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祖卡火箭筒(巴祖卡)
“坦克杀手”!二战美军的“巴祖卡火箭筒”,是如何诞生的?
【军武次位面】作者:FriedrichLau
二战期间,坦克的大量使用对火力不足的轻装步兵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对付这种身披重甲火力强悍的钢铁猛兽,技术人员急需研制一种单兵破甲武器来武装步兵。而重型反坦克手榴弹就是在这一思路下率先诞生的一种有效的反坦克单兵武器。而虽然这种手榴弹可以对二战初期的坦克造成杀伤,但是其沉重的战斗部也极大地缩短了有效攻击距离。因此,如何提升单兵破甲武器的射程,同时保证射击精度,就成了这种单兵反坦克武器的下一个研制方向。而这样的思路随后便催生了本文的主角:巴祖卡火箭筒。
▲M1巴祖卡以及M6A1和M6A3火箭弹
1940年,美国陆军的爱德华-乌尔中尉提出了一个设想,希望为当时美军配备的M10反坦克手榴弹加装火箭推射器,同时使用他发明的火箭筒进行发射。在谈到这个设想的来由时,乌尔中尉表示,这是他在思考如何使射手免受火箭发射产生的烈焰灼伤的过程中,偶然借助一根和M10手榴弹口径相同的钢管而诞生的想法。
▲斯摩棱斯克伟大卫国战争博物馆内的苏军早期RPG-40反坦克手榴弹
随后,这种新式武器的原型设计工作很快在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协助下完成了,在测试过程中,其凭借出色的射击精度和射击距离很快令在场的高级军官印象深刻。而时任美械局总工程师的马库斯-巴恩斯少将则风趣地说:这款武器看起来真像鲍勃-伯恩斯(摇滚乐手)的巴祖卡乐器。
▲手持巴祖卡的美第80步兵师士兵
▲阿登战役期间的美第101空降师工兵
于是,“巴祖卡”(Bazooka)这个名称很快就成为了这种榴弹发射器的通用名称。其中,代号为M1和M1A1的巴祖卡全长4.5英尺,可有效击穿3英寸的装甲;代号为M9和M9A1的巴祖卡全长5英尺,可有效击穿5英寸的装甲,代号为M20和M65的巴祖卡可有效击穿11英寸的装甲。
▲几名美海军陆战队的士兵使用机枪,巴祖卡和沙袋堆起了一个简易安全哨,以应对敌军可能的装甲突击
1942年11月,M1型巴祖卡以及其配套的M6火箭弹在北非战场上被首次使用,但在战斗中并未发挥重要作用。这部分归咎于对士兵的培训严重不足,同时也是因为M6火箭弹的性能不太可靠。直到1943年5月,盟军还尚未收到明确的关于这款火箭弹的击毁报告,于是M1的改进版,发射M6A1的M1A1巴祖卡很快取代了前辈投入战场。
▲M6火箭弹
▲1944年,一名美军士兵用M9火箭筒瞄准德军的机枪阵地射击
很快,M1A1便取得了击毁4辆德国中型坦克和一辆虎式重型坦克的战果。但是这款武器在发射时产生的巨大尾焰往往会令射手瞬间暴露位置。1943年底,美军将M9和配套的M6A3火箭弹一起投入战场,但德军此时已经改良了装甲部队的装甲防护,通过加装裙边装甲的方式大大降低了巴祖卡的毁伤程度。
▲一辆装有装甲裙板的德军三号突击炮
随后,在对缴获的德军坦克杀手火箭筒进行分析后,美军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进,由此诞生了诸如M20超级巴祖卡等衍生型号,这种火箭筒由双人小组操作,最大射速可达6发/分,具备更高的射速和破甲能力。而这些火箭筒的研制还未完全结束,二战就已经完全结束了。
▲德军二战期间的单兵反坦克武器,铁拳(上)和坦克杀手(下)
▲M20超级巴祖卡
▲朝鲜战争期间的美国士兵
预算的急剧削减使得M20的大规模列装希望变得渺茫,而在随后的朝鲜战争中,美军仅装备了M9和M9A1,并被用来对付朝鲜人民军和志愿军装备的苏制坦克车辆。而越南战争的爆发则使得M20这样的设计彻底被更加有效的M67无后坐力炮和M72单兵火箭筒所取代。
▲M67无后坐力炮
▲20世纪60年代,在乔治亚州本宁堡进行的M72火箭筒测试
志愿军缴获火箭筒,却不会用,不愿请教美军:太没面子
浴血三八线183作者:莫孤烟
在扭转抗美援朝战局的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38军113师强行军14小时,攻击前进72.5公里,先敌5分钟穿插到位,在三所里、龙源里一线顽强阻击全力突围的美军第10军。
眼看覆灭在即,美军集中上百辆坦克向志愿军阵地发起突击。113师全师没有一具反坦克火箭筒,只能组织爆破小组,冒着密集火力使用集束手榴弹炸敌坦克。
抗美援朝初期,第一批入朝作战的志愿军部队,反坦克作战能力是一大短板,他们的反坦克武器主要是解放战争时期从蒋军中缴获的数量很少的57毫米、75毫米无坐力炮,6O毫米火箭筒等。无坐力炮只能配属到团以上,60毫米火箭筒也只有主要连队才能配发l具。因此,志愿军打坦克的武器只能是反坦克手榴弹、爆破筒、集束手榴弹和地雷。
手持反坦克手雷的志愿军战士
这种以血肉之躯对抗钢铁巨兽的战法效率很低,不仅接敌十分困难,而且就算付出巨大牺牲,把手榴弹送上去也只能炸断坦克履带。美军可以通过组织猛烈火力掩护,快速接换履带,继续投入战斗。
113师没有太多的反坦克手段,无法彻底制服对手,最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美军大量坦克从我阻击部队的阵地前逃走,实在可惜。
不过,在这次战斗中志愿军也有收获,那就是338团缴获了一些美军的90毫米火箭筒。团政委邢泽想让俘虏教大家使用方法,但有的战士感到让俘虏当教练太没面子。邢泽说:“老虎的本事是从猫那里学来的,可后来老虎成了兽中之王。”
大家觉得有道理,便找来美军的火箭筒手,通过翻译,从俘虏那里学会了火箭筒的操作方法和射击技术。
在这一时期的抗美援朝战场,美军已集结坦克1109辆,装甲车492辆,几乎每次作战都有坦克协同步兵行动。美军对志愿军一个团以下的防御阵地进攻时,通常使用10—50辆坦克。进攻时每公里正面的坦克密度达到67辆,防御时每公里正面有坦克8—16辆。
随着战争规模越来越大,如何有效对付美军坦克成了志愿军亟待解决的重大战术问题。离半岛最近的52兵工厂承担了研制反坦克火箭筒的任务。
该厂利用40军在坪洞战役中缴获的M20“超级巴祖卡”火箭筒做样板,在两个月的时间内仿制成功,定型为51式火箭筒。与之配套的我军第一代反坦克火箭弹——135型90毫米反坦克火箭破甲弹也在90天内试制成功了。这种火箭弹采用涡轮式火箭发动机,初速100米/秒,飞行时缓慢旋转以保持稳定,有效射程250米,破甲厚度100毫米,足以击穿当时敌坦克的任何部位。
巴祖卡火箭筒
自1951年秋天开始,51式90毫米火箭筒开始装备到志愿军的步兵连队,刚一服役就在粉碎美军的“坦克劈入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1951年9月末,美军牵头发动秋季攻势,集中美军第2师、坦克第72营、法军营以及韩军战车第31大队,共集结坦克百余辆、榴炮40余门,动用飞机30余架次,向文登里地区正在接替人民军防务的志愿军第68军204师防御阵地发起猛攻,妄图凭借绝对优势的兵力火力,一举突破文登里防线。
文登里地区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中间一条南北公路纵贯纵深。山谷最窄处不过几十米。这样的地形非常有利于反坦克作战。
在这一地区担负防御任务的志愿军68军204师610团将配属给他们的12门76.2毫米加农炮、4门山炮、27门无坐力炮、49具火箭筒编成反坦克大队,严阵以待。
抗美援朝战场上的51式反坦克火箭筒
10月1日,美军第2师的30余辆坦克引导步兵向610团发起攻击,10余辆M—46“巴顿”中型坦克成一路纵队,交替掩护,直插志愿军防御纵深阵地。
在美军投入半岛战场的各型坦克中,“巴顿”中型坦克的数量最多,性能也比较先进。这种坦克战斗全重41.7吨,装备1门90毫米火炮,1挺7.62毫米机枪,1挺12.7毫米高射机枪,最大时速48公里,其车前和炮塔的装甲厚度为101.6毫米。
M—46“巴顿”坦克
隐蔽在反坦克阵地上的火箭筒分队射手们都刚刚掌握了火箭筒射击技术,还没有与敌众交过手,一个个摩拳擦掌。
当美军坦克完全进入志愿军反坦克阵地后,反坦克大队长下令加农炮和山炮分队从正面对敌坦克实施直接瞄准射击,坚决堵住敌人。在正面打响的同时,隐蔽在公路两侧的火箭筒和无坐力炮分队迅速占领射击阵地,在距敌坦克50—100米的距离上突然向敌人开火,先后击毁击伤敌坦克3辆。
志愿军反坦克炮
几乎在同一时刻,反坦克歼击组以部分火力割裂跟随坦克冲击的敌步兵,以部分兵力掩护火器分队打击敌坦克,并以火力阻止敌坦克乘员抢修被击伤的坦克,部分兵力借助水沟、草丛、弹坑等有利地形,迅速从翼侧接近敌人,以手榴弹和炸药包炸其坦克,毁伤敌坦克2辆。
首战告捷,大大鼓舞了部队打坦克的信心。通过总结,大家认识到,射击的最佳距离是火箭筒在100米内开火、无坐力炮在10米内开火、手榴弹在10米内投掷。
经过4天战斗,美军“巴顿”坦克遭到痛击,不敢向志愿军防御阵地发起集群冲击,只好小心翼翼地对志愿军阵地实施逐段破坏,以求蚕食。
敌变我变。610团随即改变战法,将火箭筒、无坐力炮部署在防御阵地前沿,同时准确判断出美军坦克将要行进的道路,在路上设置了大量梅花形、三角形地雷区,结果至20日又炸毁敌坦克多辆。
被志愿军击毁的美军坦克
在这一持续多日的战斗中,610团共击毁美军坦克28辆、击伤8辆,彻底粉碎了美军的“坦克劈入战”,巩固了文登里地区的防御,并初步积累了使用51式火箭筒打坦克的经验。
在粉碎美军秋季攻势的作战中,志愿军使用51式90毫米火箭筒,一个月击毁美军坦克282辆,显示出优良的作战性能。后方兵工厂根据前方指战员的意见,对火箭筒进一步改良后开始大批量生产,至年底共生产了4800具,绝大多数被紧急送往志愿军一线部队,有效遏制了美军坦克的嚣张势头。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手撕虎式坦克的超级巴祖卡:曾被解放军称作火箭炮,打美军坦克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发明首屈一指的单兵反坦克利器——“巴祖卡”火箭筒。这种火箭筒成了全世界各种单兵火箭筒的鼻祖,从根本上改变了步兵反坦克战术,让步兵拥有了在近距离消灭坦克的手段。就是二战时期的黑科技大国德国也竞相仿制,美军巴祖卡也是德军铁拳火箭筒的师傅。
反坦克火箭筒是二战时期出名及常用的单兵反坦克武器,但真正到其家喻户晓的那一步,也是二战后期的事情了,类似于“巴祖卡”,德国人研制出了“铁拳”和“坦克杀手”,英国人研发了“皮阿特”,而苏联得益于《租借法案》,二战前中期使用的大都是美国援助“巴祖卡”。巴祖卡火箭筒采用空心装药的聚能破甲弹战斗部。爆炸时形成的高温高压,摧垮紫铜材质的金属罩,熔化为流体,以万米每秒的极高速度冲击目标,以此击穿装甲。这种设计依靠的是装药,而不依靠动能,所以对初速和飞行速度要求不高,适于用来作为步兵反坦克武器的战斗部。
二战前中期,美国坦克明显性能上弱于德国,即使美国于1941年才参战,但是美方早就比较过:M2和M3并没有抗衡德国的三号坦克的能力,除了加紧研发M4坦克外,一款具备反坦克能力的单兵武器,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之后两年“巴祖卡”正式闪亮登场后,德国坦克除了要将最坚硬的正面装甲对敌外,还要时刻小心,草丛里是否冷不丁地冒出一个盟军士兵,手持“要人命”的筒子。
“巴祖卡”原型最早能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美国的罗伯特戈达德博士根据美方要求研制一款单兵携带的火箭武器,由于一战坦克并没有大规模普及,所以这种单兵火箭武器设计装填榴弹,主要目的是对敌方步兵发动袭击。1918年11月6日,一战结束前这款武器才在美国马里兰州的阿伯丁武器测试场进行最初阶段的测试,受到战争结束的影响,美方很快就不再考虑继续研制生产这款昂贵且无用的单兵“玩具”,这种类似的武器:“巴祖卡”反坦克火箭筒直到1940年前后,才被美方重新拾上台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到中期后,德国和苏联之间的战役也进入到白热化,迫于德事实力过于庞大的威慑,斯大林要求英美尽快开辟第二战场。所以1941年盟军发动对法属北非的火炬行动登陆作战,1942年11月,盟军对北非维希法国所控制的地区发动猛烈进攻,其主要目的就是控制中东地区至海权,进而在欧洲南部发动登陆攻势。
维希政府所获得来自德国的支援并不多,但考虑到维希法国和英美联军之间兵力差距并不大,所以维希政府也就没当一回事,德国也仅支援了一些装甲力量。然而就在这次对发束北非发动进攻之时,维希法国的坦克却受到了来自步兵的猛烈打击,根据幸存者介绍,盟军通过一款“像长喇叭”一样的武器发射出来导弹,击毁了坦克,这也让德国人对这款盟军“新武器”大感兴趣,在俘虏了盟国一些士兵后,德国人有幸见到了这款新式反坦克武器:巴祖卡火箭筒。于是参考研制了铁拳系列反坦克火箭筒,得到了大量的生产,最高月产量超过20万枚。其中1944年夏天开始生产的铁拳60火箭筒,射程60米,破甲深度超过200毫米,足以摧毁敌军的重型坦克,成为德军最普遍使用的一个单兵反坦克武器型号。
早期“巴祖卡”发射破甲弹,能击穿100毫米的坦克均质装甲(实战中约75毫米),在后续版本的“巴祖卡”解决了点火系统等的可靠性问题后,这款武器射程已经接近150米,并且可以在没有穿深衰减的情况下击穿130毫米的装甲。巴祖卡的重量仅有6公斤,最远射程可以达到400米,实际的有效射程一般是100米左右。可以击穿当时大部分坦克的装甲。实战中,美军士兵对巴祖卡非常喜爱。到二战结束时,各型巴祖卡的总产量为47万具。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还用于战场。
二战后的RPG系列和M/68及后续型,见到“巴祖卡”都得称呼一声“开派祖师”。
解放军曾拥有过一些美制巴祖卡反坦克火箭,主要是战场缴获和仿制装备,多数是M9和M20型。在解放战争和建国初,解放军将其称为“火箭炮”。这个称呼曾经误导了许多军史研究者,以至于很多军史专家都以为那时间解放军就已经装备了苏制喀秋莎火箭炮。
在1948年8月,辽沈战役前,东北野战军共拥有12个步兵纵队(相当于军),装备了美制巴祖卡火箭炮253门,其中三纵最多,有42门。到了辽沈战役结束后,东北野战军又缴获了288门巴祖卡,到了百万东北野战军出关战平津的时候,每个纵队的炮兵团,平均装备了40门巴祖卡。
这并不多,也就是一个军只装备40具巴祖卡反坦克火箭弹。而那时候美军的步兵师共装备557具巴祖卡,每个步兵团装备112具,每个营29具,每个连5具。
由于巴祖卡火箭筒性能良好,威力大,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初期大量使用,当时新中国还紧急仿制了一批巴祖卡火箭筒支援前线,国产巴祖卡的型号为51式90毫米火箭筒,准确的说,51式是以日本战败后遗留在南满陆军兵工厂(此时叫90厂,被我军接收)的四式70毫米火箭筒为基础研制,部分参考了超级巴祖卡发射筒的结构。到1951年末,51式火箭筒就生产了4800多具。
抗美援朝战争以后,我国仿制了苏式RPG-2火箭筒,命名为56式40毫米火箭筒,取代了美式巴祖卡,成为我军步兵连的主要攻坚武器,到后来又有了以RPG-7为基础研制的69式40毫米火箭筒,到了新世纪,基层部队的轻型反坦克武器有十几种,而且平时打的也多。例如军报报道,2017年南京炮兵学院的毕业学员演练,一次就发射各型反坦克火箭弹、反坦克导弹2000多发。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1021/169624378528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