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陆风云4殖民速度代码(欧陆风云4殖民)

时间:2023-09-25 00:23:30 来源:网友投稿 编辑:陪你演戏

威尼斯的“身份”:中间人,或继承者

(图源:IC Photo)

陈芝/文

威廉·麦克尼尔的《威尼斯:欧洲的枢纽1081-1797》是从“全球史”,或者说“区域史”角度审视地中海世界三个板块:拉丁欧洲、希腊—斯拉夫和奥斯曼土耳其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冲突,而本书的主角威尼斯则是将之串联的媒介与线索,从中世纪起一直扮演着根深蒂固的中间人角色(大概是出于篇幅考量,作者略去了在阿拉伯地区活动的内容)。

威尼斯共和国,始建于公元687年,全称是“最尊贵的威尼斯共和国”,因为主保圣徒是圣马可,因此又称圣马可共和国(据说在公元828年,两名威尼斯富商在总督的示意下,从埃及偷走了圣马可的尸骸,转移到威尼斯)。这本是西罗马帝国崩溃以后,一些罗马遗民在亚德里亚海北端的泻湖内建立的国家。建国初期隶属于东罗马帝国,10世纪末获独立,从11世纪到17世纪一直是地中海的海上大国之一,并因其长期的政制稳定,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千年共和国,到1797年被拿破仑灭亡为止始终保持着共和政体不变。

这份惊人的稳定很早就被人注意到,马基雅维利在《佛罗伦萨史》一书中就比较过威尼斯的成功与佛罗伦萨的失败,而英国诗人华兹华斯在诗歌里写到:“威尼斯,自由的长女/她是座光辉灿烂、崇尚自由的纯洁之城/不受诡诈诱惑,不许暴力侵犯/若要为她寻找伴侣/唯有永恒的海洋能与之匹配……”总的来说,这个没有多少罗马时代荣光可以追溯的国家,相比罗马共和国覆灭后各种自称罗马的奇奇怪怪的,反倒更有资格被认为是伟大的罗马共和国的继承者。

一个人的成功,既离不开个人的奋斗,也绕不过历史的进程,国家的兴盛也不遑多让。在捱过灾难性的9世纪和10世纪后,11世纪从罗马帝国崩溃后的文明倒退中复苏的欧洲,一转攻势,开始以的形式对外扩张,三个方向的以耶路撒冷这一支最为著名,以至于提到基本上都是特指耶路撒冷。

而这个方向的的主力,从开始到结束都是讲法语的法兰克贵族骑士,使得阿拉伯人长期以来,一直以法兰克人指代西欧,就像法国人以阿勒曼尼人指代德国人。后来法兰克人这个名字辗转来到中国,经过几番音变,变成佛郎机人,被明代的中国拿来称呼当时以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为主前来贸易与劫掠的欧洲人。

借助法兰克人的这番东风,北意大利的城邦共和国的海贸事业蓬勃发展:一方面依靠意大利人的船队运送人员、装备,及从海上获得补给;另一方面意大利人在国家纷纷获得贸易特权。即使后来被赶出黎凡特,羽翼丰满的意大利人也基本上垄断了地中海东部的海上贸易,并扩张至黑海,直到奥斯曼的兴起。

两个自称罗马的地区大国在13世纪的衰落,也给了北意大利城邦活跃的空间,低政治军事开销以及商人对城邦的垄断,也使得利润可以更多的再投资于贸易上,理性发行公债以集资,而不是转移到防务或享乐上。虽然城邦之间不乏彼此攻击,但烈度相较对抗强大的君主国是比较低的。

另一方面,意大利盛行各种项目公司,能超过血缘关系的限制,与陌生人合作,进而协调和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作者认为这与重犁的发明脱不开关系,后者需要好几户人家才能凑齐的大量家畜方能拉动,因此村民间必须达成如何分工、如何进行一般的规划等协议。随着经济发展,人们进入城市,于是把跟外人合作的经验带入到更广阔的经济生活中来。

以及,意大利人自身的勤奋,与对外的好战也是促使他们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威尼斯表现尤其亮眼,而使它从北意大利城邦中脱颖而出的原因大致为以下几种:

关键之一,在1104年建立了著名的威尼斯军械库,由政府管理,专门制造标准设计的船只,改革航海技术。因为专业化,工人发展出独特的技能与效率,标准化的零件也简化了修船的难度,政府储备这些零件,并长期雇佣一群专家,以便在需要时能以最快的速度指导大量工人制造出新的舰队。某种程度上,军械库已经实践了现代工厂生产线的效率及可预测性。

关键之二,威尼斯在桨帆船技术上走到了极致,并建立了出租商用桨帆船的幕达体系,即被成批集结的商船严格按照官方规定的固定航线定期贸易,以此控制风险、提高贸易效率。政府以竞标的形式出租桨帆船,并对运输费上下限严格规定,以保护小贸易商同大型船务公司竞争。桨帆船需要大量人力,因此往往用于香料等奢侈品贸易,而任何人只要有一点资本或可以借到资本都可以进行日常交易与投资,这使得威尼斯国民,或人力,或资本,广泛地参与海外贸易。

关键之三,威尼斯建立了一系列政治制度,包括高度有效的财税征收与使用制度,在15世纪,威尼斯共和国的年收入比任何意大利对手都多,而且可能比欧洲大多数占地更广的大国还多;集权的海外殖民地管理体系,并鼓励海外威尼斯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有限吸纳新血的寡头制政府,包括终身任职的总督和对总督权力进行限制的大议会,以避免政治动荡,保持稳定。虽然权力封闭在一个商人贵族阶级里,但法律面前一视同仁,任何滥用权力的人都会受惩乃至处死,政府也有义务关照平民的生活条件,例如确保食物有相对便宜的价格。

依靠这些优势,威尼斯击败了死对头热那亚,从拜占庭的废墟中夺取了地中海上的大量岛屿,并依靠惊人的政治稳定和团结,在15世纪、16世纪的意大利战争各城邦的崩溃中独善其身——这些国家不是被外敌征服,就是内部爆发了革命——不至于遭受马基雅维利在《佛罗伦萨史》中的质问:“经过一千年的辛勤劳苦之后,佛罗伦萨竟然变得这么衰微孱弱,其原因究竟何在?”

可以说,在中世纪结束以前的三个世纪,威尼斯是地中海地区最成功的国家之一,人们以威尼斯为中心进行括木材、香料、盐、酒、谷物、纺织品等商品的贸易。威尼斯是一个节点,链接着地中海、黑海以及更遥远世界的商业活动。

但随着人们走出中世纪,威尼斯的霸业开始遭受挑战,受到区域性大国的挤压。这首先是一个体制问题,威尼斯满足于控制贸易节点和海岛,对陆地上的土地兴致缺缺,因为威尼斯封闭的寡头政体无法吸纳被征服土地的精英,而且正如孟德斯鸠所提出的:古典共和国往往小国寡民,一旦扩大便很容易滑向专制。知名魔幻历史主义游戏公司p社在其策略游戏《欧陆风云4》设计威尼斯共和国只要国土过度扩张,就会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正是基于此。

于是在体量巨大,并建立了超越中世纪国家的集权行政机器,从而发挥出自身体量优势的新兴区域大国面前,威尼斯的人力物力顿时显得捉襟见肘。特别是在逐渐控制了地中海东部所有土地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面前,威尼斯穷尽了一切外交手段,联合教各国,依然在奥斯曼面前节节败退,交出了本土以外的大部分领地。在七次威土战争后,奥斯曼夺取了威尼斯的海上霸权,使其沦为无足轻重的二流国家。威尼斯的贵族们也从投资商业,转向投资安全与稳定的土地,将国家的贸易活动拱手让给外国人,这对曾经的海上共和国,是不可想象的一件事。

而抛开体量问题,威尼斯的衰败原因纷繁复杂。在外,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的经济中心转向了北大西洋两岸,地中海商业在全球贸易中的分量急剧下降,威尼斯靠慕达制度垄断的香料贸易受到严重冲击,威尼斯经济衰败,商船运输事业衰落,受到西、葡、荷、英、法等国的挑战。在内,封闭的寡头政体已经不适宜时代,却因为对政体的过分迷信而无意更改。在桨帆船一路走到黑,没有及时跟上欧洲海军技术的变革,配备新式重炮的风帆战舰不仅战力更强,而且所需人力较少,有更大的货仓容积。人口的增长带来瘟疫、粮食和燃料危机。

总而言之,威尼斯在13世纪、14世纪拥有惊人的成功,在于他们能结合所有新的技术、社会经济和政治模式。而他们之后的失败,则是落后于时代,被更有活力,更能适应变化的新兴大国取代。

但奇异的是,16世纪、17世纪威尼斯在政治与军事接连失利的同时,其文化反而繁荣昌盛起来,而在它支配地中海东部的海洋时,其文化无足轻重,只是拜占庭文化的一个小小附庸和传播口。这可能跟文化艺术的发展,有一定的滞后性有关,也就是说,过去几个世纪的繁荣,营造了文化兴盛的温床,在今天发芽成长。

1481年后,威尼斯接受了来自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文化,从此逐渐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心地带:詹莱蒂·乔凡尼与其兄长贝利尼、妹夫安德烈·曼特尼亚,以及两个弟子乔尔乔内、提香构成了与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相提并论的威尼斯学派。他们在坚持佛罗伦萨学派绘画尽可能模仿视觉经验的数学绝对观和一般理念的同时,吸收了拜占庭与哥特文化,比如希腊的马赛克艺术和佛兰德的油画技艺。

威尼斯也吸引音乐家,特别是查理五世洗劫罗马后从教宗音乐机构逃出寻求庇护的罗马音乐家。而公众几乎全年都能购票,全世界第一座专为戏剧演出打造的商业剧场,于1565年在威尼斯正式开张营业。其经营财务的方式及戏剧特性大多起源于威尼斯人每年的嘉年华会,表演中的感官享受与禁欲的清教主义风气格格不入,但受到了西欧贵族社会的欢迎,并流入了奥斯曼人的在威尼斯的帕多瓦大学也聚集了解剖学家安德烈·维萨里、哲学家彼得罗·蓬波纳齐、科学家伽利略等人才,在医学与哲学上具有领先地位,在学术研究中贯彻了现代科学的方之一:通过观察和从观察中归纳所得到的新发现以促进知识进步。

印刷术自1469年传入后,威尼斯很快地成为全意大利最活跃的印刷中心,并带头降低书价以扩大市场。印刷乐谱、地图、解剖图解的医学用书,以及出版受欢迎的趣味方言读物,都始自威尼斯,也由威尼斯率先发展至可观的规模。早期威尼斯印刷业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是出版希腊经典作品,许多书都是第一次出版,而文艺复兴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从古希腊经典中汲取营养,转换为适应近代欧洲的思想。

同时由于控制希腊地区的奥斯曼土耳其排斥印刷术,因此威尼斯成为东正教世界最主要的印刷品来源,范围包含从古典文学、神父著作,到极便宜的入门教科书和一般祈祷仪式的书籍。即使威尼斯在1570年后不再是西方市场特别重要的出版中心,直到18世纪仍持续扮演希腊语世界书籍印刷与流通的中心角色。

威尼斯也因其地理位置,和对不同宗教的容忍,成为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共存之地。威尼斯本土与所属的克里特岛保存并发展了希腊艺术,许多希腊人受威尼斯的宽松氛围和发达的文化吸引,来到帕多瓦大学留学,在取得学位后回到使用希腊语的土地,将学到的技艺服务于受希腊文化影响的东正教世界。

在俄罗斯,这些修士与学者使原本在罗马教宗派来的传教团面前,因其学识和技艺而感到自卑的斯拉夫社区,拥有了可以分庭抗礼的思辨能力。在奥斯曼土耳其,希腊东正教社区于接受意大利文艺复兴与反宗教改革的刺激后,地位迅速抬升,取代犹太人的位置,成为统治者在行政与商业不可或缺的助手。

以上种种便是威尼斯在这一时期的成就,但随着威尼斯在政治与经济上的衰败,威尼斯过往的繁荣缔造的文艺之花最终无力维持,风气转为保守,以伽利略被迫害为标志告以凋零,与整个意大利一起变得死气沉沉。欧洲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向西北欧挪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威尼斯再也无法独善其身。

在勉强存活了一个世纪以后,它被拿破仑粗暴的刺刀踩碎,总督和大议会没有进行任何抵抗即弃守。用作者的话说,威尼斯共和国连啜泣声也不响地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它太老、太虚弱,禁不起任何战斗,即使是为了生存也没有力量了。它的灭亡,对所有人来说,是悬空已久的靴子终于落地了。

华兹华斯,来自以威尼斯为鉴,继承其海上事业的新兴岛国,抒发怀古之幽情,在之前提到的诗歌里继续写道:“若她看到那些光辉淡去/那些头衔消失、那些力量衰颓/在她漫长的一生终到头时/将付出悔恨的代价/我们人啊,怎能不悲痛/曾经伟大的,消逝时竟连踪影都不剩”。

条顿骑士团与普鲁士有怎样的联系?

记者 | 徐悦东

近代德国赫赫有名的普鲁士有着什么样的历史?普鲁士又跟条顿骑士团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关系?波罗的海三国又跟德意志有着怎样的关系?作为欧洲三大骑士团之一的条顿骑士团,又是如何覆灭的?5月16日,新京报·文化客厅联合甲骨文推出译想沙龙No.3,知名译者陆大鹏携其最新译著《条顿骑士团:一部军事史》,带来主题沙龙“条顿骑士团的兴衰——欧洲中世纪东征的史诗”,与大家聊了聊条顿骑士团的历史。

《条顿骑士团:一部军事史》,〔美〕威廉·厄本著,陆大鹏 / 刘晓晖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5月版

条顿骑士团是如何建立的?

许多人都知道中世纪有三大骑士团——圣殿骑士团、医院骑士团和条顿骑士团。陆大鹏提到,他小时候玩《龙与地下城》的游戏里,游戏把这三大骑士团的成员翻译成“武僧”。陆大鹏认为,这个词翻译的还是很贴切的,因为他们既是武士,又是僧人。按理说,天主教会的神职人员不应该动武。在教会内部,有关神职人员能不能拿起武器有着很多讨论。但在东征的背景下,大家逐渐改变了看法。

医院骑士团是最早建立的。他们在耶路撒冷的圣约翰教堂附近的医院里成立,主要为朝圣者、徒和战士提供医疗服务,后来演化为军事集团。圣殿骑士团最早在耶路撒冷的一个神殿成立,负责保护传教士。圣殿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为条顿骑士团的成立提供了效仿的榜样。

在第三次东征当中,三个著名的欧洲君主——英格兰国王“狮心王”理查一世、法国国王“狐狸”腓力二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红胡子”腓特烈一世都率领各国的东征耶路撒冷。大家本来对这次东征的期望非常高,然而不幸的是,德意志的“红胡子”皇帝在小亚细亚过河的时候不幸溺死。这时,群龙无首,一部分就撤回去了。剩下一部分的由“红胡子”的儿子领导在东方继续作战。因为没有皇帝的领导,在这场东征当中,德意志人备受排挤。

条顿骑士团

比如,在东征期间发生了瘟疫,损失惨重。然而,的医疗资源没有办法应付那么多军人。圣殿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的成员主要来自法语区。医院骑士团也优先治疗自己的同胞——那些说法语的法兰西人和英格兰人

(当时的英格兰君主说法语)

。因此,德意志人生病了也很难得到救治。在这个时刻,一些来自不来梅、吕贝克的中等市民阶层出身的德意志人,就建立了自己的医院修道会,来照料说德语的病人。

就这样,条顿骑士团建立起来了。条顿骑士团一开始跟医院骑士团一样,从事医疗服务,后来有了军事职能。由于条顿骑士团在东方受排挤,他们就去别的地方寻找新的天地。他们帮匈牙利国王打败了来自东方的鞑靼人。后来,条顿骑士团和匈牙利国王产生摩擦,被赶出了匈牙利。

被遗忘的北方东征:

德意志民族如何东进?

陆大鹏提到,相比于争夺巴勒斯坦的东征,在东北欧作战的北方东征并不为人们所熟知。北方主要攻打一些没有皈依教的,信仰原始多神教的民族,比如斯拉夫民族和波罗的海民族。直到现在,德国东半部分地区还生活着大量的斯拉夫人。德国的许多地名都来自斯拉夫语,比如柏林就来自斯拉夫语。易北河那一带本来就是斯拉夫人的天下,德意志人一边打着宗教的旗号一边通过武力扩张,使得德意志贵族和农民不断地往东边殖民扩张。这是德意志历史上的东进运动。

德意志历史上的东进运动和北方东征互相交织进行。不过,参加北方东征的不仅有德意志人,也有波兰人、丹麦人、瑞典人。波兰已经是教世界的一分子,他们代表教会的利益,跟东边的许多异教徒,如爱沙尼亚人、拉脱维亚人、立陶宛人发生冲突。

条顿骑士团

陆大鹏说,如今大家爱把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相提并论。实际上,这三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和历史都非常不同。爱沙尼亚语属于芬兰乌戈尔语系,这说明爱沙尼亚语跟芬兰语很接近。芬兰跟其他北欧国家不一样,芬兰人实际上来自亚洲,芬兰语不属于印欧语系。

立陶宛的历史与其他波罗的海国家非常不同,他们很早就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后来跟波兰组成联邦,形成东欧霸主,曾一路打到莫斯科。后来,立陶宛跟随波兰一起衰落,被俄罗斯、奥地利和普鲁士瓜分。

波罗的海三国因为处于俄罗斯帝国的最西边,他们跟西方的交流较多,又被瑞典人和德意志人统治过,西化程度较高,生活水平也比较高。这点一直持续到近现代。

普鲁士的概念是如何演进的?

其实,在中世纪,普鲁士跟德国一点关系都没有。最初的普鲁士人是波罗的海民族。后来,普鲁士这个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成了我们今天熟知的普鲁士。这些变化是怎么来的呢?

陆大鹏提到,原始普鲁士人在中世纪中期还比较落后,没有自己的国家,军事能力比较弱。这些原始普鲁士人今天在哪里呢?他们要么被条顿骑士团的军事行动所消灭了,要不被其他民族同化了。原始普鲁士人的语言也基本上失传了。

陆大鹏

条顿骑士团退出地中海世界,去寻找自己的新使命。他们来到波兰。波兰当时属于诸侯混战的状态。波兰的马佐舍夫公爵康拉德的领地正在被原始普鲁士人入侵,他请求条顿骑士团帮忙。于是,条顿骑士团征服了普鲁士。虽然有过几次起义,但原始普鲁士人就这样被慢慢同化了。条顿骑士团在东欧建立起自己的国家,并跟以前的波兰盟友发生冲突。

与此同时,在北方东征中,德意志人还在里加建立了利沃尼亚骑士团。利沃尼亚骑士团活动的范围就在今天的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他们在跟当时还没皈依教的立陶宛人作战。在一次战争中,他们被击溃了。于是,利沃尼亚骑士团的残兵们就去找罗马教宗。最后,利沃尼亚骑士团成为了条顿骑士团的一部分。因此,条顿骑士团被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在德意志本土。条顿骑士团在德意志本土有很多庄园土地,甚至还有手工作坊,这是他们的后勤补给基地。条顿骑士团的第二部分在普鲁士。而利沃尼亚骑士团成为了他们的第三部分。这三部分都有较强的独立性。

普鲁士这个词最初指波罗的海地区东北欧的一块地方,经条顿骑士团“鸠占鹊巢”之后,他们把普鲁士这个名字抢走了。那时候,条顿骑士团里真正的骑士很少,他们会使用大量雇佣兵、在当地招募的民兵,也接纳来自西方的战士进行战斗。陆大鹏说,条顿骑士团有点像在搞现在的旅游业:每年春夏两季是比较适合做战的季节,许多西欧的年轻贵族子弟会来东方积攒经验,在条顿骑士团的指挥下参加一些战斗,打完了就回国。这也是条顿骑士团的兵源。

后来,立陶宛的大公娶了波兰女王,波兰和立陶宛组成联邦。在格伦瓦尔德战役里,波兰-立陶宛联邦把在普鲁士的条顿骑士团几乎全歼了。当然,条顿骑士团不是被波兰立陶宛联邦直接灭亡的,他们也亡于内乱。因为他们本身是一个宗教修道会,官员都是神职人员,不能结婚生子,要安于清贫。但是,随着他们的国家强大起来,统治阶层慢慢腐化,就出现了很多内乱。

在格伦瓦尔德战役后,条顿骑士团开始衰落,虽然还有人力挽狂澜,但衰败的势头无法逆转。其中有一个原因是在中世纪晚期,西欧已经没有那么多贵族子弟对东征感兴趣了。后来,条顿骑士团的西半部分被波兰吞并,但有比较高的自治权,名叫西普鲁士。条顿骑士团所占据的东普鲁士只能向波兰俯首称臣。

格伦瓦尔德战役

在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后,德意志人改信路德宗。条顿骑士团设立的初衷是保卫天主教会。这时他统治的臣民都改信路德宗了,这也是条顿骑士团衰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1525年,来自霍亨佐伦家族条顿骑士团第37任大团长改宗路德宗,并将自己的国家世俗化,变成世俗诸侯国,称为普鲁士公国。当时,在改信新教后,世俗化这个过程非常普遍。英格兰的亨利八世就解散修道院,把修道院的土地财产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也是世俗化的过程。

普鲁士公国就这样被霍亨佐伦家族的一个支系统治了。与此同时,霍亨佐伦家族的另一个支系在德意志本土,是勃兰登堡选帝侯。1618年普鲁士公爵去世,因无男嗣,将领地给予女婿,两国合并改称勃兰登堡-普鲁士公国。在1772年,腓特烈大帝打败波兰,占领西普鲁士,终于把勃兰登堡和普鲁士的领土连接了起来。后来,普鲁士统一德国的历史,大家就很熟悉了。

在“二”战后,西普鲁士完全属于波兰,东普鲁士被分成三份,一份成为了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就是现在俄罗斯的一块飞地,是俄罗斯在波罗的海重要的军事基地。其他两块分给了波兰和立陶宛。

条顿骑士团与波兰的冲突

不应该被算作民族冲突

陆大鹏认为,在中世纪,条顿骑士团跟波兰人的战争,并不能算是民族冲突。那时,人们还没有民族国家的概念。对一个统治者来说,他手下交税的农民说那种语言都没有关系。对于农民来说,统治者是不是跟他们说一样的语言,也没有关系。条顿骑士团和波兰人的冲突主要还是为了争夺土地资源和权力。这是国家安全的层面冲突,并不是民族冲突。

在民族主义兴起之后,波兰的很多历史学家就将这段历史描绘成民族冲突,变成了波兰人和德意志人的冲突。因为波兰在历史上好几次被瓜分,所以一直处于充满民族仇恨的状态里。波兰的一些历史学家甚至会把条顿骑士团描绘成德国主义的前身,使得条顿骑士团仿佛成为了纳粹的先驱。但这实际上是对历史的歪曲。这是现代人的历史观所造就的。当时,条顿骑士团里有着大量说其他语言的士兵,比如波兰语、爱沙尼亚语和拉脱维亚语。波兰国王和立陶宛大公那边的军队里也有着许多说着别的民族语言的人为他们效力。

而且,条顿骑士团跟普鲁士其实没有特别直接的关系,后来他们才慢慢跟普鲁士这个概念捆绑在一起。我们并不能从几百年前的条顿骑士团里找近代普鲁士王国扩张的原因。条顿骑士团在后期早已失去了对外扩张的锋芒。而且,当时他们的军事行动也不好被简化为对外扩张。陆大鹏总结道,在后来德国的宣传中,也有人会把条顿骑士团的历史拿来为政治服务,使得它变成了德意志人向东扩张的先驱形象。这些都是后人根据自己的政治目的所做的解读罢了。

作者|徐悦东

编辑|张婷

校对|危卓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0925/169494810320590.html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