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是什么意思(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时间:2023-10-12 07:44:55 来源:互联网 编辑:孤僻成性

《孙子兵法》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为什么百战百胜并不好?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分享这本史上第一兵书:《孙子兵法》,今天我们分享第三篇:谋攻篇。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02

“谋攻篇”可能是《孙子兵法》中被人引用最多的,比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都是出自“谋攻篇”。

孙子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善中之善者”,而“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这是战争的最高境界,打仗不是最终的目的,发动战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安国、保民。但不论什么形式的战争都必然以牺牲财物和付出生命为代价,所以孙子说,即便你百战百胜,其实并不是最好的,而最好是不战而胜。

历代战争中许多谋臣良将,都是将主要的心力放在战场之外,主张以谋略取胜,以武力威胁与政策攻心相结合,或施之以恩惠,或晓之以大义,或说以利害,或以敌制敌,或大张声威,或大军压境,或断其归路,或绝其粮草,这些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光辉战例。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统率大军攻击刘备所布设在汉水的营寨。刘备手下将领赵云领兵退守汉水西岸,与曹军对峙扎营,两军相距很近,军师诸葛亮见汉水上游有一片土山,可以埋伏千余人,便令赵云带兵到山上埋伏,听令擂鼓放炮,但不许出战。当夜,诸葛亮见曹营灯熄,立即燃放号炮。赵云即令部众在山上擂鼓、放炮。曹军以为敌军前来劫寨,急忙披挂出阵,却不见人马踪迹。曹军回营休息不久,又听炮声连天,鼓角齐鸣,杀声震天,曹兵彻夜不安。一连三夜如此,曹操惊疑不定,只好拔寨退兵30里。诸葛亮面临大敌,不向曹军发一兵一卒,采取扰敌、惑敌、疲敌之计,让曹操退兵30里,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经典案例。

02

那怎样才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呢?

孙子认为上策是“伐谋”,其次是“伐交”,再次是“伐兵”,即主张通过政治攻势、外交手段和武装力量来征服敌人,通过政治手段让敌人屈服是最好的选择,通过武力来让敌人屈服是最差的选择,甚至可以说是不得已的选择。还是之前提到的,“兵者,国之大事也”,战争是劳民伤财的事情,所以如果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对自己来说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胜利的方式。

在“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这点做的好的历代帝王很多,比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打下了明朝江山后,并没有选择像汉武大帝一样南征北战,而是依据当时国家的实际情况,对周边国家制定了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他主张:敌不扰我,我不侵敌。不仅如此,他还积极主动地着手恢复同周边诸国的友好关系,往周边各国派出外交使节,甚至还想办法与地中海沿岸的国家取得联系。

明太祖:朱元璋

由于朱元璋积极主动地开展了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当时明朝的对外关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不少国家前来通好,贡献宝物,而在这一系列外交活动中,大明王朝始终以“宗主国”自居,而视周围的邻国为附属国,其中一些国家还向明朝称臣朝贡。同时,不少国家也派子弟到明朝求学,他们对于中外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大明王朝在这些对外交往中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开国皇帝之一,他出身低微,但却懂得“马上打天下,下马治天下”的道理。他在建立了统一的大明王朝之后,没有像秦始皇那样不知满足地穷兵黩武,而是运用一些外交策略使周边国家臣服,却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03不战而屈人之兵当然是最好,但如果真的要兵戎相见呢?什么才是最好的结果呢?

孙子说“全国”“全军”“全旅”“全卒”“全伍”地强迫敌人屈服投降是最理想的作战方案,“破国”“破军”“破旅”“破卒”“破伍”地用武力击破敌人则次一等,是“非善之善者”。这里的“全国”意思是让敌人举国降服的,而“全军”则表示让敌人全军降服。如果攻破敌国,并且击溃敌军并不是最好的,道理很简单,因为你获得的是一个残缺的胜利品,而且自己也必然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那怎么才能保证“全国”、“全军”让敌人完全降服,或者说获得最大程度的胜利呢?

这里孙子提出了“知己知彼”的重要战略思想,认为谋略必须建立在了解敌我双方情况的基础上。同时也提出了“以多胜少”、“以强胜弱”的重要战略思想。在与敌人作战斗争时,如果敌强我弱,应该集中优势兵力战胜敌人,做到“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即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敌人,有一倍于敌的兵力就设法分散敌人,和敌人的兵力相等就要善于战胜敌人,比敌人的兵力少就要善于退却,战斗力不如敌人时就要避免与敌人作战,不能强拼硬打。

这里体现了“以多胜少”的策略,而且这个多并不是多一点点,孙子认为十倍于别人的兵力或者说力量,才建议围而不攻,如果是五倍的兵力才可以攻打。可以看出孙子兵法其实是一种非常谨慎的战略思想,一点都不激进。

04

孙子还列出了五种取得胜利的方法: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当然这五种方法都是建立在“知己”的基础上。比如: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打或不可以打的,能够胜利;了解兵多和兵少的不同作战方法的,能够胜利;全军上下同心同德的,能够胜利;对敌来犯早有准备的,能够胜利;将帅有才能而国君不加掣肘的,能够胜利。这就就是预知胜利的五种方法。

孙子说: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如果你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每次作战都不会有危险,可以做到百战百胜;不了解敌人的情况,只了解自己的情况,那么,会胜负各半;既不了解敌人的情况,又不了解自己的情况,那么,每次用兵都必定失败。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小播读书”或分享给您的朋友,谢谢。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读《孙子兵法》心得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共六千零五十五字(版本不同,略有差异),一共十三篇。作者为孙武。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对于军事、政治、经济以及个人成长和家庭生活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下面我谈一点读书心得。

一个有才能且爱国的军事将领的独立处置权直接关系到一场战争的胜败,甚至一个国家的存亡。

关于这一点孙武在其仅有六千字的兵法中占用大量篇幅不厌其烦,反复论证。显然极端重要。比如他在谋攻篇利用整段阐述: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在接下来谈到的五种知胜之道中明确提到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在后面的九变篇中再次谈到国君不要干预将领:

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将领远征在外可以应激作战,(胜败乃一瞬间之事,战机不可失)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如再请命,怕是贻误战机)。还有一层意思是,将士在外随机应战,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遵守君王的命令。

下面就一具体历史事例谈谈以加深对此观点的理解认同。

李牧将兵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

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一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上面这个事例极其生动而又不可辩驳的说明了孙武的观点,国君干预则败,国君放权则胜。该事例是我国历史上首次主要以步兵团战胜大规模匈奴骑兵团的经典战例,极大地影响了历史进程。可惜在后来的赵国存亡保卫战中李牧再次受到赵王猜忌加之秦国离间,派赵葱代李牧,李牧坚决不从,赵王暗中布置圈套将其斩杀,一代名将就这样死在自己人手里,令人扼腕叹息,三个月后赵国灭亡,真可谓李牧死,赵国亡。可见君臣同心,充分放权,战无不胜,一旦有裂痕,不仅影响个人命运,还会给国家带来灭顶之灾。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1012/169624482834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