星堆二期[11],一件出自偃师二里头[12],时代均相同。虽然出土在不同的地区,但我们认为长江中游(荆南寺)、长江上游(三星堆)、嵩山(二里头)三个地区之关系,是以长江中游地区为器物流动和文化传播的中心,并且文化根源于盘龙城文化。鄂西路家河二期硬陶上也出现类似的眼形符号[13](图4-3),一样属于盘龙城文化。此外,吴城遗址也出现了类似的眼形符号(图4-4),说明神目符号不是仅出现于盘龙城文化,而是广泛分布,出现神目符号的地区应该多少都有受后石家河文化虎神崇拜的影响。
关于早商时期的神目陶文的意义,学者们已有所讨论[14]。但由于这些符号只出现单字,而非成句的形式,亦不清楚这些硬陶器物的使用背景,所以目前难以得知刻上神目符号的意义。我们只能归纳一个事实:由于硬陶当时作为重要礼器,因此神目符号只出现在礼器上。
图4 眼睛文字符号 4-1荆南寺遗址拓片,4-2三星堆高柄豆上神目刻纹(86GSDAT22:36),4- 3路家河二期,4-4吴城遗址出土
总之,盘龙城文化继承了后石家河文化的神目形象,但是不再用于神人或虎神的造型上,而作为盘龙城商文明最高崇拜对象神龙之特征;除此之外,神目还作为神圣符号使用,刻于硬陶礼器之上。笔者认为,神目的信仰意涵在当时应该相当重要,使得他们即使更换崇拜对象,建立新的信仰体系,仍然需要让神龙拥有饕餮神目,以强调神龙的神能和高位。最后一点,无论后石家河文化或盘龙城文化,都是当时相当强大的国家势力,他们的精神信仰内涵也随着影响力传播至邻近地区,因此在三星堆文化和吴城文化中也可以找到饕餮神目的踪迹。
二、三星堆文化(先蜀)
三星堆文化据碳十四测年分析,年代范围约公元前1750年-公元前1250年,在长江上游地区,三星堆可称为先蜀国家文化,是直接由本地早期国家宝墩文化(约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1750年)传承,而被十二桥文化及金沙王国(约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900年)传承[15]。宝墩、三星堆、金沙三个文化阶段,都有着源自后石家河文化的众多因素,此问题学界已有许多论述,包括最灿烂的三星堆文化所铸造的青铜神人面,虽然十分巨大,但根据其造形,与后石家河文化小型的玉神人面明显有传承关系[16];三星堆青铜神人面的头冠、耳朵、鼻子,以及双目的造型,皆与后石家河玉神人面相同。到了商时期,三星堆文化仍受盘龙城文化影响,因此三星堆礼器也有夔纹和饕餮造型[17]。
关于三星堆文化中所见的神目,最明显者即是青铜人面上的“凸目”。仔细观察三星堆文化青铜人像中的凸目神人面(图5)[18],若忽略其凸出的眼瞳,可以发现造型的眼形确为内眼角向下、外眼角上扬、眼瞳突出眼眶的“饕餮神目”。而其眼瞳则不但凸出眼眶,更加以立体凸出,形成凸瞳形状,这明显是继承自后石家河文化中眼瞳凸出的特点。笔者认为眼瞳朝外突出,似是表达眼睛向外观看,或者照射光芒,即凸目为猫科动物夜晚眼睛发光的特征。三星堆文化不仅从外表亦从内含传承后石家河文化神目的形象,因而造型凸出的眼瞳,以强调发光的特性。
不过,即使三星堆青铜人面传承了后石家河文化的神目形象,却不是完全模仿后石家河文化的信仰和形象,而有经过一番转变,因此其造型表现一种新的规律。三星堆的青铜神人面的神目,只有两种形状,眼形都是侧斜,内眼角向下、外眼角上扬,不同之处在于,眼瞳凸出,或者无凸目(图6)[19]。笔者认为,无凸目的神人,双目表现为眼睑紧闭,所以才会没有凸出的眼瞳,这种紧闭双目的造型与凸出眼瞳的造型,所表现的乃是同一位人形大神之闭目与睁目两种不同状态。而神目双瞳之所以做成伸长凸出的造型,是因为表现出此目如同虎目般发亮的缘故,其“发亮”意味着展现特殊的神能。其造型中的“闭眼”意义重大,不但更加强调“睁开双眼”具备特殊信仰意义,更显示出此位人形大神具备“睁眼”和“闭眼”两种型态。“睁开双眼”的青铜神人面在三星堆文化数量稀少,体积却更大,显示出其重要性。笔者推测,在三星堆文化的信仰中,神人闭眼时蕴含神能而不外显,当其双目睁开,眼瞳发出亮光,表示其显露强大神能,亦是展现神意之时。
图5 三星堆凸目神人 K22:142
图6 三星堆闭目神人 6-1闭目神人K1:2,6-2闭目神人K1:6
图7 三星堆虎 7-1铜虎K1:62,7-2虎形金箔饰K1:11-1
图8 三星堆龙 8-1铜龙K1:188,8-2铜龙 K23:203,8-3铜龙K23193-15
除了人形大神与后石家河文化有关之外,后石家河文化中的老虎形象同样传承至三星堆文化(图7)[20],且其眼睛同样保留后石家河文化的镂空虎目(图7-2),显见与后石家河文化的虎神关联性。三星堆文化既对神目内涵有较深的理解,有关神目发光的能力出自虎目夜视能力的认识,应也一直保留在该文化的记忆中。而先蜀国家文明发展所在之地容易接触到老虎,基于本地文化对神兽形象的认同,因此维持后石家河文化的传统持续崇拜老虎。
图9 三星堆大型铜立人像K22:149、150
除了神人与神虎造型之外,三星堆文化的龙与盘龙城文化相同,也有着神目(图8)[21]。笔者认为神人与神虎的形象是三星堆文化直接从后石家河文化传承,而这种“龙有神目”的形象,应该是由盘龙城文化传来。三星堆文化吸收龙崇拜的信仰后,将之转变为自身信仰中的一部份,不过龙的地位显然不高,不是所有器物都有龙的造型,器物造型也不大。如在三星堆的神人偶像上,神人之脚站在夔龙纹的支座上(图9)[22],从此构图可以理解在该文化中,夔龙被视为次要神兽。三星堆祭祀坑虽然也有出土一些带饕餮纹的青铜容器,且饕餮造型依然有典型的神目(图12)[23],但观察这些器物的风格,与本地文化风格有差异。笔者推论这有可能属于赣中吴城、湘中炭河里一带文化的礼器,或许经由贸易或贵族交流辗转到达三星堆。三星堆文化的人们应仅将这些器物视为远地的珍稀宝物,毕竟这些器物不是创造于自身之精神文化,当地也不铸造这些器物。
三星堆文化尚有部分鸟类造型拥有神目,与后石家河和盘龙城文化不同。仔细观察三星堆拥有神目的鸟类,喙部均明显下弯,笔者认为这些有神目的鸟类都是老鹰之类鸷鸟的造型(图10-1、10-2)[24],至于三星堆的鸡或其他鸟类的造型并没有神目(图10-3、10-4)[25]。在后石家河文化及盘龙城文化中,老鹰虽然是重要的神兽,但并没有神目。三星堆文化将老鹰视为重要神兽的观念相当特殊,目前无法判断是三星堆自身发展或者自外地传入,但是至少从器形上看来,老鹰拥有神目的确是三星堆所独有。
最后一点,在先蜀文化的造型中,还可见到单独的神目造型器物,在同时代的其他地方都没有类似器物,也是三星堆文化的特色(图11)[26]。
图10 三星堆鹰与鸟 10-1铜鹰 K22:141,10-2铜鹰K23193-9,10-3铜鸡K23:107,10-4铜鸟K23301-3
三星堆文化之后接续为金沙文化,其器物可以明显见到来自三星堆的因素(图十三)[27];神目造型依然可见于崇拜对象之上,眼型礼器亦续见。较为创新的现象可能是金沙文化的水牛造型之双眼,亦开始出现饕餮神目(图13-2)[28]。
图11 三星堆眼形器 11-1铜眼形器K23:214-2,11-2铜眼形器K22:79-21,11-3铜眼形器K23:202
图12 三星堆之外来器物K22:109
三、吴城文化(虎国)
江南山丘自上古以来即是崇拜猛虎族群的活动地区。在湘赣丘岭地带上零星出现的祭祀活动遗址,即是新石器猎民所留下。我们认为长江中游平原地区崇拜老虎的现象,并不是发源于本地稻作文化,而是在后石家河晚期时受到周围猎民的影响,这种影响背后可能与国家的变化有关,即是由于崇拜老虎的族群在后石家河时代获得高级贵族或统治者的身份[29],使得平原地区老虎崇拜的地位提升。所以从时间脉络和造型风格来说,湘中、赣中地区青铜文明虽然都受到后石家河文化影响;但是就内在意义而言,赣中地区对老虎的认识及虎神的崇拜,应基于更古老的精神文化基础。
图13 金沙遗址器物 13-1铜眼睛型器(C:393),13-2牛首(C:198),13-3石跪坐人像(C:716),13-4玉钺(C:7)
从公元前第三千纪以来,湘赣丘岭地带的族群开始在宽阔盆地定居,在持续维持狩猎活动的同时,另外发展定居渔业、稻作和资源贸易的多元经济生活,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构成贵族联盟式的网络。年代相当于商周时期的吴城文化(即甲骨金文所载虎国文明)滥觞于此[30](据碳十四测年分析,年代范围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100年[31])。
对具有狩猎生活背景的人们而言,老虎并非单纯因为作为肉食来源成为人们的狩猎对象,其中潜藏更多意义。老虎是崇高万能的狩猎者,同时也是猎人们在山林地带间的竞争对手和威胁对象,还是古人在从事狩猎、接触自然界时,所认识的最强猛兽,因此而促使人们神化了牠。也因为这个缘故,江南山地的猎民不但崇拜老虎,并进一步求取其狩猎技巧及强大力量,以超越老虎并立下自己的权威。崇拜老虎的信仰还具有一种关键意义:老虎是森林主宰、山地之王,能够与老虎合为一体的人,不但是崇高的巫师,也将成为自然界的神王;而立于山岭巅峰之上,也就是立于至高的境界,将掌握崇高生命的权力[32];因此本地兴起的军权势力才会将虎神尊为最高权位的神兽。
图14 吴城玉神人和老虎 14-1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玉神人(XDM:633),14-2伏鸟双尾铜虎面部拓片(XDM:68),14-3据传出土于宁乡虎食人卣
学者们普遍认为,甲骨金文所载“虎方”是出现于殷周以南的独立国家。郭静云考证后进一步推论,殷周甲骨金文中称为“虎方”的国家,是自称为虎国的大文明,应该分布于湖南、江西区域,即约是赣中的吴城文化和湘中炭河里文化覆盖的区域[33]。
崇拜虎神的宗教盛于虎国,并成为其主要信仰。虎神造型不像后石家河文化那样只出现于小件玉器之上,而是制作很多虎神纹饰的大型青铜器,且虎纹出现在各种礼器上,然而虎国的老虎造型,均来自于后石家河文化(图14-2)[34],并非本土独创。此外,吴城文化的老虎多强调老虎张口的形象,并作出尖锐牙齿,从虎食人卣[35](图14-3)的造型看来,应该与商文明饕餮的意义相同,虎被视作“神杀”的神兽[36]。
虎国文明也自后石家河文化吸收有神目和獠牙的神人造型(图14-1)[37],与后石家河文化的玉神人造型特征完全一致。只是虎国的玉神人较大,而不似后石家河文化般微小精细,应是在虎国精神文化中,神目獠牙神人的形象已成为其信仰的一部份,人们又熟悉其内在意义,而自行制造与后石家河文化相仿的玉器,体积庞大的原因为只仿其意义而不仿其造型所致。
虎国文明也受到盘龙城文化的影响,吸收了神龙拥有神目的形象。虽然虎国造型技术有些独特风格,但是神龙纹饰的结构与盘龙城几乎完全相同。虎国工匠制造了许多带饕餮纹的青铜器,而其上饕餮均拥有神目,并且将夔纹大量细刻在器物上,以强调神兽和礼器的神性。(图15-2、15-3、15-4)[38]虎国的造型也可以看出老虎形象具有特殊地位,饕餮纹经常会加上虎耳,且虎国的夔龙饕餮也常带着牛角或羊角。此外,在虎国遗址中有发现过盘龙城风格的礼器,这些礼器或许由盘龙城的工匠制造,带到虎国(图15:15-1)[39]。虎国硬陶上亦出现了神目,用作文字或符号(图4-4)[40]。但如同盘龙城文化所见的神目刻纹,只是作为单个神圣符号出现,并未发现成句文字。
图15 吴城龙 15-1新干大洋洲三足提梁铜卣颈部拓片(XDM:48),15-2商代铜尊拓片,15-3 新干大洋洲铜方卣提梁(XDM:47),15-4 新干大洋洲铜壶(XDM:46)
图16 吴城鹰与鹰嘴羽人 16-1鹰首器盖 (1974QSW(采):33),16-2鹰嘴羽人(XDM:628)
在虎国文明中,神虎的造型和獠牙神人造型均直接传自后石家河文化;夔龙饕餮造型则源自盘龙城文化;与前两者不同的是,虎国文化的老鹰也发现具有神目(图16:16-1)[41]。可能如同三星堆文化一般,由于对鸷鸟的崇拜,以及将神目视为崇高的象征,所以鸷鸟的造型也带神目。虎国祭祀坑中另有出土鹰嘴神人(图16-2)[42],显然是与鸷鸟的崇拜互相关联,表明正是出于对鸷鸟的崇敬,才将神人塑造为具鹰嘴和羽翼的形象,以强调神人拥有鸷鸟的利嘴和飞翔能力,这与后石家河文化神人添上虎目和獠牙的做法如出一辙。换言之,后石家河文化中具神目獠牙的神人,可以说是人格化的虎神形象;而在虎国文化中,又出现了人格化的鹰神形象。
图17 吴城牛与野猪17-1豕尊,17-2.殷墟花园庄东地54号墓出土牛尊,17-3铜镈拓片(XDM:63) ,17-4上海博物馆藏牛尊(牺觥)
除了老虎、神人、夔龙和鸷鸟之外,在虎国礼器上还可见到牛、野猪等动物造型也都拥有神目(图17)[43]。在虎国西部的湖南地区,尚有很多立体的动物造型尊,包括野猪尊(图17-1)[44]、象尊、水牛尊、羊尊等等,器身上布满夔纹,且其双目大多数造型为神目。虽然自然界中这些动物都没有夜视能力,但由于牠们造型为神兽,因此亦拥有神目。此类“湖南风格”的铜尊在殷墟大墓也有出现,或许是殷商贵族所获得的远方宝物(图17-2)[45]。
图18 殷商虎 18-1妇好墓铜钺(编号799),18-2西北冈1004号大型王墓出土铜头盔(编号R18092),18-3玉虎(妇好墓出土(标本409),18-4西北冈1001号大墓大理石虎神像
四、殷商文化
殷商文化与盘龙城、三星堆、吴城文化不同,其国家属外来族群建立的,乃具备多元共存特质的上古帝国。因此殷商的文化和信仰体系并非当地自生、长久发展的结果,而是融合多地的文化因素,包括长江流域、东北地区、黄河地带等地,分别来自平原、山岭、草原文化[46]。殷商击败盘龙城之后,自称为商,其国家宗教与礼器造型仍以长江中游商文化为主要的基础,故饕餮依旧作为主要的礼器纹饰,饕餮神目造型亦通见各种神兽纹饰之中。殷商文化的饕餮经常不是单纯神龙的造型,而是许多神兽合体,这是殷商上古帝国兼容并蓄各种文化的表现,这些饕餮纹多数拥有神目。另外也有一些饕餮纹的眼睛部位不是常见的“饕餮神目”,而只有外凸的方形椭圆形眼珠,无眼眶,眼珠中有一横。不过后石家河文化的神人和老虎眼睛之中,早已出现过无眼眶而只强调圆凸眼珠的造型,并且盘龙城文化的饕餮与龙之眼睛,亦有着无眼眶而只有圆凸眼睛的造型。因此笔者认为殷商饕餮这类只有眼珠的眼睛,并非创新的造型,仅是延续后石家河与盘龙城的传统。
图19 殷商龙 19-1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青铜盘底纹,19-2玉龙玦拓片(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编号469),19-3 妇好墓三连甗甗口下花纹(编号769),19-4 妇好墓三连甗架长边一面(编号790),19-5妇好墓玉龙(编号408)
图20 殷商牛鹰 20-1妇好墓玉鹰(编号993),20-2上海博物馆藏 鸟父癸尊拓片,20-3上海博物馆藏牛首兽面纹尊 浮雕牛首拓片,20-4 上海博物馆藏尊拓片
图21 殷商新出现的崇拜对象 21-1妇好墓鸮尊(编号785),21-2花园庄东地墓葬出土青铜手形器(M54:392),21-3妇好墓玉熊(编号597),21-4妇好墓玉马(编号362),21-5妇好墓玉羊(编号365),21-6妇好墓玉人(编号372),21-7妇好墓玉人(编号371),21-8殷墟1004号大墓出土鹿方鼎局部(M1004:R1751)
图22 殷商无神目神兽(均妇好墓出土) 22-1玉兔(编号412),22-2玉鱼(编号1111),22-3玉鸽(编号379),22-4玉蛙(编号356),22-5玉鹤(编号517)
但殷商文化之中的确有着新出现的现象,观察殷商文化的神兽可以发现,除了之前已经赋予神目的虎(图18)[47]、龙(图19)[48]、牛(图20-3、20-4)[49]、鹰(图20-1、20-2)[50]等神兽之外,殷商时期的礼器造型,似乎将许多动物都定为神兽,且其眼睛都作成神目形状,例如:鸮、熊、马、羊、鹿等(图21-1、21-3、21-4、21-5、21-8)[51];以及非神人的人形像(可能是人牲的造型),虽然这类造形没有獠牙或其它神秘特征,却都把眼睛造型为神目形状(图21-6、21-7)[52];此外还发现一些特别的器物,例如花园庄东地M54出土的一件手形器,其上也有神目(图21-2)[53],该器物的属性待考。
殷商文化中各种造型都会有神目,这说明在殷商信仰中神目形象已失去其重要性。虽然殷商文化中的熊、马、羊、鹿、鸮等,都归类为神兽。但同时我们也发现,鱼、兔、鹤、鸽、蛙(图22)[54]等,并无神目,这些动物也未见有大型的造型,或许是因为这些动物的神秘地位较低之故。由以上现象可知殷商文化与三星堆、吴城相同,已将神目内化至自身的信仰体系中,成为高阶神人神兽的眼睛。至于等级较低的神兽,则不可拥有神目。
五、总结
在梳理商代礼器造型之后,我们大致上可以厘清神目于盘龙城文化、吴城文化、三星堆文化、殷商文化演变的脉络。早商时期的盘龙城商文明、三星堆先蜀与南方的虎文明,大致都依循饕餮神目的内在意义“虎目”来使用其形象,但是神目的使用范围仍然逐渐抽离虎目的造形,广泛用来标示高位崇拜对象的神秘特征,各个文明之间对神目的使用上仍有些许差异。
总体上看来后石家河文化之后“饕餮神目”的“发亮虎目”的意义被传承下来[55],并成为高阶崇拜对象的特殊眼睛,且出现单独用作神圣符号的情况,这个发展经历一段渐变的过程。
首先在盘龙城商文明,人们开始将神目用于虎与神人之外的高阶崇拜对象──神龙,盘龙城文化的信仰体系中,龙为无比崇高的神兽,所以青铜器纹饰基本上只有神龙的造型。盘龙城商文明重新奠定了以夔龙饕餮为中心的信仰,从其礼器和葬俗可以看出信仰规律而单纯,饕餮神目在盘龙城文化中只能作为神龙之眼,不可用于其他神兽,是使用这种纹饰最严谨的文明。
玉器或陶质礼器虽然另有鸷鸟造型,也是当时的重要崇拜对象,但其造型并无神目,个中原因除鸷鸟的眼睛形状本来就不像虎目的原因外,另一个可能是后石家河文化的老鹰像没有神目,而盘龙城文化继承此一造型,因此鸷鸟不作神目。
先蜀文明显然受到后石家河文化之影响,其信仰重心的青铜神人与后石家河文化神人相似,但也有不同之处。以往认为青铜神人之“凸目”与“闭目”,实是饕餮神目之“睁眼”和“闭眼”的造型,眼瞳“凸出”的造型看似超乎现实的夸张,但其实乃是强调夜视能力“眼瞳发光”的形象化,仍是基于现实生活观察而衍生的信仰观念,其双手也似持物,明显有着自身的脉络,并非全盘接受外来文化,而是在理解后加入本地特点,且纳入自身信仰体系中;除了青铜神人外,先蜀文明中较为重要的神兽:鹰与龙,亦拥有神目,这些神兽在先蜀文明中的地位显然与后石家河和盘龙城相异,似乎均低于青铜神人,而龙甚至居于辅助的位置。
虎国文明本身为猎民所建之国,本来已经存在崇敬老虎的传统,在吸收后石家河文化的神目观念后,自然而然地纳入自身的老虎崇拜之中,其礼器造型与纹饰以老虎形象为主,而这些老虎的虎眼均为神目;除了老虎之外,地位较高的神兽:鹰、龙、象、羊、野猪也都有着神目,神兽地位同样与后石家河和盘龙城相异。
也就是说,三星堆前蜀文明和虎国文明中的神目形象,则包含虎目、龙目与神人目,虽然均明显源自后石家河文化并受盘龙城商文明影响,但表现出自身独特的风格。例如三星堆文化的神人偶像和鸷鸟的造型,以及虎国的神虎和鸷鸟,这些重要崇拜对象皆有神目。此外在虎国的礼器上,很多动物也作成神兽的样貌,其身上充满造型夔龙神纹,而眼睛的形状都造型为神目。
在殷商文化中,神目是重要崇拜对象的眼睛,但在上古帝国兼容多元文化的因素之下,许多动物均被视为神兽,也出现很多合体神兽造型:如羊角、虎爪、龙身、鸟嘴,造型繁杂多样,且均有神目,可知在殷商时期的礼器上,神目是神兽的指标。至于殷商文化的神目人像的意义方面,从造型上看来和后石家河文化与三星堆文化的神目人像差距甚远,应非同一位崇拜对象,更近于为帝王服务的“巫”用作人牲的形象。花园庄东地M54出土的手形器为右手造形[56],中空而内部残留碳化木柄,放于墓主左小腿处,以出土位置判断,可能是某种令牌;此外在甲骨文中 “又”字即形为右手,同时也用作“保佑”之意,此件器物或许也具备护身的作用,其手掌纹饰附上神目可能是强调神圣保佑的意涵。
殷商文明与早商、先蜀及虎国文明相同,神目也只有地位崇高的神兽才可拥有,但由于殷商文明是外来,同时也是兼容并蓄的上古帝国,接纳不同信仰的结果使得殷商文明的崇拜对象较其他文化为多,也经常将各种神兽合体。许多殷商崇拜对象的眼睛上都发现具备神目,但这不代表殷商文明滥用神目,其实殷商文明的低阶崇拜对象都没有神目,他们不但了解神目的意义,并也认同“神目具备伟大神能,只有地位崇高的崇拜对象才可拥有”的共通观念。不过殷商文化以后,对神目的崇拜和理解都逐渐衰微。西周早期时,“饕餮神目”仍然作为纹饰的一部份存在,西周中期之后随着饕餮纹的形式简单化或抽象化,神目造型因而逐渐消失。
【参考文献略】
【说明】本文转自邱诗萤、郭静云:《商国、虎国和三星堆文化“神目”形象的来源流变》,《民族艺术》2022年4期。转载或引用,务请说明来源。
七大指标对比:有的银行业绩塌房,有的“很行”
来源 | 零壹智库
作者 | 苏越
随着 “中报季”收官,上市银行2023年半年报也已披露完毕。数据显示,上半年A股42家上市银行合计录得营收2.95万亿元,同比下降3.43%;净利润1.09万亿元,同比增长3.4%。整体营收拐头向下,净利增长继续放缓。
在社会回归常态化运行的同时,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金融与经济唇齿相依,银行经营也呈现一些指标上的波动。
零壹智库对42家上市银行的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净息差、资产规模、拨备覆盖率、不良率、科技投入等指标进行观察分析,一些主要的结论如下:
1、窄息差趋势及财富管理承压影响下,上市银行营收及盈利增长普遍放缓,甚至为负,城农商行整体相对较好,特别是立足于经济景气度较高的优质城农商行依然增长强劲。
2、营收指标上,9家银行达到千亿元以上,其中中国银行绝对规模及增速靠前,海外资产收益率提升抵消了国内净息差的侵蚀;招商银行零售金融业务对营收的贡献回升至55%以上,使其整体营收仅下滑0.35%。
3、净利润指标上,4家银行达到千亿元以上。平安银行排名向上更替 ;招商银行中间收入短期承压,生息资产规模拉动利润增长;浦发银行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23.32%,已连续下降三年,整体业绩堪忧。
4、净息差指标上,最高为常熟银行,最低为交通银行。仅有江阴银行、青岛银行2家银行净息差同比上升,但较2022年期末边际下降幅度放缓 。基本面较好的区域性银行降幅相对收窄。
5、资产规模指标上,上市银行普遍扩表,国有大行和优质区域性银行增速靠前,成都银行跻身万亿级队列,长沙银行即将成为A股第八家万亿级城商行。 苏州银行超越青岛银行,西安银行同比增长近20%。
6、资产质量指标上,拨备覆盖率保持较高水平,有27家银行较上年同期上升;不良率下行,有16家银行不良贷款率低于1%。渝农商行营收下滑情况下实现净利的较大增长,主要得益于拨备反哺。
7、科技投入上,只有七分之一的银行披露资金及人员情况,其中兴业银行科技投入达到33.27亿元,同比增加44.4%。在大模型向金融领域快速渗透的背景下,9家上市银行在中报中表明了大模型探索战略。
营业收入:城农商行增速领跑,股份行悉数下滑
上半年,42家上市银行总营收2.95万亿元,同比下降3.43%,环比增长5.54%。近年来,上市银行营收增长普遍放缓,2022年是个特例,因为前一年受疫情影响基数较低。
分类型来看,城商行营收增速始终相对较高,上半年较去年同期下降5个百分点至4.31%;国有行、农商行营收同比增速也下降至2.26%、3.79%,股份行同比已呈负值。
图1:A股上市银行营收增速对比(%)数据来源:企业预警通,零壹智库上半年,9家银行营收达到1000亿元以上,除六大国有银行外,还有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排名前二,均超过4000亿元,但同比出现下滑,幅度分别为-2.23%,-0.59%;其次是农业银行,营收较去年同期小幅增长0.83%至3657.58亿元。
国有大行中,中国银行营收增速一骑绝尘,高达8.88%。据中行中报,上半年其非利息收入增长22.09%,是推动营收增长的主要动力,而主要营收来源净利息收入增速仅为4.75%。
非利息收入中,其他非利息收入388.39亿元,同比增长53.21%,主要是市场利率和汇率变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长较快。中国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比较特殊,海外分行相对较多,受欧美等经济体因高通胀纷纷大幅加息的影响,海外资产收益率水涨船高,大大抵消了国内净息差的侵蚀。
股份行营收增幅悉数为负,其中招商银行营收为1784.6亿元,远高于其他银行,表现也最为稳健,同比仅下降0.35%。作为“零售之王”,招行二季度零售贷款增量超过920亿元,创阶段性新高;上半年零售金融业务对营收的贡献回升至55%以上,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息差承压和财富管理下滑的影响。相对而言,浦发银行营收继续下滑,同比减少7.52%。
城商行中,江苏银行以388.43亿元排名第一,其次为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与去年同期相比,长沙银行的营收增长最快,为12.12%,其次是成都银行、江苏银行和齐鲁银行,增速均超过10%;而郑州银行营收同比大降8.52%。
从绝对营收排名看,2家城商行的位次发生更替:重庆银行超过郑州银行,无锡银行超过张家港行。
农商行中,营收规模最大的渝农商行同比下降3.03%;常熟银行营收同比增长12.36%,居上市银行之首。
表1:42家A股上市银行2023H1营收排行数据来源:企业预警通,零壹智库
净利润: 分化明显,城农商行整体上保持双位数增长
2023年上半年,42家上市银行净利润(归母净利润,下同)合计1.09万亿元,同比增长3.4%,增速放缓。整体而言,上市银行净利润平均同比增长8.94%,其中国有行3.09%、股份行2.51%、城商行11.23%、农商行14.33%,城农商行依然保持双位数增长。
图2:A股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对比(%)数据来源:企业预警通,零壹智库
与营收排名一致,上半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净利润位居前四名,也是仅有的净利润规模达到千亿元的上市银行,其中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同比增长均超过3% 。
招商银行位列股份行净利润第一,为757.52亿元,同比增长9.12%,高于国有行中的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结合前文,招商银行营收下滑,但净利有较大增长,主要是生息资产规模增长拉动,信用减值损失下降,同时下调拨备所致。江苏银行上半年净利润170.2亿元,同比大涨27.2%,居于城商行第一位。渝农商行位列农商行净利润第一名,为69.86亿元,同比增长9.52%,在营收下滑3.03%的同时,实现净利的较大增长,主要是因为计提减值损失同比下降49.02%,反哺了利润。
沪农商行净利润也接近60亿元,同比大增18.47%。江苏银行、沪农商行营收及净利分别在城、农商行一二位,且均呈现体量大、增长快的特点。
净利润增速方面,江苏银行、杭州银行、成都银行、苏州银行、常熟银行、无锡银行等优质城农商行领先,同比增长均达20%以上。
平安银行增长约15%,净利润排名上超过了上年度排行在前的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和浦发银行。 综合前文,上半年平安银行营收下降3.71%,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信用减值损失收窄约17%。
贵阳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郑州银行和浦发银行五家净利润增速垫底,均呈同比下跌态势。浦发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23.32%,营收下降7.53%,延续其过去两年的营收、净利双降趋势,基本面持续恶化。
从盈利能力指标来看,浦发银行上半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为3.73%,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净息差(NIM)为1.56%,较上年同期下降0.28个百分点,远低于人民银行审慎经营规范的净息差1.8%。同时,上半年该行生息资产为78065.05亿元,同比增长3.7%,但净息差下降幅度更多,以至于净利润同比大降23.32%。表2:42家A股上市银行2023H1净利润排行
数据来源:企业预警通,零壹智库净息差:窄息差生存,边际下降幅度放缓净利息收入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净息差直接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银行业净息差正在趋势性收窄。在让利实体经济政策、资产端利率承压、负债端存款利率抬升压力等多方面因素下,2023年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下降至 1.74%,但已连续两个季度低于《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中银行净息差评分标准的满分水平(1.80%)。上半年上市银行净息差相较第一季度基本持平,相对去年同期边际下降幅度放缓。2023年8月,央行明确“商业银行应保持合理息差和利润”,强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价格要可持续,过去三年逆周期调节下的银行让利阶段或已结束,市场有净息差维稳和回升期望。
图3:A股上市银行净息差对比(%)数据来源:企业预警通,零壹智库上半年42家上市银行中仅有2家净息差上升,其中江阴银行上升0.01个百分点至2.20%,青岛银行上升0.09个百分点至1.85%。
江阴银行息差企稳回升,主要得益于规模的增长以及资产负债结构优化。上半年,其贷款规模较年初增长87.92 亿元,同时从资产和负债两端进行驱动降本增效,计息负债成本率2.08%,同比下降10个基点。
青岛银行持续调整生息资产和计息负债结构,贷款和投资占比提高,应付债券占比下降,对冲了资产收益率下行、存款成本走高的影响,实现净息差的稳中回升。
从绝对数据上看,常熟银行、平安银行、长沙银行期末净息差最高,分别为3%、2.55%和2.34%,成都银行、常熟银行、杭州银行等基本面较好的区域性银行降幅相对收窄。
邮储银行是净息差最高的国有大行,为2.14%,且在国有行中降幅最小;贵阳银行是净息差最高的城商行,为2.28%,但结合前文可知其营收净利表现出“双降”态势。
厦门银行、交通银行在两年的半年报中净息差排名最低,本期末分别为1.34%、1.31%。
表3:42家A股上市银行2023H1净息差排行
数据来源:企业预警通,零壹智库资产规模:成都银行跻身万亿级 ,国有大行和优质区域性银行增速靠前息差下行背景下,规模扩张是银行业绩增长的重要支撑。中信证券在研报中称,以量补价表现更好、资产质量优异是农商行、城商行盈利表现优于其他类型银行的主要原因。
上半年,42家上市银行均实现了资产的同比增长,国有大行中除交通银行外增幅均超过10%。11家银行增速较高,达到15%以上,分别为瑞丰银行25.0%、西安银行19.8%、农行银行17.3%、苏农银行17.0%、齐鲁银行16.5%、南京银行16.2%、宁波银行16.1%、常熟银行15.6%、浙商银行15.5%、成都银行15%。
作为浙江省首家上市农商行,瑞丰银行区位优势突出,2023年上半年存款同比增长26.3%至1451亿元,贷款同比增长19.8%至1118亿元,在充裕的资本支持下,规模保持快速扩张。
招商银行从2022年末后,总资产规模持续突破了10万亿元,达到10.7万亿元,为股份行第一名。兴业银行总资产规模增幅也超过2位数,按此情况,三季度末将进入十万级俱乐部。
7家上市城商行资产规模超过万亿,其中北京银行、江苏银行和上海银行超过3万亿元,南京银行跨过2万亿,成都银行进入万亿俱乐部。苏州银行超越青岛银行,西安银行同比增长近20%。
渝农商行总资产规模为1.4万亿元,为农商行第一名,同比增长9.31% 。 作为A股仅有两家万亿级农商行之一,渝农商行在重庆地区的广阔覆盖和领先的市场份额,赋予其优于同业的展业基础,规模增长稳健。
表4:42家A股上市银行2023H1总资产排行数据来源:企业预警通,零壹智库 05 资产质量:拨备覆盖率保持较高水平,不良率下行拨备计提是业绩增长的一大驱动力。2023年上半年上市银行平均拨备覆盖率上升,保持较高水平,为314.95%,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城商行、农商行拨备覆盖率较高,同比分别提升10、5个百分点。
图4:A股上市银行拨备覆盖率对比(%)数据来源:企业预警通,零壹智库
2023年上半年,有27家上市银行拨备覆盖率较上年同期上升,齐鲁银行上升幅度最高,增长39.1个百分点至302.06%;宁波银行降幅最高,下降32.81个百分点至488.96%。
有7家上市银行拨备覆盖率超过了500%,分别为杭州银行、无锡银行、常熟银行、成都银行、苏州银行、张家港行、江阴银行,其中无锡银行、常熟银行和成都银行较2022年同期大幅上升。
招商银行2022年拨备覆盖率为447.63%,位居股份行第一;邮储银行拨备覆盖率381.28%,居国有大行之首。
表5:42家A股上市银行2023H1拨备覆盖率排行数据来源:企业预警通,零壹智库2023年上半年上市银行平均不良率为1.17%,季度环比持平,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资产质量保持稳定。其中国有行、股份行、股份行、城商行平均不良率均缓慢下降。
图5:A股上市银行不良率对比(%)数据来源:企业预警通,零壹智库有16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低于1%,成都银行、常熟银行和杭州银行三家城商行及农商行的不良率最低,分别为0.72%、0.75%和0.76%,同比分别下跌0.11、0.05和0.03个百分点。
常熟银行、杭州银行、无锡银行三家江浙区域性银行在拨备覆盖率及不良率的排名中均处于前五名内。
这三家银行依托于深耕区域、网点下沉以及当地股东等优势,坚持以中小企业客户和小微客户为战略定位,上半年基本面向好。得益于民富程度高、企业偿债能力强、地方财政实力较强,以及较高的市场化程度,江浙地区银行业资产质量优异。
邮储银行本期的不良率为0.81%,为最低的国有大行,总排名第7;招商银行为不良率最低的股份行,为0.95%,排名第13位。
不良率在1.5%以上的有5家银行,郑州银行、青农商行的不良率最高,分别为1.87%、1.93%,且同比不良率上升。
表6:42家A股上市银行2023H1不良率排行数据来源:企业预警通,零壹智库
06
科技投入:兴业银行大增44.4% ,九家银行明确大模型探索在42家上市银行中,仅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及郑州银行、重庆银行披露了信息科技投入数据。
其中,招商银行相关投入52.06亿元,同比减少2.87%;光大银行科技投入20.43亿元,同比减少4.44%;中信银行科技投入人员为4847人,占总人员的比重为8.5%,科技投入占营收的比重超过4%;重庆银行科技投入人员160人;郑州银行科技投入人员287人。
近几年来,兴业银行科技投入节节攀升,2022年同比增长29.62%至82.51亿元。2023年上半年兴业银行继续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科技投入达到33.27亿元,同比增加44.4% ;科技人才超6800人,科技人员占比达12.14%,较上年末提升0.27个百分点。
2023年2月,兴业银行在贵州省贵安新区建设数据中心,预算约人民币68.80亿元,以进一步完善数据中心布局架构,为其发展战略和数字化转型提供算力支撑。
2023年8月,兴业银行在福州滨海新城建设金融科技产业园,预算约32.58亿元,以储备中长期发展所需科技资源,提升科技综合竞争实力。
“大模型”是银行中报的科技关键词。银行业数字化基础好、高度依赖数据和技术,是大模型落地的高潜场景。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江苏银行、浙商银行等9家银行在半年报中明确提及,正在探索大模型应用。
表7:上市银行2023H1财报中关于大模型的表述数据来源:企业预警通,零壹智库
招行已打造了一支近300人的人工智能团队,全行累计立项金融科技创新项目3494个,累计上线项目2687个,报告期内新增立项252个,新增上线项目237个。招商银行在银浦江金融科技论坛上表示,未来将在大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统一管理和共享prompt等方式,结合以往累积的AI资产,构建通用大模型平台。
今年3月,工商银行基于昇腾AI发布了首个金融行业通用模型。在发布会上,工行宣布该模型已应用在客户服务、风险防控、运营管理领域。比如,工行应用该模型支撑智能客服接听客户来电;再比如,利用金融大模型,对工业工程融资项目建设进行进度监测。同一月份,农业银行推出金融行业首个自主创新的金融AI大模型应用ChatABC。据悉,ChatABC重点着眼于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知识理解能力、内容生成能力以及安全问答能力,对于大模型精调、提示工程、知识增强、检索增强、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RLHF)等大模型相关新技术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综合应用。
End.
转载、合作、交流请留言,数据与商业合作:13261990570(微信同号)客服微信:lycj002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1106/169625223872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