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依山尽的意思的尽的意思(白日依山尽的意思)
珍品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翻译及赏析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题解】
鹳雀楼旧址在永济县城西南旧蒲州城上。传说古代有鹳雀栖其上,故名。楼有三层,前瞻中条山,下临黄河水,是古时登览胜地。唐人留诗者甚多,作者的这首五绝可称为压卷之作。此诗所以脍炙千古,在于第一联仅十字,就展现出一幅壮丽开阔,绚烂多姿的画面,使景中有人、有情;后一联又“景入理势”,把这种恢宏的境界提高一层,极富哲理性,启发读者的思考,激动读者的心绪。
【注释】
①“白日”句:夕阳西下在远山中隐没。
②“欲穷”句:要想穷尽目力,远看千里之外。
【翻译】
灿烂的夕阳
渐渐消隐在层峦叠嶂,
雄伟的黄河
滚滚流向那无尽的海洋。
想要穷尽那更远的地方,
只有努力攀登向更高一层楼迈上。
【鉴赏】
王之涣(688—742)字季陵,本家晋阳,官徙绛郡(今山西新绛)。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后拂衣辞官,优游山水。晚年出任文安郡文安县尉,天宝元年卒于官舍。王之涣少有侠气,好击剑纵酒,当时诗名很高。他与王昌龄、高适、畅当极友善,诗作多被乐工谱曲,布在人口。王之涣的诗多是描写边塞风光,意境远大,情感奔放,可惜保存下来的只有六首。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诗。鹳雀楼故址在今山西永济县西南城上,高三层,登楼可以前瞻中条山,下瞰黄河,因常有鹳雀栖其上,遂名。此诗深得江山之助,日落远山,河走东海,这充塞天地的无边景物,诗人使其自然入诗,易如探囊取物。作者写所见景物,有特殊角度,也有非常命意。
这首诗以景抒情,以情纳理,达到了景为情使,以情为根,理随情现的三者合为一体的高度完美地步。
诗人游目骋怀的山是绵亘一百六十多公里长的中条山,河是从北流下到这里折向东去的滚滚黄河,这两种景致是蒲州的奇观。对人的视觉来说,只有登高处眺望,才能把它们联结起来,成为可以同时加以把握的审美对象。诗人借登临处的广远视野,选取了眼下突兀的山和流动的河加以描绘。诗人是以诗驱景,山不动,让披在它身上的日光抚着山峦走向山后;黄河奔流,归宿正常,则以诗笔推进,送它流入远海。至此,青山着意,黄水遂心,在大自然的人化的过程中,描绘了雄浑壮阔的审美图画。诗人的宏伟气魄,随白日依山而显著,因黄河入海而远伸,这就是以景抒情的艺术妙处。
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景象,有渗透到景象中的豪情壮采,无疑会更加激起攀登之兴,眺望之愿,这时会使人在感性的基础上,创造出想望中的意象,它虽然在表象上是不具体的,但作为心志状态却是真实的,可以具体加以表述的,这可以叫作意象的情势,对此,用诗中的语言肯定就是: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景象激发的豪情,但情中有高志,高志是被纳于豪情中表现的。诗中的审美过程,从超越的视点——宏伟的景致——壮阔的情怀——高远的志向,步步扩展,层层深入,造成了对自然图画的审美,也成功地显示了盛唐的人心振奋的时代精神。
这首诗只用二十个字,写了这么多的内容,字字都有确切含意,特别是诗中的四个动词(依、入、穷、上)的使用,使鲜明的形象画面,更显得生意盎然。由于诗中表现了远瞩、积极向上的精神,读后使人心胸广阔,精神振奋,最后两句已经成了许多志士的座右铭。
【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登高远望的情景,抒写了诗人宽广的胸襟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首句是遥望,从太阳挨近山头到完全沉落,诗人只用“依山尽”三个字,便写出了夕阳西下时的真切景象。第二句是俯瞰,与第一句相对应,描写黄河滚滚滔滔,东流入海的壮阔气势。前两句都是实写,以眼前具体景物为描写对象,“白日依山”、“黄河入海”,山色水光尽收眼底,把视野之内的景物写得充满了生气。时近黄昏,太阳落山,并不感到寂寥、冷落。看,黄河浩浩荡荡一泻千里,不管有多么遥远的路程,它都一刻不停地奔向大海,诗人的笔端饱和着积极向上的感情。后两句是虚写,抒发了登楼远眺时的主观感受,并从切身的体验中,揭示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生活哲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千里之外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诗人没有直接去摹写,而是含而不露,启发读者的想象。让人们站到更高的立足点上,放开眼界去领略更加辽阔、更加壮丽的风光,去追求更新更美的境界。
我国的古典诗词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唐代的司空图说:“思与境谐,乃诗家之所尚”(《与王驾评诗书》)。所谓意境,是指作家的主观思想感情与客观事物和谐统一时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意味隽永的意象。它包括“思”和“境”、“我”和“物”、“情”和“景”几种因素。一首诗只有思境浑然一体、物我和谐统一、情景高度交融,才能产生艺术魅力。王之涣的这首诗之所以脍炙人口,流传至今,就在于它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丽,表现了远瞩、自强不息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语言朴素平实,但很有表现力。诗人描绘落日、晚山、黄河、大海一系列景物,只用了几个十分精当的形容词和动词,如“白”日、“黄”河,色调对比鲜明;一个“依”字,活画出了山衔落日、欲落未落的景象;一个“流”字,给诗篇平添了海涛河浪的阵阵声响……诗人正是用这些常见的字词和粗犷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尺幅千里的生活画面。
大家都知“红日”,那“白日”又是什么,为何说“白日依山尽”?
小学的时候就会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但是从来没想过,这首诗的第一句里居然存在“可疑之处”,那就是“白日依山尽”中的“白日”。
上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这句诗写的是诗人登上鹳雀楼之后,看到的“太阳缓缓从山边落下”的场景。
但是现在又有人指出:夕阳应该是血红色的,而不是白色的,所以教科书上对这句诗的解读整个都错了,其实“白日依山尽”不是在写日落,而是在写日落。
一、针对“白日”的两种观点针对这个问题,我去查了一下资料,发现学者们的意见分成两派。一派坚持“白日”就是在写日落,另一派则列举各种理由,想要力证“白日”其实写的就是“朝阳升起”的场景。
那么,他们双方各自都有什么样的“精彩”论据呢?
先出场的是反方,他们从落日的颜色描写,鹳雀楼的地理方位,以及“尽”字的新解说起。同时引用了两位清代学者的看法来论证,“白日”写的不可能是夕阳,其看法大致如下:
首先,反方认为“白日”一句写的如果是太阳落坡的景色的话,就与整首诗歌积极向上,意气风发的风格不符合了。
这首诗本来写得意境开阔,景象也宏大,“更上一层楼”更给人一种积极向上,奋发拼搏的感受。但是如果说开始写夕阳,就会让人产生一种衰败,泄气的感受,因此“白日”定有它解。
其次,在中国古代的诗词作品里面,写夕阳时一直喜欢采用红色。
比如白居易《暮江吟》中写夕阳映照下的水面,用的是“半江瑟瑟半江红”,杨慎在《临江仙》也有名句“青山依旧有,几度夕阳红”。
不光夕阳是红色的,就连朝阳也有写作“红日”的。比如宋代秦观有词云:“枕上梦魂飞不去,觉来红日又西斜”。偏偏这王之涣在这里,没用“红”而改用“白”。
再次,唐代的鹳雀楼根据相关的文献记载,楼的西面是黄河,而东南面是中条山。假如诗文中的“依山尽”三个字是指太阳下山的话,那么这个太阳,就肯定是在东南方向下山。
由此我们可以反推出一个荒谬的结论:太阳是从西北方向升起。这样的结论,显然是不符合自然常识的。
最后,关于“白日”是写“朝日”的说法,在清代已经有人发现了。清人王翼云在他的《古唐诗合解》中为王之涣这首诗作注时说:
楼前所望者,中条之山。其山高大,日为所遮。本未尽而若依山尽者,山高可知。
鹳雀楼上可以看到的山是当地的中条山,这座山非常高大,所以把初升的太阳给遮住了。本来不是日落时分(本未尽),偏写作“依山尽”,就是因为山太高了。
清人章燮注疏《唐诗三百首》也说:
言蒲城之高,四远空旷,游目堪驰。仰而视之,日之所至,无所不见者,为高山阻隔,故曰“依山尽”
中条山在蒲城附近。这里地理位置很高,从城中仰望中条山,太阳照到的地方都能看见,但是太阳被高山阻隔了,挡住的地方就看不到,所以说“依山尽”。
最后,有人总结了两位清代学者的说法,提出诗文首句中的“尽”,并不是说太阳从这里落下去了,看不到了。按照辞海中对“尽”的解释,它在这里的意思是说“穷极”。
鹳雀楼东南有中条山,其最高峰名雪花峰,峰顶极高。早上日出,太阳上升到了山峰的尽头,更高的地方就看不见了。
下面再来说一下正方,也就是坚持说“白日”是在写日落的一方的说法。反方引用清代两位学者对该诗的注解,提出“白日”是写太阳东升。
而正方也引古代诗歌来证明,“白日”这个词“自古”就是用来写“夕阳”的。譬如,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中有一句“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就是写夕阳下山时,日月交替的场景。
曹植《赠白马王彪》中也有,“秋风发微凉……白日又西匿”,杜甫也有“秋江白日落欲尽”等名句。
另外,反方说中条山很高,所以王之涣才会在诗中写太阳升到山的“尽头”,最后被山挡住看不到了。但是不管中条山多高,太阳始终都会爬到比山顶更高的位置,又怎么会看不到呢?
还有一些人避开了“白日”是对日光的颜色描写的思路,提出“白日”不是指太阳,而是指“时间”,整句诗的意思是说“白昼就快要过去了”。双方的说法,谁对谁错,也不太好判断。
比如正方说,“白日”写夕阳,举了很多古诗为例,但是古诗原来也有用“白日”写日出的。比如唐人《登单于台》一诗中就写“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这显然是写的朝阳。
反方说“夕阳是红色”,正方同样提出了相反证明。有人从新闻报道中引用事实证明,现实当中的日落,有时候就是“白色”的。
并且古诗里写夕阳也不一定会用红色,也有用金色的。金色比较淡的时候,就和白色也很接近。
二、王之涣写“白日依山尽”的目的鹳雀楼距离中条山仅仅十五公里远,有一点太近了。我们都知道,在鹳雀楼的位置是根本看不到黄河入海口的。
王之涣之所以要在这首诗中写“黄河入海流”,其实是为了从横向上延展诗中描写的场景的宽度。
那么,王之涣在写下“白日依山尽”一句时,为什么不选择描写更加遥远,和“大海”一样,实际上用肉眼根本看不到的渭河平原以西的山脉呢?
如果你承认诗歌是需要夸张的想象力的话,那么就应该承认王之涣诗中的“山”是和“海”一样的虚写,它根本就不是现实里的中条山。
因为中条山比起从鹳雀楼前的“黄河”到大海的“入海口”这种程度的横向距离来说,“实在是太近了”,不够遥远。
如果说王之涣想写一首景象宏大,视野开阔的诗,那么他就不可能把这幅山水画在横向上无限扩展的同时,在纵向上限定到一个这么逼仄的范围。
可见,事先预设诗中的“山”是实指,并以“中条山”作参照物来倒推作者的创作意图,根本不科学。
其实王之涣在创作这首诗时,可能是偶然兴起,在傍晚时落登上了这座楼。因为遇到太阳下山的场景,他很想看到自己目力所不能达到的远方,于是自然产生了“更上一层楼”的念头。
谁曾想这首诗流传至今,成为了他的代表作。他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应该根本没有想过自己要写成什么传世名作,然而“文章本天生,妙手偶得之”,唐人的五绝第一,就这样诞生了。
结语清代文人最喜欢抠字眼儿,玩儿些“老雕虫”的把戏。因为他们所处的那个朝代文字狱太严重了,私人著书立作,一不小心就会搭上全家人性命。
为了保住脑壳,很多文人吃饱饭没有事干,只能给古书作注释。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清代学者们往往对古代经典,产会生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不过正是因为清代文人这种较真的态度,所以他们也对古代文献的研究做出了很多贡献。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正面意义的。
比如他们如果不点评王之涣这首诗,那么我们也不会想到,其实用“白日依山尽”来突出一座山峰之高,还能让人对“高山仰止”这个成语产生一种真切、震撼的感受。
不过他们认为,王之涣看到的中条山在山西省南部,它的主峰雪花峰海拔才1994米,整个山脉最高处海拔达2300米以上。
雪花峰看上去似乎非常高,其实连山西省的高峰的前十名都排不进去。山西省最高的山是五台山的“北台叶斗峰”,海拔3061米,五台山大概是在鹳雀楼的东北方向。
如果按照清人对唐诗这种“机械”的研究方法,王之涣如果想写日出,那么他为什么一定要写中条山,而不去写五台山呢?其实就算写的是五台山,还是存在问题。
那就是王之涣在写下一句“黄河入海流”的时候,视线是由西向东流动的,所以按理说他写第一句的时候,视线移动的方向就不应该也是在“东边”。
因为两句话的观察地点如果相同,都是在写“东边”的自然场景,那么就会显得一点“顺拐”。因此他第一句诗提到的山,就应该出现在相反的方向,即“西方”。
山在西方,太阳也出在西方。那么,太阳什么时候才会出现在西方呢?答案自然就是日落时分了。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1025/169624713046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