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年是哪一年属什么生肖(乙巳年是哪一年)
2023年一共有384天,竟然多了19天,这是怎么回事呢?
2023癸卯兔年,共有384天,多出来的19天是从哪来的?
这是我在平台上看到有网友提出的问题,作为天文爱好者,在这里简单科普一下吧。
2022年是壬寅年,按照古老的习俗,这个年是好运年,两个立春,闰2月,利于婚嫁。壬寅年是水虎年,金箔金,这一年出生的孩子都是金箔金命。呵呵,我怎么感觉2022年,运势没有这么精彩呢?光让新冠病毒就给折磨的非常难受了。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颗向善、向好的心,2022年有着太多的不顺利和坎坷,我们就寄希望于2023年,诸事顺遂、平平安安。
按照天干地支纪年法,2023年就是癸卯年了,卯即兔,根据我国的属相轮回,2023年出生的宝宝,都是兔宝宝了。当然,按照我国民间习俗的话,得是从2023年春节(大年初一)开始计时,阳历的元旦是不是算的,在元旦至春节期间出生的宝宝仍然是属虎的。
壬寅年、癸卯年这些名称是怎么来的呢?小时候,看到有些国画作品和书法作品的落款处,都有“丁卯年”“甲辰年”的落款,就感到很奇怪,不明白什么意思,还以为是书画家故弄风雅呢。
后来,上学读书了,才懂得这是一种天干地支纪年的方法。天干有10个,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12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就是所谓的10大天干、12地支了。12地支分别对应12个属相: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古人是聪慧的,同时也懂得辩证法,懂得阴阳协调,有天就有地,有乾就有坤。假如10个天干对10个地支的话,就不会形成有序的轮回,或者即便能形成,恐怕普通人也推算不出来。10个天干,12个地支,按照次序组合起来(比如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等等),60次一轮回。用天干地支纪年的话,60年再从头开始循环,古人云:人生七十古来稀啊,因此60年的时光过去,能够继续存活的老人也不多了,再从头开始纪年的话,也不会有很多人感到重复。
按照这种纪年方法,2022年是壬寅年,2023年是癸卯年,2024年是甲辰年,2025年就是乙巳年……
2023年真的有384天吗?我们在小学的时候就学过一个常识,一年一般有365天。当然这个是指的公历年,对农历年来说,一个农历年的天数应该在354天,如果闰月的话,就是384天或者385天。
2023年就是384天,与正常公历年相比较,多出来了19天,与正常的农历年相比较,就多出来30天(农历没有闰月的是354.3672天,有闰月的383.8978天,公历为365.2425天,所以准确地说,有闰月的农历年比正常的农历年多出29天)。那么多出来的这些天数从哪里来的呢?难道是天上方一日,世间已千年?还是我们的地球运转出现了什么问题吗?
呵呵,都不是,斗转星移,春夏秋冬,一切都按照既定的规律运转,没有出现任何异常。
打开日历表或者老黄历,我们可以看到2023年闰二月,闰二月一共有29天,多出来的这些天数就源于闰月。原因找到了,我们就不用感到奇怪了。但是,或许有些网友又会产生新的疑问:为什么要闰月呢?真不是闲着没事干了吗?还弄得没有规律可循了,一年到头永远都是365天多好啊,非常容易识记。
呵呵,如果取消了闰月、闰年,一年的天数倒是固定了,季节可能就会出现混乱了。举个例子吧,我们都习惯了在寒冬腊月过年,正是北方地区大雪纷飞的时候。如果取消闰月了,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在烈日炎炎的夏季过春节了。光去想一想,就感到特别滑稽和尴尬了。
为了避免这种尴尬,聪明的古代人就想到了用闰月解决这个问题。
为什么要实行闰月呢?从地球诞生之日起,就成为太阳系的一颗行星,绕着太阳公转,当然也在自转。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天,绕日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上就要经历春夏秋冬的轮回。
生活在地球上的古人,看到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春夏秋冬依次轮回,周而复始,有规律可循,就不断总结规律用于指导生活和生产。到了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古人更是发现了地球绕日公转的周期是有规律的,把太阳两次经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称为“回归年”。经过精密测算,一个回归年的长度大约为365日5小时48分46秒。
因为回归年是按照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等节气计时的,所以它所反映出来的是与季节变化相吻合的,因此在回归年的基础上,人们发明了24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生活在地球上古人发现,天空中除了太阳之外,还有一个天体与人类生活非常密切,这个天体就是月亮。他们发现月亮不像太阳那样始终如一个圆盘状,而是有规律地出现圆缺现象。于是,古人就根据月亮的圆缺变化确定出一个月的时间尺度。新月出现的时候定为每月的初一,满月的时候定为每月的十五,再到月亮消失的时候,定为每个月的月底。古人这种计时的方法被称为“朔望月”。
根据科学家的精心计算,月缺月圆这么一个周期的时间长度是29.5306日,一年有12个月,那么一个农历年的天数就是29.5306×12=354.3672日。
因为在我国民间同时使用公历年和农历年的两种计时方法,那么问题就来了:
一个回归年的长度(365日5小时48分46秒)和一个农历年的长度(354.3672日)不一致,农历年比回归年少了10.88天,平均到每个月就少了接近1天,12个月就能少接近12天。
按照这个规律推算的话,我们北方人在大雪纷飞的时候欢度2023年的春节,再过17年,农历年就比公历年少了187天左右,到2040年,我们欢度春节的时间就是烈日炎炎的夏天了。
为了避免这种尴尬的情况,智慧的劳动人民发明了闰年和闰月。
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防止四季脱节,每隔2-4年,就要对农历年增加一个月,增加的这个月为闰月,农历的闰年就变成了13个月。为了兼顾季节时令,一般采用19年七闰的方法,3年一闰,5年二闰,19年七闰,如此一来,农历基本上19年为1个周期,正好对应于公历的同一时间。
因为闰月的存在,有些农历年份会出现两个立春节气(被称为双头春),也有些年份没有立春节气(无头春),并出现了一些谚语,比如“两春夹一冬,黄土变成金”“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双春闰二月,春寒逢秋旱”等说法。在过去的时候,劳动人民往往以这些农谚预测未来一年的发展变化趋势,对农事安排提前做好筹划。
现在看来,由于我国地域广大,气候类型繁多,这种约定俗成的谚语不见得适合每个地方的实际,再加上现在因为人类的活动,导致气候也在发生变化,原有的那些规律也不见得成立了。
分析到这里,您对这个问题明白了吗?欢迎留言和评论。
#三农小分队##三农进行时##三农观察日记#
雍正年间一乞丐,行为怪异似妖,能力超凡如神,堪称俗世一奇人
古往今来,人世间的怪事多如牛毛。早在清雍正年间,曾有过这么一件奇人奇事。我说说,你听听,这事儿怪不怪,奇不奇。
话说雍正甲辰年,是为公元1724年。这一年夏秋交接之际,周家口来了一个跛腿的叫花子。四十几岁的样貌,身材魁梧高大,颇有几分“帮主”的威严。
问他姓氏,家住何处?他答言,姓张,谯陵人氏。
起初,人们并没有在意此人,等日子一长,人们开始注意到,这个张乞儿跟其他的叫花子不大一样,既不向别人强求,也没有乞人怜悯的模样。每天清晨,买卖家开市之后,他便如同“巡街”一般,手托破碗,拄着棍儿,一步一晃地从西街走到东街。然后在牌坊一侧席地而坐,将破碗和棍儿放在一旁,眯缝着眼皮,面无表情地目视老老少少、男男女女从面前经过。从早到晚,一句话也不说,就这么一直坐着、看着。此番怪状,令人费解,故当地人都以“异丐”称呼他。
人们逐渐还注意到,这个行为怪异的张乞儿从不和其他乞丐往来,孤身住在一座残破不堪,快要垮塌的破窑里面。一年到头,无论寒暑,身上不离一件脏不可言的老羊皮袄。即便是三伏天,别人光膀子都嫌燥热,他也始终不肯脱下“神仙宝衣”。谁要怕他活活热死,可就大错特错喽,哪怕热气腾腾犹如置身于蒸笼之中,这位“乞丐大仙儿”却连半滴汗都不出。有人说了,这是寒暑不侵的神功,平常人学不来。
可不是么,《三侠剑》里面的“大贼魔”欧阳天佐,“二贼魔”欧阳天佑,老哥俩儿不也跟这位张乞儿一样,甭管三伏天还是三九天,多会儿都是身披老羊皮袄,脚踩厚底大毡窝。你笑他俩太疯癫,他笑尔等看不穿,这就叫“小鸡儿不尿尿,各有各的道儿”。您呐,不服都不行。
那位问了,张乞儿不主动乞讨要饭,他依仗什么来活命?难不成,他还有辟谷的窍门?
非也!他不主动要饭,可偏偏有人愿意主动愿意施舍。很多时候,往往越是神神秘秘,就越是叫人摸不准头绪,自然也就越是容易勾起人们的好奇之心。对于“异类”,普罗大众总是怀有敬畏之心,自然也就舍得破费,为其供养吃喝哩。
终于有一天,张乞儿赖以存身的破窑被一场瓢泼大雨给浇塌了。好心人不由得担心起张乞儿的安危来,生怕他不急逃命,埋身于泥水之下。
一等雨过天晴,不少人赶到破窑去看究竟。天公怜悯,张乞儿毫发未损,正泰然自若地盘膝坐在一处高台之上晒太阳打盹哩。
转过天来,有人瞧见张乞儿在西街外“义塚”的一块空地上徒手挖坑。此处是当地一块专为无儿无女、无亲无故的可怜人,抑或外乡无名客的埋骨之地。平地上竖着一个巨大的坟包,没有单独的小坟头,也没有墓碑,只有一块残旧的石碑,上书“义塚”二字。
此地被视为晦气之处,生人勿近之所,张乞儿竟然在此地掘坑,真不知道他要做什么劳什子。
只用了不到半天光景,张乞儿便凭借双手挖了一个五、六尺深的坑。到了夜里,下到坑中。不出片刻,即闻如雷鼾声。不得不叫人砸舌,此人好大一副心肝。
自此,这里成为张乞儿的“新家”,风雨寒暑都不移地方。有时候,他白天出去到街市上转一圈,给他食物他就吃,不给他就不吃。有时候,他卧坐在坑里几天不出来,不吃也不喝,却不见饥饿之色。
雍正乙巳年,是为公元1725年。这年冬天,下了好大一场鹅毛大雪。风雪停下之后,人们都以为在这种极寒环境之中,置身在露天的张乞儿必死无疑。一些好心人踩着没膝的冰雪来到义塚,哪里还看得见张乞儿的人,就见大坟包不远处多了一个小坟包。不用问,那下面埋着的必是张乞儿。
七手八脚,一阵忙乱,厚厚的积雪被挖开。结果发现,张乞儿非但没死,反倒揉着睡眼埋怨那些好心人多事,不该弄走他的铺盖。
自这件事情之后,当地百姓全都把张乞儿当成了活神仙,将美食佳酿还有好衣裳源源不断地送到张乞儿的跟前。还有士绅提议要为张神仙建一座生祠,请张神仙住进生祠中笑纳他们的供养。
张乞儿婉言谢绝:“天为罗盖地为毯,日月星辰伴我眠。我以天地为家,最厌恶头上有瓦,看不见星辰日月,我便睡不踏实。我住野地,如野人无异,穿上锦缎,岂不是沐猴而冠,叫人笑话。”对于他人之物,一概不留,连看都不看一眼。
即便他为人执拗,但照旧每天都会有人主动给他送吃送喝。他吃东西很少,也只吃粗粮,多余的食物并不浪费,而是转手送给那些缺吃少喝的穷苦人家。
说来也怪,自打雍正甲辰年张乞儿来到此地,从此年年太平,强盗贼寇一概消声灭迹,旱涝保收米粮丰盈。如此这般,人们更是将张乞儿视为福保当地一方平安的活神仙,拿他当土地爷那样孝敬着。
张乞儿在义塚住了十三年,忽有一天,不知去向。当地人找遍周遭百余里,也没能寻见张乞儿的踪迹。这个怪人为何来此,又为何突然消失,众说纷纭,各抒己见,谁也没有准确答案。此等怪人怪事,完全可以列入《异人传》中,留给后世评说。
拙文一篇,到此打住。此事记载于清乾隆年间,是真是假,无从稽考,当个传奇故事来看也就是了。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1027/1696262559126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