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在哪里(河南石窟叫什么名字)

时间:2023-10-31 09:23:52 来源:网友分享 编辑:伸手挽明月

比敦煌莫高窟还早?新疆克孜尔石窟了解一下

【比敦煌莫高窟还早?新疆克孜尔石窟了解一下】 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拜城县境内,现存洞窟349个,壁画面积近10000平方米,石窟大约建于公元3世纪,是我国最早开凿的大型石窟群。它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我国四大石窟。(图/新疆龟兹研究院提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新疆发布

一文解析四大石窟特点

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的开凿,从五胡十六国时期开始,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一直延续至元代,前后持续约1000年。该窟坐落于大名鼎鼎的,河西走廊西部尽头的敦煌市郊。历史上,莫高窟在最鼎盛的唐朝时期,足足有千余洞。不过,在历经朝代更迭之后,现存洞窟735个,保存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尊,唐宋木构窟檐5座。

  莫高窟集壁画、彩塑、建筑三种艺术分类形式于一体,乃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属于稀有的文化宝藏聚集地。故而,莫高窟在中国石窟艺术发展史上,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此外,因莫高窟文化、艺术价值极高,属于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庞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于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

  受敦煌莫高窟所处地带的岩质,不适合雕刻之影响,莫高窟的造像,多是以彩塑(泥塑)、壁画为主。一般而言,洞窟前为圆塑,而后逐渐淡为高塑、影塑、壁塑,最后则以壁画为背景,将塑、画两种艺术融为一体。总体来说,莫高窟的壁画、彩塑(泥塑)、建筑三种艺术形式;数壁画最为灿烂和辉煌,彩塑次之,建筑最后。当然了,这不是说莫高窟的彩塑和建筑不够好,而是说,相较于灿烂辉煌的莫高窟壁画,莫高窟的彩塑和建筑,要稍稍逊色一些。很显然,就艺术特色和成就来说,敦煌莫高窟显然更侧重于,绚丽灿烂的壁画艺术!也就是说,莫高窟的最大特点,就是拥有绚丽且灿烂的,极具文化、艺术气息和想象力的壁画。这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画在石窟中的飞神——敦煌“飞天”了。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始凿于北魏兴安2年(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494年)。不过后续,造像工程时常有之,一直延续至北魏孝明帝正光年间(520~525年)。该石窟坐落于,山西大同以西的武周山南麓,因处于最高处,而得名云冈。该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延1000米,雕刻面积达18000余平方米,分为东、中、西3区。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现存,大小造像计59000余尊;其中,最高的17米,最小的仅2厘米,佛龛约计1100多个。

  云冈石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同时也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有鉴于此,2001年云冈石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的石刻,根据开凿的时间来看,风格各有不同,具体大致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的石刻,“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浑厚、纯朴之西域情调。中期的石刻,则以装饰华丽著称,且复杂多变,象征着北魏的富丽堂皇。晚期的窟室,虽规模较小,但比例适中,且人物形象却清瘦俊美。最终,正是这种风格,引领起了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瘦骨清像”之审美风潮。

  云冈石窟的历史文化价值很高,其所展示出的北方佛教内容,成为了研究中国北方佛教史的重要资料。而且,云冈石窟作为国内大型石窟中,少有的一个朝代完成的石窟群,对研究北魏文化、历史、艺术、民俗等,极具参考价值。相对来说,云冈石窟堪称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雕刻艺术之宝库。《中国石窟艺术》一书,对包括云冈石窟在内的中国石窟艺术,做了详细介绍和总结。对此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更重要的是,云冈石窟的石刻,形成了“云冈模式”,开启了石窟艺术之“中国化”进程,可谓意义非凡。也因此,北魏时期,受云冈石窟之影响,莫高窟、龙门石窟中的造像,均不同程度地,呈现出“云冈模式”。很显然,“云冈模式”是云冈石窟的一大特点。此外,云岗石窟还有一大特点,那就是其石刻壮丽,且具有宏伟的气势!。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历经北魏、东西魏、北齐、北周、隋朝、唐朝、宋朝等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其中,连续大规模营造时期,达400余年之久,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该石窟坐落于河南洛阳,因地处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开凿的龙门山,“鱼跃龙门”之地,而得名。总体来说,龙门石窟在唐朝时期达到极盛,终于清末。因年代较早,建造时采用的大量彩绘,今已褪色。 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故而,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也因此,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了“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继而跃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

  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其石窟造像多为皇家贵族所建,属于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因而,龙门石窟极具皇家气派和风范,所开凿的石窟规模庞大,富丽堂皇,且技艺精湛。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雕刻的卢舍那大佛。 需要说明的是,龙门石窟不仅有天竺、新罗等外国人开窟造像,还对外国寺庙的造像艺术,产生了很大影响,诸如倭国奈良东大寺、 韩国石窟庵等地的佛像,均受龙门石窟所影响。

  应该说,龙门石窟的造像艺术,远承天竺石窟艺术,近继云冈石窟风范。基本可以确定,其是在融合了,魏晋、南朝、隋唐时期的,先进深厚的汉族历史文化的前提下,才开凿而成的。所以,其从一开始,就融入了民族审美意识及悟性。最终,龙门石窟之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世俗化的趋势,成为了中国石窟艺术变革的“里程碑”。最终,龙门石窟以自身系统、独到、精湛的雕塑艺术语言,以其皇家雕刻之宏大气派,成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之一。很显然,极具皇家气派、规模宏大、富丽堂皇、气势磅礴、雕刻技艺极其精湛,乃是龙门石窟的特点。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坐落于,甘肃天水市麦积区,是小陇山中的一座高142米孤峰,因山形酷似麦垛而得名。该石窟始建于后秦(384~417年),大兴于北魏明元帝、太武帝时期。不过,北魏孝文帝太和元年(477年)后,又有所发展。西魏文帝--元宝炬之皇后乙弗氏死后,在这里开凿麦积崖为龛而埋葬。北周的保定、天和年间(561~572年),秦州大都督李允信在此处,为亡父建造七佛阁。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在此处建“敕葬神尼舍利”塔。

  再之后历经大唐、五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麦积山石窟仍有不断的开凿扩建。历时1600余年后,麦积山石窟成为中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需要注意的是,因历代地震等缘故,麦积山石窟中部山崖崩塌陷落,自然分为东、西崖两部分。现存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余平方米壁画。2014年6月,麦积山石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应该说,麦积山石窟艺术,是以其精美的,具备强烈的民族意识的,以及世俗化的泥塑艺术,而闻名中外的。故而,历史学家范文澜,将麦积山石窟称作是“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通俗来说,麦积山石窟就是一座大型雕塑馆。这里大大小小的雕塑,体现了1600余年来的,古中国各个时代的塑像的特点,见证了中国泥塑艺术的发展和演变。很显然,麦积山石窟,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世界。不用多说,麦积山石窟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其雕塑,具有非常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趋向。(来源:汉字乾坤百家号)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1031/1696261332120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