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江姐简介(江姐简介)

时间:2023-11-06 01:38:23 来源:网友投稿 编辑:牛奶煮萝莉

著名革命女烈士——江姐

江姐

江姐是对著名的革命烈士江竹筠的爱称。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镇江家湾的一个农民家庭,1939年加入中国。1945年与彭咏梧结婚,婚后负责重庆市委《挺进报》的组织发行工作。1948年,彭咏梧在川东临时委员会委员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任上战死,江竹筠接任其工作。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在万县被捕。被关押于重庆军统渣滓洞监狱,受尽酷刑仍坚不吐实,1949年11月14日被敌人杀害并毁尸灭迹。同志们习惯称她江姐,以表敬爱之情。另有同名歌剧、评剧、越剧以及电视连续剧等。

人物生平

江姐(1920年—1949年),原名江竹筠,曾用名江志炜、江雪琴,汉族,出生在四川自贡市。8岁时,性格刚强的母亲与游手好闲的父亲不能相处,便带着江竹筠姐弟到重庆投奔兄弟。10岁到重庆的织袜厂当了童工,因为人还没有机器高,老板就为她特制了一个高脚凳。11岁时,她又进了重庆的一所教会办的孤儿院,边做工边读书。

1944年夏,江竹筠经组织安排入四川大学农学院学习,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入党后,按党组织的要求,与员彭咏梧扮作夫妻,组成一个“家庭”,作为重庆市委的秘密机关和地下党员学习的辅导中心;

1946年底至1947年初,参加领导重庆学生抗暴运动,并为市委机关报《挺进报》做了大量工作。

人物事迹

1947年,在“反内战,反饥饿、反压迫”的高潮中,受重庆地下市委的指派,1947年冬随彭咏梧到下川东开展武装斗争,担任下川东地区地工委和川东临委的联络员。负责组织大中学校的学生与派进行英勇斗争。

1947年,彭咏梧任川东临时委员会委员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领导武装斗争。江姐以川东临委及下川东地委联络员的身份和丈夫一起奔赴斗争最前线。1948年,彭咏梧在组织武装暴动时不幸牺牲。江姐强忍悲痛,毅然接替丈夫的工作。她说:“这条线的关系只有我熟悉,我应该在老彭倒下的地方继续战斗。”

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甫志高”(原型任达哉)的出卖,江姐在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受尽了军统特务的各种酷刑——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甚至把竹签钉进她的十指。

特务妄想从这个年轻的女员身上找到“缺口”,以破获重庆地下党组织。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江姐始终坚贞不屈,“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她关怀难友,参与领导狱中斗争,被亲切地称为“江姐”。

1949年11月14日,在重庆即将解放的前夕,江姐被军统特务杀害于歌乐山电台岚垭,为主义理想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

革命事迹

少女时期的江姐

在苦难的生活经历中,江竹筠对当时的社会制度充满了憎恨,同时也养成了刻苦学习的精神。她在上学时非常用功,记忆力超群。后来据同牢难友讲,在狱中,她背诵和默写下《新主义论》和《论员的修养》,供难友们学习。

江竹筠于1939年考入重庆的中国公学,秘密加入了。1944年秋,江竹筠又考入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系,翌年转入农艺系。1946年,她毕业后回到重庆,参加和领导学生抗暴运动。1947年春,重庆市委创办《挺进报》,江竹筠具体负责校对、整理、传送电讯稿和发行工作,只几个月的时间,报纸就发行到1600多份,引起了敌人的极大恐慌。

1948年4月,《挺进报》的发行机关被伪装特务打入,以顺藤摸瓜的方式破坏了重庆市委,6月间,江竹筠被逮捕。

在押往重庆的码头途中,她碰巧遇到了已经成了叛徒的原川东地委书记涂孝文,立即机智地大声呵斥叛徒,使得叛徒无法再伪装害人。江竹筠被送到重庆的的“渣滓洞”监狱后,惨遭手指夹竹棍等毒刑的残酷折磨,仍坚贞不屈,并领导狱中的难友同敌人展开坚决的斗争。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特务秘密枪杀,然后被用盐酸毁尸灭迹,时年29岁。

2009年9月14日,她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人物轶事

姓名演变

永远的丰碑:江竹筠

江姐的本名其实叫江竹筠,后来她到万县工作,就化名为江志炜(可能是志在光明的意思)。当她被捕的时候,敌人问她的名字,她说“我叫江志炜”,狡猾的敌人冷笑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真名叫江竹君。”这时,江姐听到了审讯室外风吹竹林的声音,想起了家乡的竹林那种顽强。每当狂风暴雨来临,它们个个精神抖擞,毫不畏惧。即使狂风吹落它们的枝叶,暴雨折断了它们的“脊梁”,它们仍然不肯向暴风雨低头,高高地挺立着,将根深深地扎在泥土里。它们像一排排坚强不屈的士兵一样,不肯向敌人投降屈服,为了晚一点暴露身份同时又表达自己忠诚,她灵机一动,大声对呵斥敌人:“对,我是叫江竹筠,不过我那个筠,是上面一个竹字头下面一个平均的均那个筠字,你们不要写错了。”可谁知,这一改,竟然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叱咤风云的千古英名。

红色遗书

遗书手迹(部分)

江姐在临刑之前还写下了一封托孤遗书,是写给安弟(江姐的表弟谭竹安)当时江姐是用筷子磨成竹签做笔,用棉花灰制成墨水,写下这封遗书,“信里满载着江姐作为一名母亲,对儿子浓浓的思念之情。”而这封遗书保存在重庆三峡博物馆。

2007年11月14日,在江姐牺牲58周年这天,这封人称“红色遗书”的文物终于向世人揭开尘封已久的秘密,信中大概说道:“我们有必胜和必活的信心,自入狱日起(上一年6月),我就下了两年坐牢的决心。现在时局变化的情况,年底有出牢的可能……我们在牢里也不白坐,我们一直是不断的在学习……我们到底还是虎口里的人,生死未定……假若不幸的话,云儿(指江竹筠、彭咏梧两烈士的孩子彭云)就送给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孩子们决不要骄(娇)养,粗服淡饭足矣……”

江姐的这封遗书展示了江姐鲜为人知的柔情一面。

革命夫妻

彭咏梧,又名彭庆邦。1915年2月生于重庆市云阳县红狮乡。1931年,上中学时便投身于领导的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秋,在省立万县师范学校就读时,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次年加入中国。1939年6月,任省立万州师范特支书记,领导全校党的地下斗争。是年秋,受党组织委派到重庆,进入南方局党员干训班学习。学习结束后,被派往云阳、奉节等地开展革命斗争。1940年秋,任云阳县委书记。1941年秋奉调到重庆,先后以大陆运输行业会计、中央信托局职员等公开职业为掩护从事革命工作。1943年,党组织派江竹筠同他假扮夫妻,协助其工作。两年后,经党组织批准,两人结为夫妻,后生下儿子彭云。1947年1月,参与领导了重庆63所大中学校师生进行的反抗美军的大游行。后来川东临时工作委员会成立,任临委成员兼下川东地工委副书记,主要负责下川东的武装斗争。在云阳地区组建了“川东联军下川东游击纵队”(后改名为“中国川东游击纵队”),并担任政治委员。1948年1月9日,参与领导了下川东“奉大巫起义”。16日,率游击队向巫溪方向转移时,突遭军包围,为掩护战友突围英勇牺牲。时年33岁。

  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江家湾的一个农民家庭。1928年随母亲到重庆外婆家寄居,不久进厂当了童工。1932年,进孤儿院小学免费读书。1936年考入重庆南岸中学。1939年考入中国公学附属中学读高中。她班上有个女同学,叫戴克宇,是地下员。戴克宇经常带些进步书刊让她阅读。她思想进步很快,不久就加入中国。1940年考入中华职业学校会计班,任该校党组织负责人。1941年,任重庆市新市区区委委员。1943年5月,出于工作需要,按着党组织的要求,与彭咏梧同志假扮夫妻,组成一个“家庭”,作为重庆市委的秘密机关和地下党员学习的辅导中心。1944年5月去成都,考入四川大学农学院学习,并以学生身份做群众工作。1945年,经党组织批准,与彭咏梧正式结为夫妻。人们习惯称她“江姐”,以表敬爱之情。1946年7月江姐回到重庆搞学运工作。在丈夫彭咏梧的直接领导下,江姐还担任了重庆市委《挺进报》的联络和组织发行工作。1947年,彭咏梧任川东临时委员会委员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领导武装斗争。江姐以川东临委及下川东地委联络员的身份和丈夫一起奔赴斗争最前线。1948年1月,彭咏梧不幸牺牲后,江姐强忍悲痛,毅然接替丈夫的工作。她说:“这条线的关系只有我熟悉,我应该在老彭倒下的地方继续战斗。”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军统特务用尽各种酷刑,妄想从这个年轻的女员身上打开缺口,以破获重庆地下党组织。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江姐始终坚贞不屈。1949年11月14日,在重庆即将解放的前夕,江姐被军统特务杀害于渣滓洞监狱,为主义理想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

江竹筠与彭咏梧及孩子合影

遗书提到儿子

这封遗书是江姐写给表弟谭竹安的,约十二厘米左右,纸面粗糙,因年代久远,已开始泛黄。这是江姐就义前最后的一封信件。江姐既是一位革命者,同时也是一位普通女性,一个孩子的母亲。她在信中屡次提到儿子彭云。工作人员说,人们都认为革命战士是钢铁铸成,其实英雄也有温柔的一面,江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除了革命事业外,最牵挂的就是自己的孩子,“遗书字迹相当潦草,不时出现涂改墨迹,可见当时江姐心中对孩子的牵挂之情。”

竹筷削笔烧棉做墨

江姐唯一的孩子—彭云

在阴森恐怖的渣滓洞监狱里,江姐是怎样悄悄写下遗书,又是怎样把遗书送出监狱的?三峡博物馆有关人士揭开了谜底。

当时,江姐住在渣滓洞监狱女二号牢房,工作人员说,在遇难前两个月,江姐给表弟谭竹安写下了这封遗书。当时,监狱中对犯人的控制十分严密,江姐根本无法弄到笔墨写信。后来江姐偷偷藏起一根竹筷,在看守不注意的时候,把竹筷一端磨尖当笔,然后拆开棉被,把一些棉花烧成灰,调些清水,就成了墨水。用自制的笔墨,江姐在一张草纸上写下了此信。遗书写好后,江姐通过一个看守,悄悄把信带出了监狱,辗转交给了她的表弟谭竹安。解放后,谭竹安将这封宝贵的遗书交给了博物馆并保存至今。

人物评价

江竹筠这位看似文弱的女性有那样坚强的表现,是由于对旧社会及其代表派的极度仇恨,也是由于对领导的新中国的无限向往。当新中国的五星红旗在升起时,她和渣滓洞里的难友们虽不知国旗的图案,却也以憧憬的心情商议着绣制这面代表解放的旗帜——尽管她们知道自己已看不到胜利的那一天。

在四川大学期间,江竹筠学会了俄语,并阅读来自苏联的书籍和报刊。1944年夏天回到重庆时,她参加了中苏友协招待会,会上放映了苏联故事影片《丹娘》——英勇不屈的卓娅成了江竹筠心目中的楷模。在狱中她受酷刑后,难友们把她称为“中国的丹娘”。当年的革命需要这种时代精神,而后人在为理想而奋斗时,同样能够从江竹筠身上得到教益。

并肩战斗了两年的假夫妻,终于结成了真伴侣。唯一的爱子寄养在别人家里;为了革命工作,她做了绝育手术。

江竹筠路过城门时突然看到丈夫头颅,心如刀绞,为防止旁边的敌人发现,还要表现得镇定自若;在江竹筠身上,寄托了革命的英雄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两种精神的融合。她是一位坚强的战士,更是一个好妻子和好母亲,最后为了革命事业又舍弃了她难舍的一切。

综合自网络

你真的知道歌剧《江姐》为何传唱至今么?

1962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歌剧团创作的歌剧《江姐》剧本改编成功;1964年9月公演,、周恩来先后观看演出,并给予高度评价。此后,《江姐》分别到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各大城市演出,在 1964 年至 1965 年间,一共上演了 286 场,创造了中国歌剧史上的奇迹。1977年,穿越“”,重排公演成功。1979年《江姐》被拍摄成电影。1984年,再次公演成功。一部歌剧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在中国戏剧舞台上,实属罕见。

编辑:廿廿鹿

脱胎于大众熟知的《红岩》

20世纪60年代,以震惊中外的“11·27大惨案”为原型的小说《红岩》发表后,读者抢购《红岩》形成热潮,在问世一年后即突破800万的发行量,被称为“黎明时刻的一首悲壮史诗”。在这个背景下,青岛话剧团、四川话剧团、北京人艺等相继把它搬上了话剧舞台。1964年10月,空政文工团演出的歌剧《江姐》,在全国短短几个月间连续公演256场,在当时受到了、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表扬。

▲ 1964年10月13日,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观看歌剧《江姐》后与演职人员合影

这一部分依赖于编剧阎肃抗战期间在四川的长达数年的生活经历,对那里的风俗习惯、山山水水都比较熟悉,又亲身感受过抗战历史。尤其是重庆解放后,他亲眼看到过渣滓洞的烈士遗体。

《江姐》的编剧阎肃

所以当阎肃阅读到《红岩》时,就深感当时美好生活的不易,根据歌剧长于抒情的特点,决定节选江姐可歌可泣的一生作为创作的主体。1963年到东北探亲时,阎肃动笔写下了《江姐》的初稿。

据他回忆,在写初稿的过程中,四川、重庆的一切都自然而然地呈现在我的眼前,除了小说创作的形象以外,像蒋对章那样的地主,像杨二嫂赖以养家那样的么店子,以及华䥢山一带的山歌都萦绕在他脑际,渣滓洞的惨状更令他激动着他的感情,于是一口气,花了十五天时间,完成了《江姐》的初稿。

对地方戏曲和民歌的借鉴

1962年10月,阎肃的剧本初稿完成,剧本的作曲者羊鸣、姜春阳就到四川去学习地方戏曲,搜集音乐素材。同时参观了渣滓洞、白公馆等旧址,采访和熟悉了江姐等革命烈士生前的斗争事迹。1963年3月初稿完成,但存在剧本结构及唱腔安排比较散,人物的音乐形象不突出,音乐不朴实,没有摆脱“洋框框”。

▲ 渣滓洞

后经领导决定,羊鸣、姜春阳、金砂重新深入生活,搜集音乐素材。三人下四川,又去了浙江、上海等地,学习了川剧、婺剧、越剧、杭剧、沪剧、四川扬琴、清音、杭州摊簧、金华摊簧等戏曲音乐和民间音乐……于同年八月完成了《江姐》音乐的第二稿,在编排和演出过程中,进行了不断的修改加工,直到现在。

▲ 第二代“江姐”扮演者赵冬兰

为了创作出塑造江姐音乐形象的音乐,三人通过对江姐人物形象,诸如对党无限忠诚、对同志无限热爱等,着重刻画她“一片丹心向阳开”的革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在音乐上,他们就以抒情性的唱腔为主。但也有慷慨激昂的乐段,但三人不想把慷慨激昂写得那样外露,就是在敌人的法庭上,江姐也是从容不迫,十分冷静的。

但江姐的唱腔总体是这样:开始她唱的《红梅赞》代表了江姐的主题,所有以后的唱腔都是以《红梅赞》为基础,在速度、节奏及旋律上加以变化、创新、发展来表现江姐内心情绪和戏剧冲突。

许多评论指出,歌剧《江姐》大量地运用了川剧中的高腔、帮腔和四川民歌,并以此为基础,吸收了其他戏曲音乐的元素。这些戏曲音乐和民歌的运用,丰富了歌剧音乐的表现力,使歌剧音乐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当时的《新华日报》发表了题为《<江姐>在音乐创作上的成就》的评论,认为“音乐作者把民歌音调和戏曲音调都统一到为反映当时轰轰烈烈革命斗争的时代面貌和塑造江姐这个光辉的英雄形象的目的上去。”

细腻雕刻的唱词

关于《江姐》唱词的增删去留,雕琢锤炼,阎肃和一众相关人员的确也下了不少功夫。如《绣红旗》中原有一句“不知说是悲还是说是喜”,罗瑞卿总参谋长看了初演,就提出,怎么会不知?是深知的。可以修改成“与其说是悲,不如说是喜”。

原本第二场戏的缺点在于过多地偏重“儿女情长”感情的表现,有些失于软。这就损害了江姐的形象。原来本子的歌词如“这药品纵然能治千样病,也难治我胸中创痕心头伤……”,就过多地陷入夫妻之情和伤感情调。现在改成“……曾记得长江岸边高上山,红旗下是你介绍我入党;曾记得罢工怒潮卷巨浪,浪涛中你昂首挺立最前方……”

▲ 第五代“江姐”的扮演者王莉

原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句,虽有文采,但立意不高。改“丝方尽”为“丝不断”后,继之改下句为“留赠他人御风寒”,不仅立意新了、境界高了,更重要的是表达了江姐至死仍念念不忘为革命尽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情怀。

《江姐》的艺术魅力在哪里?羊鸣认为:“说白了,我觉得就是有根、动情、好听、好看。”

钢铁意志!渣滓洞里受尽酷刑 宁死不屈 29岁的江姐壮烈牺牲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今天我们追忆坚贞不屈的巾帼英雄江竹筠。

江竹筠 坚贞不屈的巾帼英雄

江竹筠,1920年出生在四川自贡,1939年加入中国。是小说《红岩》中江姐的人物原型。1948年,她的丈夫、重庆市委领导人之一的彭咏梧不幸牺牲,江竹筠强忍悲痛接替丈夫的工作。同年6月由于叛徒出卖而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始终坚贞不屈,“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员的意志是钢铁!”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杀害于渣滓洞监狱,为主义理想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研究部部长 刘和平: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江姐为代表的人,一以贯之的精神,它启示我们,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紧密连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1106/169624704445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