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符现在指的是什么(桃符)

时间:2023-10-11 23:00:50 来源:网友整理 编辑:一夜奈良山

接虎福,正贴?倒贴?正确打开方式看这里

年关将至 年味渐浓

为了喜迎春节

各家各户都开始做起准备

置办年货、打扫房屋......

自然也少不了贴福字、贴春联

但你知道吗?

贴福字和春联可是大有讲究的

福字应该正着贴还是倒着贴?

春联到底左边是上联

还是右边是上联?

快来一起康康↓

可别再贴错了!

福字从何而来?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句诗中说的“桃符”

便是福字、春联等的前身

什么是“桃符”呢?

这可以追溯到《山海经》

从前有座山 山上有棵大桃树

树的东北枝就是鬼门关

黄帝依此创造了驱鬼习俗

——立“大桃人”——

门口立桃人的习俗

至少在汉代就已经形成

但由于桃人制作繁琐

汉代以后逐渐简化成“桃符”

即在桃木板上写文字或画神像

挂在门口左右两侧

用来驱邪祈福

唐宋时期

人们开始用红纸制作桃符

宋代《梦梁录》中

就有“画桃符”“迎春牌”的记载

宋代《玉堂杂记》中

更记录了“春牌”的文字内容

即“福禄寿”“一财二喜”等字

不知你有没有想过

表达喜庆、吉祥、美好寓意的字有很多

为什么选择了贴“福”字呢?

“福”字的文化内涵

“福”,在甲骨文中是人类祭祀活动的写照。《周礼》中,有“凡祭祀之致福者”的描述。

随着时代演变,“福”演化成“幸福”的意思。《礼记》中有“福者,备也”的说法,意思是“福”是事事顺利。韩非子认为“全寿富贵谓之福”,我们常说的“五福临门”在《尚书》中也有记载,健康长寿、事业有成、生活富裕、人丁兴旺、社会安定......都包括在“五福”当中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

福字到底应该怎么贴?

很多人贴福字

都是把“福”倒过来贴

寓意“福倒(到)了”

其实不然!

家中的大门一定要正贴福字

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纳福之意

而且大门是庄重和恭敬的地方

讲究对称、方正

如果大门上倒贴福字

则预示着“福到了门口却没有进家”

而屋里的柜子、垃圾桶、水缸上

则可以倒着贴福字

这是为了避讳倒水和倒垃圾时

把家里的福气倒走

说完福字,我们再来看看春联

春联在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

上文我们提到了“桃符”

汉代以后

在桃木板上写上门神的名字

挂在门口左右两侧

这种桃符便是春联最早的雏形

真正意义上

历史上第一副春联诞生于何时?

五代时期,有一年春节,后蜀皇帝孟昶让学士撰写一些诗句写到桃符上。但他对学士的创作并不满意,于是自己写下了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历史上已知最早的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原本并没有什么新意,但这幅春联的出名,是因为它很快就一语成谶,做了个“神预言”!

如何正确贴春联呢?

春联的正确贴法

要看横批的书写,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就应该贴在右边,反之上联则贴在左边。通过平仄判断上、下联之后,将上联贴在横批字一方。

如:横批为“风调雨顺”(左起),上联就应贴在左边;横批为“门临福五”(右起),上联就要贴在右边。

不仅贴春联讲究

写春联的大红纸也大有讲究!

春联红纸

红色在中国象征着吉祥,春联成为民间最流行的风俗之一,有个相当重要的条件,就是一定要写在红纸上。

山东高密市夏庄东李村,每年要生产5000吨的大红纸春联。传统“高密大红纸”的制作,要选用上等白纸,再用矿物质调配出颜料。精妙的手法,是保证上色均匀的关键。

喜迎福虎

万事如意

武汉广播电视台出品

来源: 武汉广播电视台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闲行坊曲看春联,暗露婵娟屈戍边。

小户岂曾窥邸报,也随人写太平年。

——明·王彦泓《竹枝词》

春联,是春天的请柬,是春节特有的古老文化符号。穿行在大街小巷拜年,欣赏着家家门上一副副墨香淡淡的红彤彤春联,寒意尚浓的节日,便暖意融融、红红火火了。

“两姊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脸是红光,年年报吉祥。”这则谜语的谜底是“春联”。春联亦名“对子”,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贴春联的习俗起源于五代时期。据传五代后蜀国君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让一个叫辛寅逊的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说这就是我国最早的春联。贴春联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清代《燕京时岁记》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但是也有人说发现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里唐人刘丘子撰写的“三阳始布,四序初开”;应该是最早的春联。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只能屈居第二。

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现。”明代“桃符”改称“春联”。因明清两朝对联受到皇帝的青睐与喜爱,故而过年贴春联的习俗得以普及推广。

素手裁红纸,凝神写妙联。

墨香生陋室,清趣入新年。

——当代女诗人顾敏燕《写春联》

新春佳节,千门万户张贴醒目的红春联,不仅给节日增添喜庆气氛,还颇具文化韵味,一派春意盎然。儿时,普遍都是手写的春联,墨迹如龙,风格迥异,各有千秋,寓意美好。

岁底桃符换,家家为写真。

侯疑封户牖,荣比上麒麟。

共许千金面,同为一代人。

葫芦依样画,祇惜傍风尘。

——清·岳钟琪《和玉千山人咏门神韵》

记不清从哪年开始,家中就不再是写春联而是联过年了。虽然门上依然是红彤彤的,但总感觉少了那世代传袭书写春联的墨香气。

楚天遥阔。亲署重重驿。

应说小儿痴绝,久不见、斑衣曳。

还将墨汁。自写春联帖。

并书小字悬门,道以宁、谨谢客。

——明·王彦泓《霜天晓角》

我们村里的春联大多是由三爷爷来写。三爷爷生活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家里穷,没上过一天学。幸运的是他小时与一教书先生为邻,经常帮老先生担水拾柴禾,老先生喜欢他实在,冬闲时就教他识字。他还读完了教书先生的藏书。虽说没有进过学校,却是读书人。

春节老先生写对联,三爷爷就给老先生抻对子。他聪明好学,把老先生那手古朴大气的颜字和刚劲有力、飘洒流畅的行书字,学到了手,还能出口成联。据说,有一次他摹写了先生的一副喜联“双飞都是关雎鸟,并蒂常开连理枝”;连先生都没有分清楚那副是自己写的。

老先生还把那快如流水的珠算手法也传给了三爷爷,因而三爷爷后来长年在生产队当会计。年年春节,三爷爷给村里人写对子,再忙再累也绝不推诿。本村的对联他写,外村的人托亲戚告朋友也求他写。写春联是三爷爷一年当中最忙的时候。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宋·陆游《除夜雪》

三爷爷的“工作室”是生产队的记工分的地方,一般都从腊月十六开笔,一直忙到大年三十贴对联。

三爷爷写对联有几点给我印象最深:他裁红纸从不用刀,而是用自己削制的薄薄竹篾片,他告诉我,刀太锋利,容易裁斜;写对联前,墨汁里要掺上猪的胆汁,这样写的字乌黑透亮,村里杀年猪的人家都会把猪的苦胆送来。

三爷爷写对联,我给三爷爷研磨、抻对联。我首先将砚台温得润润的,然后持了墨块,加点温水细细地、均匀地、顺一个方向慢慢研磨。准备停当,三爷叉开双腿,弓着腰,挽起袖子,露出结实的前臂,笔头轻搅,饱润的笔墨落到红纸上,悬腕走笔,臂带腕,腕带指,时而轻,时而重,时而缓,时而急,在纸上纵横驰骋。写到激动处,笔走龙蛇,起承转合。不觉间,墨气淋漓,真可谓满纸烟霞。半天下来,地上都是红彤彤的春联,犹如铺了红地毯,赏心悦目。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清·孔尚任《甲午元旦》

三爷爷说写春联有一个雅称叫“挥春”。一个“挥”字,道出浓浓的年味。三爷爷写的春联内容也是文采飞扬,情趣盎然。

如“春种满田碧玉,秋收遍地黄金”;“春入春天春不老,福临福地福无疆”;“绿柳报春透吉日富岁,瑞雪告喜兆佳季丰年”。“爆竹两三声,人间易岁;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

当然三爷爷还会为熟悉的亲朋好友“特别定制”春联内容。三爷爷的儿伴是村里的护林员,写给他家的春联是“瑞气满神州,青山不老;春风拂大地,绿水长流”;村里老裁缝家的对联为“一剪喜成千户愿,寸尺巧量万人心”;给当民办教师的侄子写的是“三分薄田一度春风一度雨,宅无他物半藏农具半藏书”;他的邻居过年赘娶女婿,对联是“婿作子子作婿两全其美,女为媳媳为女一举双得”。

读过这些境界与品味与众不同的春联,村里父老无不称赞。有一年是农历虎年,三爷爷集了的诗句为联:“独有英雄驱虎豹,敢教日月换新天”。县里一位干部带剧团到村里演出,见了此联,赞不绝口。当年三爷爷为鼓励我认真读书,给我写了一副联语:“若不撇去即为苦,各自捺住终成名”;可惜的是后来弄丢了。

十二月来生意含。无边花木待春三。

新年有象桃符换,天地多情柳色酣。

——清·顾太清《柳枝词》

春联,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流淌着我们民族灵魂和根基的血脉。真可谓:“两句包容天地,一联担尽古今”。在春联里寻觅吧:这儿有笔底风雷的古老中华文化,有纸上烟云的唐诗宋词雅趣,还有那挥之不去的浓浓厚重乡愁……

-作者-

朱少华,莒南县人,中学高级教师。喜欢写作。教学论文、散文随笔、诗歌、剪纸等作品,散见多家报刊及网络平台。在征文及网络文学作品大赛中多次获奖。

桃符驱邪的由来

桃符,在民间为避邪而插在门上的桃枝。

如今太行山一带老百姓仍习惯在过年时或端午节时把桃枝和艾叶插在门上。有人得了癔症,民间的法师也用桃枝打邪。那么,桃符是如何来的呢?

古代挂在大门上的两块画着 神荼 、 郁垒 二神的桃木板,以为能压邪。后人往往把春联贴在桃符上,于是后人以\"桃符\"借指\"春联\",\"挥春\"。提起王安石的《元日》诗歌,可谓脍炙人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人描绘了春风融融,春日曈曈,千家万户喜迎春节而竞相燃放鞭炮,家人团聚,喜饮屠苏酒,将门板上的旧桃符换成新桃符的喜庆祥和景象。

而《山海经》这样说:东海度塑山有大桃树,其卑枝向东北,曰鬼门,万鬼出入也。有二神曰神荼、郁垒,主阅领众鬼害人者,黄帝法而象之,立桃板于门上画二神以御凶鬼,故今桃符书二神字,桃符驱鬼,发展成避邪。由桃符发展成桃枝。

话说多年以前,太行山上有上百只鬼出没,而且还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在外面作恶的鬼都要赶回鬼城。神荼、郁垒两兄弟神通广大,善于降鬼。他们严格限制鬼的活动,每年岁尾站在一株大树下检阅百鬼,见有害人的凶鬼,就用一种特殊的、无法挣脱的\"芒苇绳\"将它捆起来,让专吃恶鬼的神虎充饥,为民除害。但是神荼和郁垒的能力是有限的,不能尽除天下恶鬼。也不能保证每家每户的平安。于是黄帝向全国宣布了一道命令,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用桃梗刻制神荼、郁垒像,除夕那天悬挂门前。以压邪祛鬼,这就是最初的桃符 。

后蜀皇帝孟昶命令一位学士在自己寝室门上的桃符板上题字,学士不敢怠慢,不一刻便题写完毕,孟昶阅览,不满意,于是亲自下笔题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一句倒也对仗工整,平仄谐和。孟昶的这一笔是历史记载中最早最规范的对联,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从此之后,桃符上除了辟邪之语外,还可以写上迎春纳余的吉祥祝福。

此后桃符春联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开始流行于世。

春联

桃木符

桃符

古诗里的元旦

作者:董 宁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钩帘欲连新巢燕,涤砚还疏旧着书。旋了比邻鸡黍局,并无尘事到吾庐。”清代文人钱谦益的《丁卯元日》,笔触恬适,新年喜乐,对新生活充满无限向往和期待。“钩帘欲连新巢燕”,一句清新自然的诗句,打开了新年的门楣和清爽,读来颇是闲适和悦心。

南宋陆游《已酉元旦》:“夜雨解残雪,朝阳开积阴,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陆游的这首经典古诗,赞美了自然的晴美与恬淡,描写了在一片美好中,把酒写春联、辞旧迎新的节日氛围和快乐。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犹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唐时孟浩然的《回家元日》,抒写了诗人回家劳作的欢乐与和美,表达了诗人远离官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心怀。一首《回家元日》诗,饱含深情地道出了诗人孟浩然豁达的人生观,新年里细细领悟,颇受启迪和获益。

宋代宋伯仁诗《岁旦》云:“居间无贺客,早起只如常。桃版随人换,梅花隔岁香。春风回笑语,云气卜丰穰。柏酒何劳劝,心平寿自长。”最爱这首《岁旦》诗,它会让人在新年里悠闲自在,又知足常乐,读着读着便沉醉其中。诗人还告诉我们,春天来了,只要快乐达观,常怀一颗平常心,沉静地去面对生活,定会健康安逸。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明朝陈献章的《元旦试笔》,是一幅欢庆佳节的乐岁图。新年到了,邻家畅饮,幼子欢歌,美丽的春天即将新枝初绽,晚风中从远处传来清亮的笛声,好一个如画的光景。

“玉座临新岁,朝盈万国人。火连双阙晓,仗列五门春。瑞雪销鸳瓦,祥光在日轮。天颜不敢视,称贺拜空频。”唐代厉元的这首《元日观潮》,读来像是一幅隆重典雅的贺年图。而在唐代成文斡的《元旦》中,则是新年里老幼同乐的盛景——“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当然,北宋王安石的名篇《元日》已把所有的热闹写尽,“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董 宁)

来源: 海南日报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闲行坊曲看春联,暗露婵娟屈戍边。

小户岂曾窥邸报,也随人写太平年。

——明·王彦泓《竹枝词》

春联,是春天的请柬,是春节特有的古老文化符号。穿行在大街小巷拜年,欣赏着家家门上一副副墨香淡淡的红彤彤春联,寒意尚浓的节日,便暖意融融、红红火火了。

“两姊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脸是红光,年年报吉祥。”这则谜语的谜底是“春联”。春联亦名“对子”,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贴春联的习俗起源于五代时期。据传五代后蜀国君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让一个叫辛寅逊的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说这就是我国最早的春联。贴春联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清代《燕京时岁记》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但是也有人说发现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里唐人刘丘子撰写的“三阳始布,四序初开”;应该是最早的春联。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只能屈居第二。

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现。”明代“桃符”改称“春联”。因明清两朝对联受到皇帝的青睐与喜爱,故而过年贴春联的习俗得以普及推广。

素手裁红纸,凝神写妙联。

墨香生陋室,清趣入新年。

——当代女诗人顾敏燕《写春联》

新春佳节,千门万户张贴醒目的红春联,不仅给节日增添喜庆气氛,还颇具文化韵味,一派春意盎然。儿时,普遍都是手写的春联,墨迹如龙,风格迥异,各有千秋,寓意美好。

岁底桃符换,家家为写真。

侯疑封户牖,荣比上麒麟。

共许千金面,同为一代人。

葫芦依样画,祇惜傍风尘。

——清·岳钟琪《和玉千山人咏门神韵》

记不清从哪年开始,家中就不再是写春联而是联过年了。虽然门上依然是红彤彤的,但总感觉少了那世代传袭书写春联的墨香气。

楚天遥阔。亲署重重驿。

应说小儿痴绝,久不见、斑衣曳。

还将墨汁。自写春联帖。

并书小字悬门,道以宁、谨谢客。

——明·王彦泓《霜天晓角》

我们村里的春联大多是由三爷爷来写。三爷爷生活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家里穷,没上过一天学。幸运的是他小时与一教书先生为邻,经常帮老先生担水拾柴禾,老先生喜欢他实在,冬闲时就教他识字。他还读完了教书先生的藏书。虽说没有进过学校,却是读书人。

春节老先生写对联,三爷爷就给老先生抻对子。他聪明好学,把老先生那手古朴大气的颜字和刚劲有力、飘洒流畅的行书字,学到了手,还能出口成联。据说,有一次他摹写了先生的一副喜联“双飞都是关雎鸟,并蒂常开连理枝”;连先生都没有分清楚那副是自己写的。

老先生还把那快如流水的珠算手法也传给了三爷爷,因而三爷爷后来长年在生产队当会计。年年春节,三爷爷给村里人写对子,再忙再累也绝不推诿。本村的对联他写,外村的人托亲戚告朋友也求他写。写春联是三爷爷一年当中最忙的时候。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宋·陆游《除夜雪》

三爷爷的“工作室”是生产队的记工分的地方,一般都从腊月十六开笔,一直忙到大年三十贴对联。

三爷爷写对联有几点给我印象最深:他裁红纸从不用刀,而是用自己削制的薄薄竹篾片,他告诉我,刀太锋利,容易裁斜;写对联前,墨汁里要掺上猪的胆汁,这样写的字乌黑透亮,村里杀年猪的人家都会把猪的苦胆送来。

三爷爷写对联,我给三爷爷研磨、抻对联。我首先将砚台温得润润的,然后持了墨块,加点温水细细地、均匀地、顺一个方向慢慢研磨。准备停当,三爷叉开双腿,弓着腰,挽起袖子,露出结实的前臂,笔头轻搅,饱润的笔墨落到红纸上,悬腕走笔,臂带腕,腕带指,时而轻,时而重,时而缓,时而急,在纸上纵横驰骋。写到激动处,笔走龙蛇,起承转合。不觉间,墨气淋漓,真可谓满纸烟霞。半天下来,地上都是红彤彤的春联,犹如铺了红地毯,赏心悦目。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清·孔尚任《甲午元旦》

三爷爷说写春联有一个雅称叫“挥春”。一个“挥”字,道出浓浓的年味。三爷爷写的春联内容也是文采飞扬,情趣盎然。

如“春种满田碧玉,秋收遍地黄金”;“春入春天春不老,福临福地福无疆”;“绿柳报春透吉日富岁,瑞雪告喜兆佳季丰年”。“爆竹两三声,人间易岁;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

当然三爷爷还会为熟悉的亲朋好友“特别定制”春联内容。三爷爷的儿伴是村里的护林员,写给他家的春联是“瑞气满神州,青山不老;春风拂大地,绿水长流”;村里老裁缝家的对联为“一剪喜成千户愿,寸尺巧量万人心”;给当民办教师的侄子写的是“三分薄田一度春风一度雨,宅无他物半藏农具半藏书”;他的邻居过年赘娶女婿,对联是“婿作子子作婿两全其美,女为媳媳为女一举双得”。

读过这些境界与品味与众不同的春联,村里父老无不称赞。有一年是农历虎年,三爷爷集了的诗句为联:“独有英雄驱虎豹,敢教日月换新天”。县里一位干部带剧团到村里演出,见了此联,赞不绝口。当年三爷爷为鼓励我认真读书,给我写了一副联语:“若不撇去即为苦,各自捺住终成名”;可惜的是后来弄丢了。

十二月来生意含。无边花木待春三。

新年有象桃符换,天地多情柳色酣。

——清·顾太清《柳枝词》

春联,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流淌着我们民族灵魂和根基的血脉。真可谓:“两句包容天地,一联担尽古今”。在春联里寻觅吧:这儿有笔底风雷的古老中华文化,有纸上烟云的唐诗宋词雅趣,还有那挥之不去的浓浓厚重乡愁……

-作者-

朱少华,莒南县人,中学高级教师。喜欢写作。教学论文、散文随笔、诗歌、剪纸等作品,散见多家报刊及网络平台。在征文及网络文学作品大赛中多次获奖。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1011/1696261813122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