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特律化身为人(底特律)
底特律汽车三巨头的员工开始罢工,工会:如谈判无进展将扩大罢工规模
来源:澎湃新闻
当地时间9月14日深夜,由于劳资谈判破裂,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在通用汽车、福特及斯泰兰蒂斯的工人开始罢工。
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主席费恩表示,此次罢工是工会工人首次对三大汽车巨头同时发起罢工。
根据工会的数据,罢工目前仅在上述公司旗下的三家工厂进行,涉及工人约有1.27万人,而该工会在三家公司的工人总数为14.5万人。但费恩同时强调,如谈判仍无进展,罢工规模在未来一两周内可能进一步扩大。
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与三大汽车巨头间的劳资矛盾已持续数周。工会方面此前提出多项要求,包括在四年内加薪36%、提高福利待遇、停止对工人实行不同等级的工资等。而福特和通用汽车提出的加薪幅度为20%,斯泰兰蒂斯最近一次提出的加薪幅度为17.5%。在劳资谈判破裂后,工会工人开始罢工。
费恩此前曾表示,三家汽车公司在过去十年中获得了数十亿美元的利润,有能力向工人支付更多工资。而福特在当地时间14日晚间的一份声明中称,如果满足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的要求,福特与该工会工人相关的劳力成本将增加一倍以上。福特CEO法利表示,如果工会的要求自2019年开始生效,那么福特过去四年间将损失150亿美元并面临破产。
有分析认为,除对薪酬福利待遇的要求外,拜登政府力推汽车制造商向电动汽车转型也是引发工会此次“历史性”罢工的潜在原因。工会方面此前曾表示并不反对电动汽车,但政府必须保证转型的过程“公平公正”。在一些工人因转型而丧失工作岗位时,应当保证其能够转向电动汽车相关岗位。
尽管目前工会仍在进行“针对性”罢工,但如罢工规模扩大、时间持续较长,将可能导致汽车产量下降、价格上涨,并对美国经济带来不利影响。根据安德森经济集团 (Anderson Economic Group)的预测,如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在三家车企的所有工人进行10天罢工,将带来5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此外,对于自诩为“美国历史上对工会最友好的总统”的拜登而言,罢工的持续可能对其明年大选产生一定影响。
底特律变人壁纸
原图转载自公众号top壁纸集
原图转载自公众号TOP壁纸集
游戏中的抉择与性格——底特律:化身为人
我最近在玩一个游戏,底特律:化身为人。
游戏中我在扮演三名角色,一名先进型号的机器人,RK800。他在游戏中的名字是康纳。
康纳
一名家庭保姆型机器人,AX400,卡拉。
卡拉
还有一名机器人,我忘记了他的具体型号。他之前在一个画家身边工作,这个老头告诉他:你要找到你自己是谁?Who you are?他的名字是,马库斯。
马库斯
在这游戏中有一条线索,关于异常仿生人的。就是RA9。很多异常仿生人(指的就是不听话的机器人),把RA9视为他们的上帝。
康纳在这游戏中扮演的就是追捕者。而马库斯有点像,预言中的救世主。卡拉,一个女性形象的机器人,在这游戏的角色非常的特殊。她为了保护一个小女孩而背叛她的主人,而且是两次背叛。第一次被消除记忆,又被同一个主人买了回来,又再次因为男主人的家暴而选择保护小女孩。但是,这一次她逃了出来。
她在这游戏中,竟然惊奇地表现出母爱的一面,一种保护他人,无私奉献地爱。
在扮演马库斯的时候,我总是在圣母和暴力对抗中徘徊。我知道如果马库斯杀更多的人类,只会激怒他们,就像当初美国人灭绝印第安人一样,杀一个白人,他们就会来得更多。可如果在关键任务中你没有下手,阻止那些人,那么你的同伴可能会因此而死。
在这种抉择中,也有点感受到作为一方领袖的压力与责任了。尤其像我这样的性格。我是不喜欢政治和领导别人的。我更喜欢的是启发对方的思想。
总而言之,马库斯这条线,我感觉自己很失败。既没能为同伴取得更多的利益,又总是对敌人心慈手软。
现在的游戏进度是,他们杀得更狠了,开始全方位销毁那些无辜地机器人。虽然舆论上,我似乎有点优势。但是好像没什么用。舆论地力量,我一直都是保持怀疑地。他们就像是,什么呢?像随风飘动的草,他们其实没有多大自动选择权的。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他们即使有很多异议,但是又能决定什么呢?我还是更相信利益关系,而不是所谓的道德理想,那种太虚无缥缈。在实质上的生活中,我们应该现实一点,这没什么错。无论你的精神信仰有多么高大,遥远,你都不能把自己当作一个生活在象牙的人。
种种丑陋,恶心,肮脏地事其实都有你地参与,或者不作为。不是没看到,就消失了。
但是我总是很有同理心的,所以有很多时候很难做到杀戮或者是不顾一切。总之,这个角色让我觉得我很失败。
康纳这个角色我是很喜欢的。我喜欢的原因不言自明。我跟他是一样的人。这么讲,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都是对生活的目标以及使命还有意义这一切都疑惑的人。康纳见的人和事情越多,就有点像刚出社会的我,一点点地刷新三观,一步步怀疑这个社会的共同准则,以及他们的谎言。康纳就是在扮演自我觉醒的仿生人。至少在我的游戏里,我是这样操控他的。我让他怀疑自己,怀疑生命,怀疑他的主人。但是想要做到一切不外露,或者计划照常进行,是有些难得。我没能在人工智能之父那里拿到关键线索,阿曼达对我的信任度也有所下降。
个人公号同名
不过我还是有一个可能会理解我的朋友,汉克。
在扮演卡拉时,我曾多次落泪。我发现我是一个如此矛盾的人。每次在下线后,我都对卡拉这个角色印象模糊,甚至都不想提起她。我觉得她太过软弱,是编剧煽情的角色。我并不喜欢这种刻意制造的情节,虽然编造一定是刻意的,但是痕迹太过明显,就有种不尊重玩家的感觉。我看起来像是那么容易被煽动的人吗?
美国曾经辉煌的底特律,如何走向衰落?
《曾经辉煌:底特律的故事》内容简介本书是对汽车城底特律繁荣时期的回望,也是对其衰落的反思。 20 世纪 60 年代初是美国汽车制造业的黄金时代,也是底特律的巅峰时期,作者以这段时期为切入口,巧妙地将音乐、汽车、种族、民权、政治等看似无关的主题编织成一幅底特律盛世的立体画卷。
在那个年代,底特律充满希望,汇集了对美国产生重大影响的一群人:福特汽车老板亨利·福特二世、“灵魂乐歌后”艾瑞莎、C.L.富兰克林牧师、摩城创始人小贝里·戈迪、市长杰罗姆·卡瓦纳、劳工领袖沃尔特·鲁瑟、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黑帮头子托尼·贾卡隆等。上至权要显贵,下至黑帮走卒,他们参与了底特律的重大社会变革,推动底特律达到辉煌。作者细致入微地揭示了事件背后的细节,透过蛛丝马迹,捕捉到这座城市的衰亡之兆。
作者简介戴维·马拉尼斯(David Maraniss),非虚构作家、记者,普利策奖获得者。 1949 年出生于底特律,《华盛顿邮报》副主编、畅销书作家,著有《班级第一:传》《罗马1960:搅动世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巴拉克·奥巴马传》等多部作品。
书籍摘录自序
从某种意义上说,自 1949 年夏天起,这本书就在酝酿当中了,当时我刚从底特律女子医院出生。但写作的灵感始于 2011 年 2 月初的超级碗星期天(Super Bowl Sunday),当时我正在曼哈顿市中心的酒吧里看冠军争夺赛。到比赛中场时,绿湾包装工队胜利在望,作为球迷的我则陷入了焦虑,几乎没有注意电视评论和广告节目。接着,我抬头看屏幕,发现一块绿色的高速公路的标志,上面写着“底特律”三个字。伴随着音乐的律动,一系列画面闪过:冬天的景象、烟囱、废弃的工厂、世界级建筑物、乔·路易斯(Joe Louis)的拳头纪念碑、迭戈·里维拉(Diego Rivera)的壁画《底特律工业》;滑冰者在滑行,穿着连帽衫的跑步者喘着粗气,决意继续前行;巨型雕塑《底特律的精神》。解说员自信的声音环绕其中:“现在,我们来自美国。但这里不是纽约城,不是风之城(芝加哥)或罪恶之城(拉斯维加斯),更不是翡翠之城(西雅图)。”
摄像机镜头俯冲进一辆克莱斯勒 200 中 :黑色皮革装饰得很温暖,马歇尔·马瑟斯(Marshall Mathers)[也就是众所周知的歌手埃米纳姆(Eminem)]在他家乡(我的出生地)的伍德沃德大道上行进。车子在接近福克斯剧场的时候停下,埃米纳姆从轿车里出来,迈开脚步通过金色大厅,沿着通道走向一个黑人唱诗班:他们身着红黑长袍,高亢的声音从灯火通明的舞台升起,带着希望浸入黑暗。紧接着是一片寂静,埃米纳姆对着镜头说:“这就是汽车之城。这是我们创造的。”
短片结束的时候,我哽咽着说不出话。妻子则道出事实:这是商业广告,玩弄感情,兜售东西,想象多于现实,底特律就是一团糟,人们都在挣扎度日。毫无疑问,确实如此。不过我也意识到,我的反应是真实的,是由某种比宣传更深刻的东西引发的。我生命的第一个六年半在底特律度过。这里有我最早的记忆:我们在德克斯特大道有座公寓,在温特哈尔特
学校附近也有住所,正是在这所学校的一间综合教室里我开始了读写的学习。哈德逊百货商场、巴布乐游轮、贝尔岛、布里格斯体育场、福诺思姜汁酒、鲁日河游泳池、费舍尔教青年会、去安娜堡祖父母家的路上会出现的福特圆形大厅等,这些是我童年时最早接触的。后来我在别处生活,多数时候待在麦迪逊和奥斯汀的大学城以及华盛顿特区,所以,我从未把自己当成底特律人。但先是底特律,然后是克莱斯勒商业广告,无论其意图如何,都使我开始朝另外一个方向思考。
我对买车不感兴趣,但是想写写这座城市。底特律的衰退已经上了新闻,它的最终破产也在预料之中,但其脆弱的状况仍值得分析。如果说今天的底特律已经成为城市恶化的象征,那么记住其历史和遗产就显得很重要,它们为推动底特律的复兴提供了诸多理由。底特律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一座城市的生平和时代。汽车、音乐、劳工、民权、中产阶级——很多定义我们社会和文化的东西都能追溯到底特律,它们要么在那里产生,要么在那里经受检验,要么在那里得到强化。我想说的就是底特律那段充满希望的光荣历史,而且要赞赏它对美国人生活的重要贡献。我没有选择回到 50 年代(当时我家就在底特律)来讲这个故事,而是再次选择了 60年代,这个十年我已在许多书中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探讨过。这并非刻意,直到本书行将完成时,我才突然想将它作为我的 60 年代三部曲的中间一部,以填补《罗马 1960》(Rome 1960)和《日光进行曲》(They Marched into Sunlight)在时间和主题上的空当。其中,《罗马 1960》讲述了 1960 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体育与政治,《日光进行曲》则与 1967 年的越南战争和反战运动有关。
尽管这座城市有很多传奇人物,从汽车大亨亨利·福特二世(HenryFord II)到工会领袖沃尔特·鲁瑟(Walter Reuther),从音乐巨头小贝里·戈迪(Berry Gordy Jr.)到伟大歌手艾瑞莎(Aretha)的父亲 C. L. 富兰克林(C. L. Franklin)牧师,他们相继登上底特律的舞台,最终成就了这座城市 ;但城市本身才是这本城市传记的主角。
本书的时间跨度是十八个月:从 1962 年秋到 1964 年春。在这段时间里,汽车的销售速度创下历史纪录。汽车城在沸腾,工会强大,人们为自由而游行。总统称底特律是“希望的使者”。在这段拥有非比寻常的可能性和自由的时期里,底特律创造出惊人而持久的事物,但生命在辉煌灿烂的时候也可能是极其脆弱的。在这至关紧要的十八个月中,底特律在合成
与分解、贡献与失去之间,形成了一种脆弱的平衡。甚至早在那个时候,底特律的某个部分已经开始衰亡,而这就是本书故事的起点。
第一章 消逝(节选)
1962 年 11 月 9 日,底特律的天气格外宜人。
对于将要在福特圆形大厅举办的节日活动来说,这是非常适宜的一天。一群工人正在大厅里安装圣诞嘉年华活动的展品,按照计划,感恩节一过活动就要开始了。主展厅陈列着闪亮的新一代福特雷鸟、银河、菲尔兰以及独一无二的定制梦想车型,不远处,工匠们正在搭建实物大小的诞生场景和圣诞老人的北极工作间,微型火车和一包包各式玩具环绕在其周围。活动将宗教和消费主义毫无违和感地结合起来,是典型的美式做派,预计会在当季吸引 75 万多名游客,也许会让孩子们终生难忘:他们路过栩栩如生的驯鹿雷和闪电,通过长长的斜坡走向一群欢乐勤劳的精灵,最终到达圣诞老人和他宽敞的工作坊。
福特圆形大厅建筑风格带着汽车制造业的烙印,外观犹如一套巨大的槽形传动装置,由外向内完美嵌套,梯级上升,从 80 英尺到 90 英尺,再到 100 英尺,最终升到 110 英尺,相当于 10 层楼的高度。近乎无窗的设计、钢框架结构以及印第安纳石灰石铺就的建筑外表皮——这座与众不同的建筑出自底特律工业时代的多产建筑师阿尔伯特·卡恩(Albert Kahn)之手。它是卡恩为在芝加哥举办的“一个世纪的进步”世界博览会福特汽车展厅而设计的作品。在 1934 年的世博会上,福特汽车展厅展示了交通工具从马车到当时最新的福特 V-8 的变迁史。大萧条时代博览会关闭之后,圆形大厅就被工人们拆解,并从密歇根湖南岸迁到了底特律西南边陲的迪尔伯恩(Dearborn),重建之后作为展厅和游客中心,与福特汽车公司的全球总部相对而立。后来,展厅在原有基础上又增加了两个侧厅,一个用于存放福特汽车公司的档案,另一个成了剧院。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即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经济进入繁荣期,随着郊区、双车库、城市高速公路和长途联邦州际公路系统的发展,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对底特律宏伟的汽车圣殿心向往之。福特圆形大厅一度被列为美国最吸引游客的五大景点之一,排在尼亚加拉大瀑布、大烟雾山国家公园、史密森学会和林肯纪念堂之后,游客数目甚至超过了黄石公园、弗农山庄、自由女神像和华盛顿纪念碑。当然,这只是福特宣传人员的说法,也许你从来没听说过它。
要了解福特圆形大厅及其周边地区对底特律人的重要性,有个向导出面会很有用,充当这一角色的人是罗伯特·C. 安科尼(Robert C. Ankony)。1962 年 11 月,安科尼还只有 14 岁,是个专门烧别人家车库的不良少年,后来却当了伞兵和缉毒队军官,最后还在韦恩州立大学拿到了社会学博士学位。急于摆脱功课的繁重与无聊的安科尼以当时叛逆的男孩子都知道的方式知道了福特圆形大厅。于是,福特圆形大厅连同市中心最高的摩天大楼佩诺布斯科特大厦(The Penobscot Building)一起成了他逃学时最喜欢逛的地方,只要有机会他就会去。1962 年深秋的那个星期五早晨,他也在那里。
安科尼和朋友们称他们在底特律西南角生活的那片区域为“公路”,真正的公路名叫“西弗诺”(West Vernor)。向东穿过这片街区,通向密歇根中央车站——一座宏伟的旧学院派风格火车站,向西进入毗邻的迪尔伯恩,通向阿尔伯特·卡恩的另一杰作——福特汽车公司庞大的鲁日河综合工厂(River Rouge Complex),此地也是福特汽车的制造中心。底特律美术馆有大名鼎鼎的巨幅壁画《底特律工业》,它由 27 块嵌板组成,是迭戈·里维拉受福特汽车创始人亨利·福特的儿子埃德塞尔·福特(Edsel Ford)委托创作。在这幅表现福特工厂强劲有力的机械和工人群像的画中,有少数几个依稀可辨的人物,其中便有戴着金丝眼镜、穿着工装裤的卡恩。安科尼对底特律工业的感受是全方位的:他的家就在紧邻巴顿公园的伍德梅尔街,距离工厂区只有两英里远,烟尘与气味会顺着风飘过来。透过安科尼家的后窗,可以看见工厂的烟囱,他的母亲每天都要冲洗门前工厂飘来的烟灰。在外人看来有毒的气味,却被安科尼一家和邻居们当成家的味道。
11 月 9 日早上,小鲍勃去威尔逊初中报到,然后找到经常一起逃课的同党商量当天的逃课计划。离开年级教室后,他们从插着黄铜门闩的门缝里挤出来,跑过操场,再翻过一道两尺高的金属栅栏,溜进学校背后的巷子里。脱离了学校的束缚,他们径直奔向西弗诺路,朝福特城进发。
躲避警察的兴奋感让这种街头生存训练变得更加有趣。斯莱特面包店的新鲜甜甜圈,爪形,海枣馅,售价三美分一个。他们在路边和垃圾桶中搜寻空苏打瓶子,以每个两美分的价格换成钱。如果攒的钱够多的话,他们会去弗诺路上的康尼岛餐厅吃热狗。从弗诺路拐到迪克斯大街时,会经过迪尔伯恩清真寺和东迪尔伯恩的阿拉伯人开的店面(安科尼是黎法混血,因此从小就得了骆驼骑师和“小阿拉伯” 的绰号)。他们在伊格尔帕斯附近的大矿渣堆周围绕来绕去,潜入直通鲁日河工厂的地下通道,将身子探出人行道的护栏,朝下面来来往往的车辆撒尿。出了地下通道,他们经过萨拉米、约翰尼等厂区酒吧,从三明治商店壁架上的白纸盒里偷点饭做午餐,这些饭是供应给换班的汽车工人的。他们避开了鲁日河工厂 4 号门附近的米勒路天桥。这座天桥很有名,1937 年 5 月末的某个下午,沃尔特·鲁瑟和几个工会组织者就是在这里遭到福特公司负责安保的暴徒的殴打。安科尼的父亲就在离此地几个街区远的地方长大,他目击了这起,并将所见所闻告诉了家人。在圆形大厅路的天桥上驻足凝望,整个福特鲁日河工厂尽收眼底,厂区宏伟庄严,不由得让人心生敬畏。再往前就是福特圆形大厅,那里到处都是工人,不仅大厅里有安装圣诞节展品的工人,屋顶上还有维修工。
福特圆形大厅是安科尼的乐土。他和他的同伴不必担心校纪训导员,因为这里每天都有学校团体来参观,没人会在意两个离群的孩子。他们和那天从南本德来的学校团体以及其他游客一起参观新车展,看关于亨利·福特的电影,然后混进一个工厂参观团,从圆形大厅乘车离开,先是到鲁日河装配车间,然后到美国最大的工业生产基地参观。安科尼经常随旅游团来鲁日河工厂玩,尽管如此,每次里维拉壁画里描绘的场景真实地展现在他的眼前,仍然会令他激动不已。那些融化的金属在流动,发动机的装配复杂精密,装配线的机械操作完美无瑕,所有颜色各异的汽车零部件都从流水线上下来,由工人组装配对,从原材料变成成品。这个过程太奇妙了。尽管里维拉的那幅著名壁画让他感到恐惧,但现实中的鲁日河工厂给了他力量。艺术比现实更容易提醒他工人“在黑色地牢里”度过的灰暗、被机器操纵的生活,一种底特律工薪家庭的孩子向往而他极力避开的生活。
下午,鲁日河工厂的参观活动早早地结束了,安科尼和他的伙伴在福特公司也玩够了,就动身去不远处的蒙哥马利 - 沃德百货商店(谢弗路[Schaefer Road] 和密歇根大道的交叉口,迪尔伯恩市政厅对面)来一场偷窃狂欢。当时,他们正在百货商店地下室的运动商品区查看枪械,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声警报,接着,消防车的哀号和警车的尖叫混杂在一起。
两个男孩爬上一楼出了商店,只见远处烟雾弥漫。着火了!当然,不是他们放的。起火点在福特圆形大厅的方向,他们急忙冲了过去。从上午 10 点开始,屋顶维修工趁气温只有华氏 50 度 ,就给圆形大厅的网格穹顶嵌板做防水。他们用丙烷加热器加热透明的密封剂,使其便于喷雾。下午 1 点左右,一个加热器引燃了密封剂喷雾,出现了一处小火苗。工人们试着用灭火器灭火,但速度慢了,火势蔓延开来。南本德学校参观团刚离开大楼,另有 35 名游客很快就要开始参观。里面还有 18 名日常办公人员,很多圆形大厅的职工正在吃午餐。停车场的一名保安发现了火苗,用无线电通知了内部工作人员。警报器响起,人员被疏散,屋顶的维修工侧着身子走到屋顶出入口,爬进建筑内的一处楼梯井。迪尔伯恩和福特公司的消防部门都被叫来灭火,汽笛声响彻秋日的天空,惊动了“猴子沃德”(Monkey Ward)地下商场里两个逃学的孩子。
圆形大厅的屋顶由高度易燃的塑料和玻璃纤维制成,所以,等到消防员抵达圆形大厅的时候,整个屋顶都已起火。两辆云梯车绕到后面的私人车道。另一侧,消防员和志愿者们正从舍费尔路拉来消防水管,小心翼翼地向前移动。温度太高了,而且水压有限,无法将水喷到 110 英尺高去给屋顶灭火。建筑的钢架开始弯曲。下午 1 时 56 分,消防队长及时让他们的人远离了建筑物。在街对面林肯-水星大楼工作的罗伯特·道森(RobertDawson),看到屋顶成了“火球”,起初下面并没有火苗,“突然间,屋顶整个塌了。大厅内所有的东西都烧了起来。浓烟开始熏石灰石墙体,接着,墙体从北边开始崩塌,就像叠好的多米诺骨牌被推倒”。火烧到极度易燃的圣诞节展品时,顿时失去了控制,明亮的火焰蹿出 50 英尺高,整栋建筑轰然崩塌,石灰石、混凝土和粉尘升腾四溅。
消防员们借着一股盛行的东北风,集中精力挽救北部的侧厅,福特公司的档案就保存在那里。南边的侧厅已经没了,388 个座位的剧院烧成了一碰就碎的空壳。处在外围的安科尼和他的伙伴想靠近点儿看。安科尼回忆:“一群保安想把我们挡回去,我们推开了一个家伙,想马上看到火灾现场。我们进了还在燃烧的车库,我们以前在停有汽车的车库放过火,当时就是想看看着火的车子。我们那时太年幼无知了。”保安把他们挡了回来,两个男孩捡起大块的石头和泥巴向保安扔去。他们的行为立刻引起了附近几个迪尔伯恩警察的注意,警察将他们拉到警察局拘留了。
之后一段时日,安科尼和他的伙伴在“卡伯特街男孩”(安科尼生活的底特律西南角的街坊里的一群不良少年)中地位颇高。传言说安科尼和他的伙伴烧毁了宏伟的福特圆形大厅,他们原来的轻微放火罪被加重了几个等级。他们越是否认,其他孩子越确信是他们所为。
底特律全城都为这次的火灾感到痛惜。《底特律自由报》(Free Press)的马克·贝尔泰尔(Mark Beltaire)年少时曾参观过当时还是芝加哥世界博览会展馆的福特圆形大厅,他在自己的专栏《街头公告员》里写道:“为一栋楼流泪?当然,而且会有很多人为福特圆形大厅的毁灭而伤心。这么多年来,圆形大厅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独特个性。从未进过大厅参观的人都知道它,认可它。夜间的圆形大厅尤为引人注目,即便在数十英里外开车也能看到它。” 另一个专栏作家写道,圆形大厅“见证了底特律工业将近 30 年的卓越成就。其历史与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相互交织,密不可分”。一直在外地组织福特汽车公司在西雅图和纽约世界博览会展馆事务的福特圆形大厅经理约翰·G. 马拉利(John G. Mullaly)得知此事后回到底特律,与负责圣诞节项目的经理一起看了圆形大厅烧焦的残骸。1500 万美元化作了青烟,一项节日传统就此中断,汽车城的象征化作了尘土,参观者的数量永远停留在 13189694 。尽管马拉利和他的老板亨利·福特二世没有明说,但明眼人都知道,福特圆形大厅不可能也不会再重建了。消失的永远消失了。
题图来自:flickr
底特律:美国曾经的第四大城市,为何却沦落到破产的地步?
底特律坐落于美加边境,曾为密歇根州首府(现首府兰辛),是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福特、克莱斯勒)的总部所在地,享有“汽车之城”的美誉。1920年前后,在蓬勃发展的汽车工业影响下,底特律是仅次于纽约、芝加哥、费城的美国第四大城市。
▲底特律天际线
然而一度创造繁荣的底特律,却在20世纪后半叶不断衰退,人口减少、税基流失、基建落后。其内城房地产价值不断下降,大量闲置房屋空置,很多地块废弃率高达一半以上。到21世纪,底特律更是成为了美国史上最大的破产城市。何以至此?
▲底特律遍地可见被空置的房子
一、从皮毛交易中心到城市化
1701年,有一位名叫卡迪拉克的法官经过考察,发现底特律河畔的那片土地,不但极其适合定居,而且还能为往来五大湖流域的法国舰船提供保护,同时也能同化当地原住民。
▲底特律河的位置
因此,他便于在当地设立了一个定居点,属于法国的“新法兰西”殖民地管辖,这也是底特律的建城之始。
▲底特律河两岸
然而法国并没有对底特律进行大规模开发,就丢失了这片扼守水道的咽喉之地。18世纪中期,英国、普鲁士等国一方与法国、奥地利等国一方为了争夺殖民地和欧洲霸权,在欧洲爆发了“七年战争”。战后,法国庞大的“新法兰西”殖民地就此易手给英国。
▲18世纪的北美
美国赢得独立战争后,便不断向西扩张。五大湖周边地区由于水草丰茂、土地肥沃,便成为美国虎视眈眈的对象。1794年,再度与法国处于战争状态的英国为了缓和美国的关系,同美国签订了《杰伊条约》。其中,底特律及其周边所属被英国转让给美国控制。
底特律,其得名于同名联通圣克莱尔湖和伊利湖的河流“底特律河”。当地海岸低平,土壤肥沃,航运条件便利,因此早在欧洲人设立定居点之前,就已是印第安人诸部落之间重要的皮毛交易中心。
早期的底特律深处内陆,人烟稀少,所以发展十分迟缓,充其量,只能算作是一个较大的村庄,直到1802年才升格为“镇”。不过随着沟通伊利湖和哈德逊河的伊利运河工程于1825年的完工,底特律的发展速度立马有了质的飞跃。
▲伊利运河
这使得五大湖流域周边开采而出的铁矿、煤矿、木材、皮毛等重要商品也得以通过底特律源源不断地外运。底特律也因此成为五大河流域的重要港口和交通枢纽。与此同时,1827年,俄亥俄州也修好了第一条跨过沼泽通往底特律的驿路。随着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底特律的发展速度明显有了大幅度提高。
▲五大湖流域附近矿产资源丰富,美加的主要工业区都位于这一地带。美国五大湖周边的工业地区,泛称“铁锈地带”
南北战争前后,底特律逐步迎来工业化时代。由于五大湖周边各类矿产资源丰富,再加上便利的交通条件,底特律在这一时期得以凭借优秀的区位优势兴建各类工厂。
当时底特律的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底特律河沿岸地带,这样便于通过水路运输原材料和加工品。而19世纪80年代,底特律就已拥有九百多家企业,产值达3300万美元,规模不可谓不大。
二、世界汽车之城:福耶?祸耶?
1896年,一位机械工程师亨利·福特成功在底特律的一处小车间内制造出了一辆小汽车,并在7年后创办了大名鼎鼎的福特公司。随着福特公司的成立,底特律的汽车制造业便不断突飞猛进,最终彻底改变了底特律的命运。
▲福特公司总部
福特公司在1913年采用流水线作业方式装配汽车后,不但使得汽车的量产成为可能,而且还节约了生产汽车的时间和成本。
当时福特公司生产的T型车的基价便从950美元下降到了250美元,并把工人每天的最低工资增加到5美元(几乎是竞争对手的两倍)、最低工作时间减少到8小时。
▲在流水线上工作的工人
由于汽车制造技术的革新,底特律的汽车制造业规模也不断越来越大,也开始走向垄断。当地因此出现了产业集群效应,带动了同类竞争对手或相关配套厂商的迁入。到1925年左右,美国三大汽车巨头都把其总部搬迁至底特律市或其近郊,使得底特律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汽车之都”。
▲福特红河工厂。其鼎盛期,超过2平方英里的厂房内有多达9万工人在同时工作
汽车制造业的发展,也改变了底特律的城市发展。1930年时,底特律人口达到156.9万,已经是1900年时的5.5倍。城市建成面积也从1890年的28平方英里扩展到1925年139平方英里。
汽车的日常化,方便了居住在郊区的普通人,从而加速了城市向郊区的扩张。以洛杉矶为例,1890年时不过是万余人的小城,到“大萧条”前夕时,人口已超过120万。
▲底特律历年的人口数量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大危机后,底特律的发展也一度随之进入萧条时期。但由于底特律的汽车制造业发达,因此它在二战期间,迅速地将民用汽车生产线转为军工生产。
据相关资料显示,底特律在战争时期生产了美国的92%的军用汽车、50%的发动机、56%的坦克,被誉为“的兵工厂”。然而繁荣的背后,底特律却也存在十分严重的经济问题。
▲1942年的底特律
50年代后,由于底特律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强大的工会组织、昂贵的劳动力成本、高税率也成为影响城中企业利润的重要因素。
当时底特律周边地区为了谋求自身发展,也纷纷用优惠政策进行招商引资。很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搬出底特律。
▲美国工业分布地区的变化
与此同时,汽车制造业在底特律的一家独大,也制约了底特律的发展。然而底特律市内的几家主要汽车制造商仍然把重心局限于民用汽车制造。导致底特律经济结构单一,难以实现产业转型。
20世纪60年始,德系车、日系车在全球汽车市场中异军突起。尤其是70年代爆发的石油危机,日系车更是以低能耗的特点,迅速挤占了美系车的市场。以福特为例,1978-1982年间,其每年汽车销量下降42%。底特律单一的汽车制造业受此影响,直接导致了失业率的上升和人口的流失。
▲日系德系车崛起。1961-2016年美国汽车市场的品牌份额变化,通用和福特曾分别占据46%和29%的份额,但2016年仅剩下17%和15%
三、日落西山的底特律
由于底特律经济结构上存在的严重问题外,其社会问题也十分严重。最终这些问题后来集中爆发,造成了底特律黑人群体和白人群体之间的严重对立,而底特律却也因此堕落为“罪恶之城”。
▲底特律制造业减少情况图(1947-1977年)
战后,随着底特律城市化进程进入到郊区化阶段,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白人也开始随着企业一并迁至郊区。此外,当时北方地区正处在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的年代,各类工业建设亟需廉价劳动力,因此有大量自由黑人从种族歧视严重的南方地区涌入北方谋生。
▲底特律历年的人口构成,白人从90%跌至10%
对底特律这类以汽车制造业为主的城市来说,廉价劳动力就更为重要。到1960年,底特律的黑人人口已从战前不足10%上涨至28.6%之多。
▲1950年-2016年,底特律人口流失了上百万
然而,面对日益增多的黑人,底特律的白人也十分不满,将其视作是一种威胁,不但拒绝出售住房给黑人,而且在就业上也存在歧视和阻挠,使得两大群体之间出现了对立情绪。而底特律市政府不仅没有采取措施预防,反而默认了“住房隔离”的合理存在。
▲底特律种族分布地图(2010)每点代表25人:白人(红),黑人(蓝)、亚裔(绿)、拉丁裔(橙)以及其他(黄)。黑人主要分布在底特律市中心
由于黑人在内城挤占了白人的生活空间,因此有能力的白人纷纷迁往郊区,使得底特律市政府对郊区学校的投资加大,而内城黑人子弟的学校则因教育投资减少而举步维艰。黑人受教育率的落后,使得他们无法胜任一些具备技术性的工作。
黑人生活环境的日益恶化,最终酿成了著名的“1967年底特律种族骚乱”。这场由底特律市警察突击检查酒吧而引起的暴力骚乱事件,前后持续了7天,共有43人死亡,数千人伤亡,财产损失不计其数。事后加速了底特律内城白人的出逃,导致底特律的税基进一步下降。
▲1967年底特律种族骚乱
单一的汽车制造业,作为底特律经济结构上存在的重大缺陷,导致企业大量流失。而黑人的涌入,则加快了白人的出逃,引起底特律税基减少。占据内城的黑人却因就业率低下,无法为底特律提供更多的纳税。底特律也因此无力负担更多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内城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差,而企业、白人却也因此加快了迁出速度,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
▲底特律收入分布图,内城人收入少,郊区人收入多
为了改变底特律的现状,底特律市政府也在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进行了一番大拆大建。为了引导向消费型城市转变,底特律还兴建了金融区和一批高档住宅区,同时还花巨资兴建了一条捷运系统。此外,各类体育馆和赌场的修建,也是政府重点的建设对象。
不过底特律市政府的努力,除了在赌场运营上面有所成效外,并没有从根本上挽回底特律衰落的颓势。底特律的人口仍然在不断减少,1980年尚有120万人口,到2015年已不足70万。
进入21世纪后,底特律的失业率、贫困率、犯罪率更是排在美国各大城市前列。财政赤字也越来越严重,到2013年时,底特律已举债185亿美元,根本无力偿还。2013年7月,底特律正式申请破产,成为美国史上最大的破产城市。
▲现在的底特律沿河风景
与底特律在战后局限于汽车制造业相比,战后的美国其他城市早已经开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实现了城市转型。原本是石油工业城市的休斯敦大力发展起航空航天产业,旧金山则依托硅谷大力发展电子科技产业。两城均成功避免成为第二个底特律。
▲美国城市的经济总量可视化地图,底特律已成为一座不起眼的城市
底特律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汽车制造业的繁荣,然而其衰退原因却也和汽车制造业紧密关联。底特律的汽车制造业衰落,引发了就业机会减少、人口流失、税基减少、财政收支失衡、基建弱化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底特律衰落的故事,也已成为教科书式的案例,现今的各国政府至今引以为戒。
长期作者|德克萨斯红狼
文史作家|近现代世界政治与历史研究方向
责任编辑|Thomas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生|环球情报员主编
—(全文完)—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1024/169624722146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