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斯克在哪(诺斯克)

时间:2023-10-02 06:33:10 来源:网友上传 编辑:流水随风

我见过真正厉害的人,都有一点“幼稚”

十年前和自己一起冒傻气的朋友,变成了笑容“和蔼”的已婚人士。

再想想父母,他们在我这个年纪,我已经在玩泥巴了。

而我,未婚,脑子里最重要的事情,仍然是“明天中午吃什么”。

我感觉自己还是个孩子,或者说,还没有准备好做一个成年人。

我和朋友聊起“无法将自己代入成年人的角色”这件事。

很多未婚的人深有同感。

来源:全景视觉

今天就来聊聊,为什么我们会感觉自己“至死是少年”?

无法成为成年人,是件坏事吗?

延长的青春从现实中获得“缓刑”

我真的不知道成为一个“成年人”该是什么样。

其实不止是我和朋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弗吉尼亚大学的妮可·林德纳(Nicole Lindner)和诺斯克研究发现:

25岁后,我们的主观年龄会越来越年轻;

30岁,约70%的人觉得自己比实际年龄年轻。

是什么在促使我们延长自己的青春期?

放眼四周,几乎所有人在告诉我们:

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事。

你要竞争。

你要不断向前。

我们像不停旋转的陀螺,被“社会时钟”无情抽打。

来源:全景视觉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

社会真的太急了。

一旦脱轨,一旦停歇,就会被社会淘汰。

在婚恋市场,30岁处于鄙视链最底层——

“太老了”。

在职场,35岁沦为被淘汰的“残次品”——

“没用了”。

于是,害怕被淘汰的我们受困于焦虑中:

患得患失,自我怀疑。

卷不动,又躺不平。

延长青春期的背后,其实是一个人想从现实生活中获得“缓刑”。

也就是说,被社会定时的我们,主动选择按下“社会时钟”的暂停键。

来源:全景视觉

实际上,这个现象是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心理社会性延缓”。

很多人选择调慢自我的时间节奏,延长自我探索的个人时间。

从而不被“社会时钟”牵着鼻子走,审视自己真正是谁。

有人疲于996的大厂生活,30岁裸辞,去寺庙当义工;

有人挣脱一地鸡毛的婚姻,45岁离婚,苦读备考大学;

有人和抑郁症缠斗7年,25岁重新高考,追逐电影梦。

他们打碎社会时钟,选择为自己而活。

心理学家格拉宁曾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如果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

那么生活会变得多么美好!

因为我们的能力比自己感觉到的大得多。”

来源:全景视觉

我们不必着急成年

一项研究发现,主观年龄更年轻的人,会更积极地想象自己的未来状态。

比如,“我虽然65岁,但我觉得自己还是40岁,照样可以环游世界”。

更年轻的主观年龄,可以让我们对自己的未来保持乐观。

摩西奶奶的故事,曾感动很多人。

她本是一名普通农妇。

75岁才开始学绘画。

80岁,她在纽约举办个人首次画展,引发全球轰动。

她活了101岁,在最后25年的艺术生涯中留下1600多幅作品。

她说:

“对一个真正有追求的人来说,

生命的每个时期都是年轻的、及时的。”

我们真的不必着急“成年”。

这是一种基于“延迟满足”的未来观。

是一种“为自己而活”的时间自主性掌控。

“永远年轻”,并不意味我们僵化在一种永远不成熟的状态。

而是,获得更丰富的人生经验,但并不以消耗活力为代价。

如何保持元气满满

年轻,其实是一种心态——

在这种心态下,即使生活不如意,也不至于一下就跌落到绝望中。

希望以下3个小建议能为你带来满满的元气。

1.用“玩”的心态对待生活

很多人认为去玩、去休息,是一件可耻的事。

因为他们认为一个积极的人,必须要不断进步,停下来就是在浪费时间。

然而,越来越多研究表明,“玩”对于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至关重要。

2013年一项研究发现,和不那么“会玩”的成年人相比,

“会玩”的成年人更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并且生活方式更积极。

一个人“会玩”,意味着掌握了与世界愉快相处的方式。

因为“玩”能让我们暂时忘却纷扰,稍微喘口气,为疲乏的内心找到充电的空间。

但在忙碌的现代社会,如何腾出时间来玩耍?

这3个小技巧,或许能让你拥抱生活中有趣的一面。

来源:全景视觉

1)找到你的游戏人格,做让你快乐的事

就像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指纹,“玩”其实是一件极其私人且个性化的事情。

做什么事能感到快乐,完全因人而异。

所以,你需要了解自己喜欢什么类型的游戏。

你可以回忆一下,自己小时候是怎么玩的?

是喜欢打篮球,还是喜欢玩大富翁之类的棋盘游戏?

还是更喜欢看书或者玩洋娃娃?

美国游戏研究所创始人斯图尔特·布朗博士提出了8种“游戏人格”,也可以帮助你找到适合自己的游戏类型。

①收藏家

喜欢收集,比如收集某泡玛特或邮票。

②竞争者

喜欢玩有特定规则的游戏,比如足球。

③创造者或艺术家

喜欢在创造中找到乐趣,比如画画或化妆。

④导演

喜欢策划活动,比如举办主题派对。

⑤探索者

喜欢探索新鲜的事物,比如探店。

⑥小丑

喜欢“冒傻气”,比如讲段子让人开心。

⑦动觉者

喜欢像玩游戏一样活动身体,比如为了好玩而学瑜伽或街舞。

⑧讲故事的人

喜欢听故事或编故事,比如看电影或写小说。

2)玩是一种心态,不要想太多

有一个常见的误解,就是玩的时候必须要笑。

玩,其实也可以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比如专注地创造某个东西,烹饪或编织。

只要你所做的事,完全出于个人选择,并且完全享受其中,就是在玩。

因为,玩不只是一个正在进行的活动,更是一种心态。

所以,你可以用“玩”的心态看待生活。

比如将一件你认为困难的任务,甚至是一天的工作,变成一个游戏。

转变心态,你会发现生活更有趣的一面。

3)抛开规则的束缚,每月尝试一件新事物

当我们尝试新事物时,大脑会创造新的神经通路,从而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

所以,为什么不每个月尝试做一件从来没做过的事情呢?

从没放过风筝?

还是,一直想学转呼啦圈?

来源:全景视觉

你也可以尝试每天傍晚一个人骑行(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

或者每天一大早醒来,不刷手机,试着玩填色游戏。

这两项活动都可以帮助你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从而缓解焦虑。

你也可以不顾及他人的眼光,把冰淇淋当成晚饭。

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可以促进血清素——快乐分子的大量释放。

快把它们安排进你的时间表里,然后去做吧!

你可以像安排其他的一切一样,安排你的游戏时间。

每天只需20分钟到30分钟,就足以让你的心情变好,振奋精神。

这些有趣的、以游戏为基础的活动,会滋养你内心的小孩。

2.允许错误进入生活,体验惊喜的快乐

从小,我们就被教导避免“错误”。

就像作业本上纵横交错的红叉,它们告诉我们:

“错误”会被评判、被惩罚。

“犯错”是一件坏事。

慢慢地,我们变得小心翼翼,学会顺应和妥协。

努力让自己的想法,与外界保持一致。

至于自己是否喜欢,是否觉得有意义,是否与真实的自我一致,似乎微不足道。

我们的大脑也习惯了这种安全的做法。

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人即使不满于现状,也不会寻求改变。

比起惨淡的现状,感觉自己“活得不正确”似乎更可怕。

来源:全景视觉

在这种规训之下,很多人形成了温尼科特所说的“假自体”:

一个人的行为或功能看似正常,

却感觉不到活着的感觉。

但被驯化的我们,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

错误本身伴随意外,这可能是坏事,但也可能是好事。

就像走错路,也能看到意外的风景。

不要恐惧将自己暴露在所谓的“错误”之中。

为意料之外和未知之事留出空间。

点击一篇你不感兴趣的文章看看,打乱算法,走出信息茧房。

在“不是你喜欢的类型”上,向右滑动10次。

增加选择的不确定性。

错误可能是悲剧,但也可能是魔法。

3. 掌控欲望: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个人欲望是存在一个范围的,它的一端是非模仿欲望,另一端则是模仿欲望。

什么是模仿欲望?

例如,朋友因为买基金而赚了一笔,你认为自己不买就亏了,于是你跟随他的脚步,也买了基金。

不那么极端的模仿欲望,可能包括想去某所特定的大学,因为你的朋友也想去那里。

欲望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

有些是模仿的,有些是非模仿的,关键是要识别是什么力量在起作用。

或许你的欲望主要是受到他人的影响,但你仍然可以掌控它。

因为欲望光谱是流动的,可以向右移动(变得更模仿),也可以向左移动(变得不那么模仿)。

想想你真正想要拥有和培养的欲望。

它们最初是否是模仿欲望并不重要,因为你可以将它转化为非模仿欲望。

10个人有相同的欲望,但却以10种完全独特的方式实现它。

比如,你想要写一篇文章投稿。

也许是因为朋友写了一篇文章,获得了稿费。

但无论是受谁的影响,并不妨碍你赋予全新的信念。

一开始,你可能只是想稿费。

但写的过程中,你会看到文章的价值,那么你就会改变写文章的方式。

北大教授戴锦华曾说:

“衰老并不可怕,可怕的地方在于,

你还年轻,却已经暮气沉沉。”

无论世界有多糟,愿我们能永远元气满满。

作者:皮不露。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壹点灵心理,关注个人成长,壹点灵让你离自由更近一点。

我见过真正厉害的人,都有一点“幼稚”

十年前和自己一起冒傻气的朋友,变成了笑容“和蔼”的已婚人士。

再想想父母,他们在我这个年纪,我已经在玩泥巴了。

而我,未婚,脑子里最重要的事情,仍然是“明天中午吃什么”。

我感觉自己还是个孩子,或者说,还没有准备好做一个成年人。

我和朋友聊起“无法将自己代入成年人的角色”这件事。

很多未婚的人深有同感。

来源:全景视觉

今天就来聊聊,为什么我们会感觉自己“至死是少年”?

无法成为成年人,是件坏事吗?

延长的青春从现实中获得“缓刑”

我真的不知道成为一个“成年人”该是什么样。

其实不止是我和朋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弗吉尼亚大学的妮可·林德纳(Nicole Lindner)和诺斯克研究发现:

25岁后,我们的主观年龄会越来越年轻;

30岁,约70%的人觉得自己比实际年龄年轻。

是什么在促使我们延长自己的青春期?

放眼四周,几乎所有人在告诉我们:

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事。

你要竞争。

你要不断向前。

我们像不停旋转的陀螺,被“社会时钟”无情抽打。

来源:全景视觉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

社会真的太急了。

一旦脱轨,一旦停歇,就会被社会淘汰。

在婚恋市场,30岁处于鄙视链最底层——

“太老了”。

在职场,35岁沦为被淘汰的“残次品”——

“没用了”。

于是,害怕被淘汰的我们受困于焦虑中:

患得患失,自我怀疑。

卷不动,又躺不平。

延长青春期的背后,其实是一个人想从现实生活中获得“缓刑”。

也就是说,被社会定时的我们,主动选择按下“社会时钟”的暂停键。

来源:全景视觉

实际上,这个现象是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心理社会性延缓”。

很多人选择调慢自我的时间节奏,延长自我探索的个人时间。

从而不被“社会时钟”牵着鼻子走,审视自己真正是谁。

有人疲于996的大厂生活,30岁裸辞,去寺庙当义工;

有人挣脱一地鸡毛的婚姻,45岁离婚,苦读备考大学;

有人和抑郁症缠斗7年,25岁重新高考,追逐电影梦。

他们打碎社会时钟,选择为自己而活。

心理学家格拉宁曾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如果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

那么生活会变得多么美好!

因为我们的能力比自己感觉到的大得多。”

来源:全景视觉

我们不必着急成年

一项研究发现,主观年龄更年轻的人,会更积极地想象自己的未来状态。

比如,“我虽然65岁,但我觉得自己还是40岁,照样可以环游世界”。

更年轻的主观年龄,可以让我们对自己的未来保持乐观。

摩西奶奶的故事,曾感动很多人。

她本是一名普通农妇。

75岁才开始学绘画。

80岁,她在纽约举办个人首次画展,引发全球轰动。

她活了101岁,在最后25年的艺术生涯中留下1600多幅作品。

她说:

“对一个真正有追求的人来说,

生命的每个时期都是年轻的、及时的。”

我们真的不必着急“成年”。

这是一种基于“延迟满足”的未来观。

是一种“为自己而活”的时间自主性掌控。

“永远年轻”,并不意味我们僵化在一种永远不成熟的状态。

而是,获得更丰富的人生经验,但并不以消耗活力为代价。

如何保持元气满满

年轻,其实是一种心态——

在这种心态下,即使生活不如意,也不至于一下就跌落到绝望中。

希望以下3个小建议能为你带来满满的元气。

1.用“玩”的心态对待生活

很多人认为去玩、去休息,是一件可耻的事。

因为他们认为一个积极的人,必须要不断进步,停下来就是在浪费时间。

然而,越来越多研究表明,“玩”对于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至关重要。

2013年一项研究发现,和不那么“会玩”的成年人相比,

“会玩”的成年人更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并且生活方式更积极。

一个人“会玩”,意味着掌握了与世界愉快相处的方式。

因为“玩”能让我们暂时忘却纷扰,稍微喘口气,为疲乏的内心找到充电的空间。

但在忙碌的现代社会,如何腾出时间来玩耍?

这3个小技巧,或许能让你拥抱生活中有趣的一面。

来源:全景视觉

1)找到你的游戏人格,做让你快乐的事

就像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指纹,“玩”其实是一件极其私人且个性化的事情。

做什么事能感到快乐,完全因人而异。

所以,你需要了解自己喜欢什么类型的游戏。

你可以回忆一下,自己小时候是怎么玩的?

是喜欢打篮球,还是喜欢玩大富翁之类的棋盘游戏?

还是更喜欢看书或者玩洋娃娃?

美国游戏研究所创始人斯图尔特·布朗博士提出了8种“游戏人格”,也可以帮助你找到适合自己的游戏类型。

①收藏家

喜欢收集,比如收集某泡玛特或邮票。

②竞争者

喜欢玩有特定规则的游戏,比如足球。

③创造者或艺术家

喜欢在创造中找到乐趣,比如画画或化妆。

④导演

喜欢策划活动,比如举办主题派对。

⑤探索者

喜欢探索新鲜的事物,比如探店。

⑥小丑

喜欢“冒傻气”,比如讲段子让人开心。

⑦动觉者

喜欢像玩游戏一样活动身体,比如为了好玩而学瑜伽或街舞。

⑧讲故事的人

喜欢听故事或编故事,比如看电影或写小说。

2)玩是一种心态,不要想太多

有一个常见的误解,就是玩的时候必须要笑。

玩,其实也可以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比如专注地创造某个东西,烹饪或编织。

只要你所做的事,完全出于个人选择,并且完全享受其中,就是在玩。

因为,玩不只是一个正在进行的活动,更是一种心态。

所以,你可以用“玩”的心态看待生活。

比如将一件你认为困难的任务,甚至是一天的工作,变成一个游戏。

转变心态,你会发现生活更有趣的一面。

3)抛开规则的束缚,每月尝试一件新事物

当我们尝试新事物时,大脑会创造新的神经通路,从而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

所以,为什么不每个月尝试做一件从来没做过的事情呢?

从没放过风筝?

还是,一直想学转呼啦圈?

来源:全景视觉

你也可以尝试每天傍晚一个人骑行(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

或者每天一大早醒来,不刷手机,试着玩填色游戏。

这两项活动都可以帮助你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从而缓解焦虑。

你也可以不顾及他人的眼光,把冰淇淋当成晚饭。

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可以促进血清素——快乐分子的大量释放。

快把它们安排进你的时间表里,然后去做吧!

你可以像安排其他的一切一样,安排你的游戏时间。

每天只需20分钟到30分钟,就足以让你的心情变好,振奋精神。

这些有趣的、以游戏为基础的活动,会滋养你内心的小孩。

2.允许错误进入生活,体验惊喜的快乐

从小,我们就被教导避免“错误”。

就像作业本上纵横交错的红叉,它们告诉我们:

“错误”会被评判、被惩罚。

“犯错”是一件坏事。

慢慢地,我们变得小心翼翼,学会顺应和妥协。

努力让自己的想法,与外界保持一致。

至于自己是否喜欢,是否觉得有意义,是否与真实的自我一致,似乎微不足道。

我们的大脑也习惯了这种安全的做法。

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人即使不满于现状,也不会寻求改变。

比起惨淡的现状,感觉自己“活得不正确”似乎更可怕。

来源:全景视觉

在这种规训之下,很多人形成了温尼科特所说的“假自体”:

一个人的行为或功能看似正常,

却感觉不到活着的感觉。

但被驯化的我们,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

错误本身伴随意外,这可能是坏事,但也可能是好事。

就像走错路,也能看到意外的风景。

不要恐惧将自己暴露在所谓的“错误”之中。

为意料之外和未知之事留出空间。

点击一篇你不感兴趣的文章看看,打乱算法,走出信息茧房。

在“不是你喜欢的类型”上,向右滑动10次。

增加选择的不确定性。

错误可能是悲剧,但也可能是魔法。

3. 掌控欲望: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个人欲望是存在一个范围的,它的一端是非模仿欲望,另一端则是模仿欲望。

什么是模仿欲望?

例如,朋友因为买基金而赚了一笔,你认为自己不买就亏了,于是你跟随他的脚步,也买了基金。

不那么极端的模仿欲望,可能包括想去某所特定的大学,因为你的朋友也想去那里。

欲望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

有些是模仿的,有些是非模仿的,关键是要识别是什么力量在起作用。

或许你的欲望主要是受到他人的影响,但你仍然可以掌控它。

因为欲望光谱是流动的,可以向右移动(变得更模仿),也可以向左移动(变得不那么模仿)。

想想你真正想要拥有和培养的欲望。

它们最初是否是模仿欲望并不重要,因为你可以将它转化为非模仿欲望。

10个人有相同的欲望,但却以10种完全独特的方式实现它。

比如,你想要写一篇文章投稿。

也许是因为朋友写了一篇文章,获得了稿费。

但无论是受谁的影响,并不妨碍你赋予全新的信念。

一开始,你可能只是想稿费。

但写的过程中,你会看到文章的价值,那么你就会改变写文章的方式。

北大教授戴锦华曾说:

“衰老并不可怕,可怕的地方在于,

你还年轻,却已经暮气沉沉。”

无论世界有多糟,愿我们能永远元气满满。

作者:皮不露。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壹点灵心理,关注个人成长,壹点灵让你离自由更近一点。

雷诺—日产以色列成立创新实验室 研发新技术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英国路透社6月10日报道,雷诺-日产10日在以色列特拉维夫成立了一家联合创新实验室,为联盟与以色列初创企业展开合作创造机遇。

创新实验室与以色列创新局(Israel Innovation Authority)合作,重点关注用于自动驾驶的传感器、网络安全和大数据。实验室将与以色列初创公司进行10多个项目的测试和合作,其中包括网络安全公司Argus、太阳能公司阿波罗电力(Apollo Power)和电力推进系统制造商IRP Systems。通过该实验室,这些初创企业能够在汽车上测试他们的技术。

新的实验室还将与联盟战略风投基金公司合作,该公司计划在五年内向全球投资将近10亿美元。联盟风投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克里斯蒂安 诺斯克(Christian Noske)表示,该基金通常为每家初创企业投资1000万美元,并计划今年至少投资一家以色列公司。

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在硅谷和上海也有类似的实验室。联盟工程执行副总裁山口豪(Tsuyoshi Yamaguchi)表示:“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与当地有前途的、拥有尖端技术的初创企业合作,开发出多种关键技术,这些技术对未来的移动出行至关重要。”(实习编译:庞立凡 审稿:刘洋)

德军发现密谋组织?历史在重复:黑色国防军史话

近期有外国媒体报导说德军发现内部有极右军官组织,他们密谋刺杀德国高官,笔者不由得想起了德军历史上就存在过的密谋组织,这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从一战结束到纳粹上台就一直存在,而且还屡次搞出轰动一时的事件。

黑色国防军

事情要从一战德国战败说起,当时德国皇帝退位,逃亡国外,德国成为共和国,也就是所谓了魏玛共和国时代。然而,魏玛时代的军队依然由帝国时期的军官阶层控制,他们对一战战败既不服气,也不甘心,德军高层里出现了一个叫做“黑色国防军”(Schwarze Reichswehr)的组织,据称目标是“打击国内敌人,伺机向英法复仇”,一方面串联发展人员,一方面扶植军队以外的准军事组织来做一些他们不方便直接出面的事情。

这个密谋组织的首领可能是日后的德军元帅,时任中将的费多尔·冯·博克,也可能是军衔更高的大人物,日常联络是由布鲁诺·布赫鲁克少校和保罗·舒尔茨中尉负责。他们动用德军的资源,先后支持的外围组织可能是10个之多,不仅仅暗地里给这些准军事组织提供武器、和补给,还帮助他们进行军事训练,解决军训场地。其扶植的外围组织中,影响较大的是志愿队和钢盔团。

魏玛国防军的将校们,谁知道里面暗藏着多少密谋分子呢?

志愿队

志愿队(Freikorps)经常被国内从字面意思翻译为自由军团,也曾被套译成民团,但是称为志愿队或者义勇队才比较合适,这个组织的名称源于腓特烈大王时代的义勇骑兵部队,不过一战后的义勇队是黑色国防军暗中支持的组织,成员大多是一战德军老兵,穿着一战遗留的军服,志愿队的徽章多种多样,比如骷髅,万字标记等,万字后来被纳粹所采用。

理论上,它只是准军事组织,但是这个组织不但步枪机枪俱全,连重炮和装甲车都有。

志愿队的大炮

志愿队的人数之众,从它下属的单位可见一斑,先后编有两个师:铁师和禁卫骑兵志愿师;1个旅:埃尔哈特旅,另有若干个志愿支队,比如卡斯帕里、利希特施拉格、吕措、梅尔克尔、奥伯兰、罗斯巴赫和斯图加特志愿队。

志愿队多次以武力打击德国左翼力量,比较出名的事件是弹压德国斯巴达克同盟,杀死著名左派人士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不过最为声势浩大的事件当属1920年的卡普暴动。

卡普

1920年,当时的德国国防部长诺斯克下令解散志愿队的埃尔哈特旅,依据是《凡尔赛合约》——德国陆军的兵员被限制为十万人,海军则是一万五千人。命令遭到负责柏林城防的第一集群司令瓦尔特·冯·吕特维兹将军的拒绝。吕特维兹将军抗命之后直接调动志愿队向柏林进军。

惊慌失措的魏玛内阁连忙命令德军总司令汉斯·冯·泽克特(误译:塞克特)将军出兵,不过后者意味深长地回答:“国防军不打国防军(Reichswehr schießt nicht auf Reichswehr)。“直接拒绝下令出兵。无助的内阁不得不逃出柏林。

德军的一个将军调动志愿队占领柏林,总司令拒绝出兵平息,不由得让人浮想联翩——黑色国防军里恐怕还有级别更高的密谋分子,只是没有直白地表明身份而已。

进军的志愿队(《台尔曼传》剧照)

志愿队占领柏林之后,组织了以沃尔夫冈·卡普为首的内阁,卡普因此得名。如果不是德国全国抵制这个内阁,使其在4天内被迫宣告解散,不知道这场闹剧会如何发展。

结束之后,德国对者的清算之轻描淡写恐怕空前绝后:先是宣布起诉775人,然后大部分不了了之。至于谋反的卡普内阁,只有1人被判处五年监禁,占领柏林的吕特维兹将军被大赦,泽克特将军几乎没有受到处置,继续身居高位。

国外历史学家对此都看不下去了,纷纷拿出魏玛共和国对左翼的处置来比较,更不用说后来对720密谋分子的处置,以及两德统一后对原东德军政官员的处置了。

钢盔团

卡普平息之后,志愿队被德国政府宣布解散,这个组织在几年后确实也停止了存在。人们相信黑色国防军在大约1923年的之后也停止了活动。不过另外一个准军事组织钢盔团的影响越来越大了。

钢盔团的全称是“钢盔,前线士兵联盟”(Stahlhelm, Bund der Frontsoldaten),成立于1918年,是以德国国家人民党的武装的名义建立的,标志是德式钢盔写上组织的名称。

钢盔团的标志

在卡普之后大量吸收原志愿队的成员,之后宣布自己是非党派组织,人员一度高达50万之众,而钢盔团的领袖弗朗茨·泽尔特在一战时是个战地记者,军衔只是上尉,并未表现出多少过人之处。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德军内部人员的支持,这个基本由老兵组成的准军事组织能有序运转。

钢盔团成员列队

钢盔团参加了大量支持右翼,打击左翼的活动,基本被魏玛政府所默许。

等到掌权之后,钢盔团集体并入纳粹下属的冲锋队,其领袖泽尔特更是当上了纳粹德国的劳工部长,一直任职至德国二战战败。

阴魂不散?

二战结束之后,整个德国开始反思纳粹时代的作为,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做了。有一种说法称,钢盔团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复活了,原二战德军元帅凯塞林担任领袖,这个组织有可能一直存在下去。不知道报导中的所谓德军内部的密谋组织,是否与其有关呢?

影视剧

1955年,东德拍摄的史实巨片《台尔曼传》中有相当的篇幅表现了志愿队和钢盔团,电影上集里真实再现了拥有重炮、骑兵和装甲车的志愿队,下集里,钢盔团在1929年经济大萧条的混乱局势中频繁出场。

2017年开始播出的德国电视剧《巴比伦柏林》,故事的主线是侦探悬疑,也表现了黑色国防军对德国局势的影响,电视剧第一集中扫射街道的装甲车极有可能是志愿队的下属单位所谓,由于电视剧还在继续拍摄,也许后面能看到德军密谋组织的更多活动。

热搜:村民发现国外潜航器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1002/169494757818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