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希亚哈代!!!(菲利希亚)

时间:2023-09-25 02:53:39 来源:互联网 编辑:往事如风

聊一聊关于“海地丧尸”的神秘故事(猎奇系列)

转自知乎:猎奇症候群

黑视界:聊一聊关于“海地丧尸”的神秘故事

丧尸热已经逐渐过去,而Kuma今天的主题其实有点炒冷饭的意味,但愿各位能从这篇文章里发现一些新东西。

提示:本文临近结尾处或有高能,请酌情观看

起源

上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美国人带着战争胜利的荣誉从海地归来,同时他们还带回来许多当地令人恐惧的风俗故事。

1927年,著名神秘学作家威廉.锡布鲁克(William Seabrook)在听闻朋友讲述“巫毒丧尸”的故事后决定前往海地探究真相。

威廉.锡布鲁克(William Seabrook)

锡布鲁克当时听到的故事:

朋友住在海地,某天聘用了一对当地夫妇来自己的甘蔗田帮忙,之后这对夫妇带来了一群毫无生气的“丧尸”。

在夫妇的指挥下,“丧尸”很出色的完成了工作,它们没有任何正常人的情感表现,食物的摄入量也少得吓人,这让锡布鲁克的朋友感到异常恐惧。

一个周末,夫妇带着“丧尸”们去到镇上的广场观看表演,他们为了犒劳这些辛苦作业的“丧尸”,在集市中买了一些甘蔗糖,“丧尸”们在吃下这些糖片后发出了瘆人的尖叫,最后四散逃走奔向自己的故乡。

当时广场上的人都目睹了这一幕,没人敢上前阻止,他们知道这些逃走的“丧尸”其实早就已经死了......

1929年,锡布鲁克出版了自己的小说《恶魔岛》(The Magic Island),美国读者第一次在流行文化中感受到了“丧尸”的恐惧。

《恶魔岛》(The Magic Island)

书中锡布鲁克提到海地一名叫做维利尔斯(Antoine Villiers)的博士曾和自己讨论丧尸话题,最后博士用1883年的“海地刑法”的第246条试图证明这些“丧尸”或许是毒化产物:

使用某种物质导致他人长期昏迷,结果没有造成死亡,定性为谋杀未遂;如果该物质引起他死亡,该行为即被归为谋杀。

1883年的“海地刑法”

说点题外话,该小说作家锡布鲁克一生相当传奇,他曾经深入非洲食人族部落研究食人文化,但当时部落不同意与他分享人肉,最后锡布鲁克在医院获取人肉样本带回家烹饪......

威廉.锡布鲁克(William Seabrook)

1932年美国环球影业根据锡布鲁克的故事拍摄上映了第一部丧尸电影《白丧尸》(White Zombie)。

《白丧尸》(White Zombie)海报

电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海地与爱情、巫术有关的故事,由于该片制作水平粗糙在业界口碑并不理想,电影人之后纷纷放弃“丧尸”题材跑去创造更让人恐惧的荧幕怪物。

从亡者归来到活死人之夜

1938年美国著名民俗学作家赫斯顿(Zora Neale Hurston)出版海地旅游小说《告诉我的马》(Tell my horse)。

赫斯顿(Zora Neale Hurston)

书中赫斯顿提到自己曾亲眼目睹了一桩“海地丧尸”事件:

1936年10月24日,一名头部包裹着烂布全身的陌生女人徘徊在海地的Ennery村。

女人的眼睛毫无生气,脸色惨白,眼睑附近的皮肤都是白色的,就像是烧毁了一般......

村民们从女子另一些体貌特征中(左腿因骨折造成的跛脚)很快认出她竟然是1907年就已经死亡并被埋葬的菲利希亚(Felicia Felix-Mentor)

......

亡者归来,海地确实存在着丧尸!

赫斯顿怀疑菲利希亚或许是在某种巫毒药物促使下才死而复生的,之后她将“丧尸女”照片寄给生活(Life)杂志,而这张照片也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中第一张涉及“丧尸”真实存在的证据。

菲利希亚(Felicia Felix-Mentor)

该事件迅速在美国国内引起轰动,“巫毒热”再次被点燃了,赫斯顿一下成为媒体的宠儿,之后几年里她多次受邀在公开场合讲述自己这段奇幻经历。

除了疯狂的话题追随者,同样也会有质疑者。

1945年,精神病学家路易斯(Louis P. Mars)在《人类》(man)杂志中发表文章揭露“丧尸女”菲利希亚的事件真相。

路易斯(Louis P. Mars)

路易斯认为当地人仅凭一些体貌特征来判断女子为菲利希亚是不科学的:

他曾亲自去往当地与这名女子接触,他发现女子长期患有眼疾,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要在阳光下用布包裹住头部。

同时他通过X光片判断女子的跛足可能是长期营养不足造成的肌肉无力,而事实上,这名女子在医院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后已经恢复了正常的行动能力。

但路易斯这篇文章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关注,民众对丧尸的热情很快在冷战大环境中消退了。

直到1968年,著名恐怖大师乔治罗梅罗(George A. Romero)用自己的电影作《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 )掀起了新一轮的丧尸热。

乔治罗梅罗(George A. Romero)

《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 )海报

影片中正常人因受到大气层中的金属探测器辐射而变成了丧尸,唯一能杀死它们的方法只有用武器摧毁其大脑,尽管主角百般挣扎但在影片最后仍旧逃不过死亡的宿命......

《活死人之夜》剧照

之后罗梅罗又分别在1978年和1985年拍摄丧尸题材电影《活死人黎明》(Dawn of the Dead)和《丧尸出笼》(Day of the Dead)

《丧尸出笼》(Day of the Dead)海报

《活死人黎明》(Dawn of the Dead)海报

罗梅罗用出色的想象力为今后几十年现代僵尸题材电影奠定了基调,正当全球丧尸迷趋之若鹜之时,一些学者开始试图探究这个流行文化形成的原因与真相,他们的视线再一次看向了神秘的“海地丧尸”......

狂热的巫毒术

1981年,人们正期待着罗梅罗下一部丧尸电影,海地又发生了一件诡异恐怖的事:

1962年4月30日,l'Estere村居民纳西斯(Clairvius Narcisse)因发烧吐血被送进急诊室,三天后医治无效死亡。

亲戚们随后为他举行了葬礼......

1981年,一个男人站在村口,村民们很快认出他就是已经死去的纳西斯。

在村民们恐慌中他被亲友接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纳西斯告诉自己的妹妹当年他在被埋葬时意识清醒,在葬礼结束后,他被一名巫毒师挖了出来,随后在巫毒师的控制之下在一个种植园里没日没夜的工作了十几年,直到巫毒师死去他才重新获得了自由。

纳西斯(Clairvius Narcisse)

该事件被各大媒体报道,专攻人类学以及民族植物学的哈佛年轻研究生韦德(Wade Davis)在导师舒尔兹(Richard Evans Schultes,美国民族植物学之父)的提议下深入海地探究事件真相。

通过巫毒统领波伏瓦(Max Gesner Beauvoir)的引荐,韦德结实了海地巫毒师皮埃尔(Marcel Pierre),后者告诉韦德“巫毒丧尸”的一些仪式过程:

仪式过程中巫毒师会将调配好的粉末擦拭在对方身体上,伴随咒语达到完全控制对方的效果。

......

“丧尸仪式”多用于巫师惩罚罪犯,因为海地没有死刑,巫师会与受害者家属交易对犯人进行仪式。

皮埃尔还为韦德制作了五瓶仪式会用到的粉末,韦德之后将粉末带回哈佛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五瓶粉末尽管成分各不相同,但都含有河豚毒素。(粉末中大多含有蟾蜍、海蚯蚓、蜥蜴、狼蛛的提取物以及人类婴儿头骨的研磨物)

皮埃尔与其他巫师研磨制作粉末

1985年韦德出版小说《蛇和彩虹》(The Serpent and the Rainbow),书中他列举了多种用于制作丧尸粉末的配方。

《蛇和彩虹》(The Serpent and the Rainbow)

1986年《哈佛杂志》用“丧尸”纳西斯做为封面刊登韦德针对海地僵尸的研究文章,刊登之后引来了一些学者以及科学家的质疑。

1986年《哈佛杂志》2月-3月刊

一部分学者认为韦德公开不人道的丧尸配方存在着道德问题,一部分学者认为配方中主要成分“河豚毒素”的确会造成瘫痪以及神经麻痹,但他们无法认同这些瘫痪后的人之后会在种植园进行体力劳动,单纯的河豚毒素是无法制造一具丧尸的。

1997年著名英国杂志《柳叶刀》曾刊登了对海地地区三具“丧尸”的临床报告。

报告Clinical findings in three casesof zombification

这份报告很有趣,Kuma为大家简单介绍三具丧尸的基本情况:

FI在30岁时因发烧引起的并发症死亡,当天就被家人埋葬。3年后,FI被一位在村庄附近的流浪者发现,发现时FI没有交流能力、申请呆滞,家人及牧师随后根据面部特征确认了她的身份,之后FI被送入海地首都太子港的精神病院进行治疗。

WD在18岁时突发高烧、眼睛发黄、身体肿胀并散发出腐烂的臭味,当地巫师认为他已经变成了一具丧尸,家人之后将其埋葬。1年半后,WD重新回到了村子找到家人并指责父亲和叔叔当时把他当做丧尸埋葬的行为。

MM在18岁时突发高烧,与WD一样身体膨胀并散发出恶臭,几天后死亡家人将其埋葬。13年后,MM重新回到了家中。

研究人员对三人分别进行了诊断,FI被诊断出患有紧张性精神症,WD患有癫痫和缺氧造成的脑损伤,MM患有胎儿酒精综合症,而之后的DNA检测比对显示WD和MM存在着错误身份。(也就是说这两人与之前死亡的WD和MM根本没有任何关系。)

截止到目前,海地丧尸的真相仍未揭开,其中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点,在韦德当时出版小说《蛇与彩虹》时,巫毒传奇统领波伏瓦曾接受媒体采访表示赞同小说中韦德的一些观点,但他到死都没公开巫毒丧尸术的秘密。

巫毒统领波伏瓦(Max Gesner Beauvoir)

延伸

海地僵尸之谜还未揭开,而世界上一些人因变成“行尸走肉”的例子却数不胜数,Kuma简单提一下世界上最为出名的两种僵尸。

俄罗斯鳄鱼

曾经以治疗目的在俄罗斯生产的鳄鱼Krokodil如今成了瘾君子们的噩梦,在注射Krokodil后会获得极大的快感以及各种幻觉,神经麻痹的同时引发大面积溃烂。

长期注射Krokodil的瘾君子看上去和《行尸走肉》中的丧尸没有区别.算了,图太恶心了不给大家看了。

想象一下,当一个飘飘欲仙的Krokodil毒瘾者浑身溃烂的站在你的面前,是否会让你感到来自丧尸的恐惧?

丧尸Flakka

由此前臭名昭著的浴盐升级而来,吸食者会产生各种极端幻觉,变得无比暴力,他们不会感觉到疼痛。

吸食超过0.1克的Flakka后会造成肌肉纤维溶解,引起痉挛,抽筋和呼吸困难,严重者会直接死亡。

该名男子面部中弹,但在Flakka作用下无视疼痛

该名男子面部中弹,但在Flakka作用下无视疼痛

切记!远离!珍爱生命!

没有干货

没有鸡汤

就是单纯的人间怪谈

聊一聊关于“海地丧尸”的神秘故事(猎奇系列)

转自知乎:猎奇症候群

黑视界:聊一聊关于“海地丧尸”的神秘故事

丧尸热已经逐渐过去,而Kuma今天的主题其实有点炒冷饭的意味,但愿各位能从这篇文章里发现一些新东西。

提示:本文临近结尾处或有高能,请酌情观看

起源

上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美国人带着战争胜利的荣誉从海地归来,同时他们还带回来许多当地令人恐惧的风俗故事。

1927年,著名神秘学作家威廉.锡布鲁克(William Seabrook)在听闻朋友讲述“巫毒丧尸”的故事后决定前往海地探究真相。

威廉.锡布鲁克(William Seabrook)

锡布鲁克当时听到的故事:

朋友住在海地,某天聘用了一对当地夫妇来自己的甘蔗田帮忙,之后这对夫妇带来了一群毫无生气的“丧尸”。

在夫妇的指挥下,“丧尸”很出色的完成了工作,它们没有任何正常人的情感表现,食物的摄入量也少得吓人,这让锡布鲁克的朋友感到异常恐惧。

一个周末,夫妇带着“丧尸”们去到镇上的广场观看表演,他们为了犒劳这些辛苦作业的“丧尸”,在集市中买了一些甘蔗糖,“丧尸”们在吃下这些糖片后发出了瘆人的尖叫,最后四散逃走奔向自己的故乡。

当时广场上的人都目睹了这一幕,没人敢上前阻止,他们知道这些逃走的“丧尸”其实早就已经死了......

1929年,锡布鲁克出版了自己的小说《恶魔岛》(The Magic Island),美国读者第一次在流行文化中感受到了“丧尸”的恐惧。

《恶魔岛》(The Magic Island)

书中锡布鲁克提到海地一名叫做维利尔斯(Antoine Villiers)的博士曾和自己讨论丧尸话题,最后博士用1883年的“海地刑法”的第246条试图证明这些“丧尸”或许是毒化产物:

使用某种物质导致他人长期昏迷,结果没有造成死亡,定性为谋杀未遂;如果该物质引起他死亡,该行为即被归为谋杀。

1883年的“海地刑法”

说点题外话,该小说作家锡布鲁克一生相当传奇,他曾经深入非洲食人族部落研究食人文化,但当时部落不同意与他分享人肉,最后锡布鲁克在医院获取人肉样本带回家烹饪......

威廉.锡布鲁克(William Seabrook)

1932年美国环球影业根据锡布鲁克的故事拍摄上映了第一部丧尸电影《白丧尸》(White Zombie)。

《白丧尸》(White Zombie)海报

电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海地与爱情、巫术有关的故事,由于该片制作水平粗糙在业界口碑并不理想,电影人之后纷纷放弃“丧尸”题材跑去创造更让人恐惧的荧幕怪物。

从亡者归来到活死人之夜

1938年美国著名民俗学作家赫斯顿(Zora Neale Hurston)出版海地旅游小说《告诉我的马》(Tell my horse)。

赫斯顿(Zora Neale Hurston)

书中赫斯顿提到自己曾亲眼目睹了一桩“海地丧尸”事件:

1936年10月24日,一名头部包裹着烂布全身的陌生女人徘徊在海地的Ennery村。

女人的眼睛毫无生气,脸色惨白,眼睑附近的皮肤都是白色的,就像是烧毁了一般......

村民们从女子另一些体貌特征中(左腿因骨折造成的跛脚)很快认出她竟然是1907年就已经死亡并被埋葬的菲利希亚(Felicia Felix-Mentor)

......

亡者归来,海地确实存在着丧尸!

赫斯顿怀疑菲利希亚或许是在某种巫毒药物促使下才死而复生的,之后她将“丧尸女”照片寄给生活(Life)杂志,而这张照片也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中第一张涉及“丧尸”真实存在的证据。

菲利希亚(Felicia Felix-Mentor)

该事件迅速在美国国内引起轰动,“巫毒热”再次被点燃了,赫斯顿一下成为媒体的宠儿,之后几年里她多次受邀在公开场合讲述自己这段奇幻经历。

除了疯狂的话题追随者,同样也会有质疑者。

1945年,精神病学家路易斯(Louis P. Mars)在《人类》(man)杂志中发表文章揭露“丧尸女”菲利希亚的事件真相。

路易斯(Louis P. Mars)

路易斯认为当地人仅凭一些体貌特征来判断女子为菲利希亚是不科学的:

他曾亲自去往当地与这名女子接触,他发现女子长期患有眼疾,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要在阳光下用布包裹住头部。

同时他通过X光片判断女子的跛足可能是长期营养不足造成的肌肉无力,而事实上,这名女子在医院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后已经恢复了正常的行动能力。

但路易斯这篇文章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关注,民众对丧尸的热情很快在冷战大环境中消退了。

直到1968年,著名恐怖大师乔治罗梅罗(George A. Romero)用自己的电影作《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 )掀起了新一轮的丧尸热。

乔治罗梅罗(George A. Romero)

《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 )海报

影片中正常人因受到大气层中的金属探测器辐射而变成了丧尸,唯一能杀死它们的方法只有用武器摧毁其大脑,尽管主角百般挣扎但在影片最后仍旧逃不过死亡的宿命......

《活死人之夜》剧照

之后罗梅罗又分别在1978年和1985年拍摄丧尸题材电影《活死人黎明》(Dawn of the Dead)和《丧尸出笼》(Day of the Dead)

《丧尸出笼》(Day of the Dead)海报

《活死人黎明》(Dawn of the Dead)海报

罗梅罗用出色的想象力为今后几十年现代僵尸题材电影奠定了基调,正当全球丧尸迷趋之若鹜之时,一些学者开始试图探究这个流行文化形成的原因与真相,他们的视线再一次看向了神秘的“海地丧尸”......

狂热的巫毒术

1981年,人们正期待着罗梅罗下一部丧尸电影,海地又发生了一件诡异恐怖的事:

1962年4月30日,l'Estere村居民纳西斯(Clairvius Narcisse)因发烧吐血被送进急诊室,三天后医治无效死亡。

亲戚们随后为他举行了葬礼......

1981年,一个男人站在村口,村民们很快认出他就是已经死去的纳西斯。

在村民们恐慌中他被亲友接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纳西斯告诉自己的妹妹当年他在被埋葬时意识清醒,在葬礼结束后,他被一名巫毒师挖了出来,随后在巫毒师的控制之下在一个种植园里没日没夜的工作了十几年,直到巫毒师死去他才重新获得了自由。

纳西斯(Clairvius Narcisse)

该事件被各大媒体报道,专攻人类学以及民族植物学的哈佛年轻研究生韦德(Wade Davis)在导师舒尔兹(Richard Evans Schultes,美国民族植物学之父)的提议下深入海地探究事件真相。

通过巫毒统领波伏瓦(Max Gesner Beauvoir)的引荐,韦德结实了海地巫毒师皮埃尔(Marcel Pierre),后者告诉韦德“巫毒丧尸”的一些仪式过程:

仪式过程中巫毒师会将调配好的粉末擦拭在对方身体上,伴随咒语达到完全控制对方的效果。

......

“丧尸仪式”多用于巫师惩罚罪犯,因为海地没有死刑,巫师会与受害者家属交易对犯人进行仪式。

皮埃尔还为韦德制作了五瓶仪式会用到的粉末,韦德之后将粉末带回哈佛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五瓶粉末尽管成分各不相同,但都含有河豚毒素。(粉末中大多含有蟾蜍、海蚯蚓、蜥蜴、狼蛛的提取物以及人类婴儿头骨的研磨物)

皮埃尔与其他巫师研磨制作粉末

1985年韦德出版小说《蛇和彩虹》(The Serpent and the Rainbow),书中他列举了多种用于制作丧尸粉末的配方。

《蛇和彩虹》(The Serpent and the Rainbow)

1986年《哈佛杂志》用“丧尸”纳西斯做为封面刊登韦德针对海地僵尸的研究文章,刊登之后引来了一些学者以及科学家的质疑。

1986年《哈佛杂志》2月-3月刊

一部分学者认为韦德公开不人道的丧尸配方存在着道德问题,一部分学者认为配方中主要成分“河豚毒素”的确会造成瘫痪以及神经麻痹,但他们无法认同这些瘫痪后的人之后会在种植园进行体力劳动,单纯的河豚毒素是无法制造一具丧尸的。

1997年著名英国杂志《柳叶刀》曾刊登了对海地地区三具“丧尸”的临床报告。

报告Clinical findings in three casesof zombification

这份报告很有趣,Kuma为大家简单介绍三具丧尸的基本情况:

FI在30岁时因发烧引起的并发症死亡,当天就被家人埋葬。3年后,FI被一位在村庄附近的流浪者发现,发现时FI没有交流能力、申请呆滞,家人及牧师随后根据面部特征确认了她的身份,之后FI被送入海地首都太子港的精神病院进行治疗。

WD在18岁时突发高烧、眼睛发黄、身体肿胀并散发出腐烂的臭味,当地巫师认为他已经变成了一具丧尸,家人之后将其埋葬。1年半后,WD重新回到了村子找到家人并指责父亲和叔叔当时把他当做丧尸埋葬的行为。

MM在18岁时突发高烧,与WD一样身体膨胀并散发出恶臭,几天后死亡家人将其埋葬。13年后,MM重新回到了家中。

研究人员对三人分别进行了诊断,FI被诊断出患有紧张性精神症,WD患有癫痫和缺氧造成的脑损伤,MM患有胎儿酒精综合症,而之后的DNA检测比对显示WD和MM存在着错误身份。(也就是说这两人与之前死亡的WD和MM根本没有任何关系。)

截止到目前,海地丧尸的真相仍未揭开,其中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点,在韦德当时出版小说《蛇与彩虹》时,巫毒传奇统领波伏瓦曾接受媒体采访表示赞同小说中韦德的一些观点,但他到死都没公开巫毒丧尸术的秘密。

巫毒统领波伏瓦(Max Gesner Beauvoir)

延伸

海地僵尸之谜还未揭开,而世界上一些人因变成“行尸走肉”的例子却数不胜数,Kuma简单提一下世界上最为出名的两种僵尸。

俄罗斯鳄鱼

曾经以治疗目的在俄罗斯生产的鳄鱼Krokodil如今成了瘾君子们的噩梦,在注射Krokodil后会获得极大的快感以及各种幻觉,神经麻痹的同时引发大面积溃烂。

长期注射Krokodil的瘾君子看上去和《行尸走肉》中的丧尸没有区别.算了,图太恶心了不给大家看了。

想象一下,当一个飘飘欲仙的Krokodil毒瘾者浑身溃烂的站在你的面前,是否会让你感到来自丧尸的恐惧?

丧尸Flakka

由此前臭名昭著的浴盐升级而来,吸食者会产生各种极端幻觉,变得无比暴力,他们不会感觉到疼痛。

吸食超过0.1克的Flakka后会造成肌肉纤维溶解,引起痉挛,抽筋和呼吸困难,严重者会直接死亡。

该名男子面部中弹,但在Flakka作用下无视疼痛

该名男子面部中弹,但在Flakka作用下无视疼痛

切记!远离!珍爱生命!

没有干货

没有鸡汤

就是单纯的人间怪谈

美队、钢铁侠齐上阵《蜘蛛侠:英雄归来》里到底有多少漫威梗

《蜘蛛侠:英雄归来》终于上映啦!自从上中学的小蜘蛛在《美国队长3》中出现之后,这部“青春版”《蜘蛛侠》就一直被粉丝们期待。

更让人惊喜的是,电影里有无处不在的“漫威梗”,从亲自现身的钢铁侠,到小蜘蛛学校里的“教育素材”美国队长,再到同学们口中的雷神和绿巨人,回归漫威的小蜘蛛果然是来到了一个超级大家庭。

我们总结出34个和漫威电影或者漫画相关的彩蛋,让你们看懂电影里埋伏的满满亮点。

友情提示:以下含零星剧透,特别在意的同学可以等看完电影之后再来观看。

文/KL

1 灾害控制局

影片开始于《复联1》的纽约大战后,迈克尔·基顿饰演的艾德里安·图姆斯带领他的清理团队进行善后工作,却中途被一名女主管和她的手下驱赶,后来图姆斯从电视上得知是托尼·斯塔克旗下的灾害控制局抢了他的饭碗。

2 内战的伤疤

还记得钢铁侠在《美队3》最后被美队与巴基夫妇连环暴揍吗?因为影片主线发生在内战后不久,所以我们一开始还能清晰看见斯塔克脸上的伤痕。

3 疑似黑猫

彼得回到学校后,有一个走向储物柜的镜头,留意彼得身后有一个白发女生。这个女生在影片(大概)只出现了一次,但一头亮丽的白发很难不让人注意,她会不会是漫画角色菲利希亚·哈迪(Felicia Hardy),也就是将会推出个人电影的“黑猫”呢?

另外这个镜头的背景墙上还出现了钢铁侠的老爸霍华德·斯塔克(Howard Stark),他的下方还有厄斯金纳博士(Dr. Abraham Erskine,《美队》中发明超级士兵血清的德国科学家)。

黑猫在漫画里是个亦正亦邪的角色,与蜘蛛侠有过一段暧昧的关系。

相信这是剧组故意安插的彩蛋,毕竟染白发的高中生也太特别了。

4 返校日

“Homecoming”是1984年出版的漫画《神奇蜘蛛侠》第252期的标题。漫画中,蜘蛛侠从外星带回了一件黑色战衣。接着在11月出版的第258期中,神奇先生发现黑色战衣其实是一个外星共生体,也就是鼎鼎大名的反派“毒液”(Vemon)。

影片中彼得的学校寄物柜编号为1184(1984年11月),也许是对即将拍摄的《毒液》外传电影(汤姆·哈迪主演)的小小预告。

5 好基友奈德

奈德·利兹(Ned Leeds)的角色糅合了漫画中的Ned Leeds和Ganke Lee。

漫画中的内德·利兹与电影里的内德关系不大,只是借用了名字而已。漫画里内德是彼得在号角日报的同事,年龄比彼得大,两人并没有太深的交情,甚至还一度是情敌。

Ganke Lee则是终极蜘蛛侠中小黑蛛迈尔斯·莫拉莱斯的同班好友,与电影中的设定相似,Ganke知道好友的秘密身份,而且是一个可靠的技术后盾。从外形上,Ganke Lee的亚裔小胖子设定也更贴近电影中内德的形象。

6 漫威名人

化学课教室的白板上方挂着一行画像,从左至右有达尔文、爱因斯坦、牛顿等等科学伟人,留意最后一个照片,上面竟是我们熟悉的布鲁斯·班纳!也就是动不动就变身砸东西的绿巨人!(照片和其它人一样是黑白的,难道在班纳的地球身份在MCU公认“已死”?)

7 “闪电”汤普森

高中时期经常欺负彼得的恶霸,却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蜘蛛侠粉丝俱乐部,并担任会长。后来闪电逐渐被洗白,上大学后与彼得冰释前嫌成了好朋友。之后闪电投身军队,在战场上为了救战友的命而失去了双腿。肢体残缺使闪电被军队选中成为毒液共生体的宿主,于是超级英雄毒液特工(Agent Venom)诞生了。后来毒液特工以正派形象加入过秘密复仇者和银河护卫队等组织。

“闪电”汤普森在各个版本中的蜘蛛侠电影都有出现,本片该角色由《布达佩斯大饭店》中的门童托尼·雷沃罗利饰演。

8 电脑呆子

学术小组的导师由马丁·斯塔尔饰演,他在2008年的《无敌浩克》也有一个角色,演员名单中的身份为“电脑呆子”,于是我们可以这样解释:《无敌浩克》中的电脑呆子从大学毕业,然后在这部电影里当上了老师。

不过根据《无敌浩克》的官方小说,马丁的角色实际上是Amadeus Cho,漫画里这个角色是个拥有超高智商的天才韩裔少年,后来更接任班纳成为了绿巨人。

9 蜘蛛战衣

斯塔克为彼得打造的蜘蛛战衣具有一键贴身功能,甚至连身材傲人的内德都能穿上,可以说是服装界的黑科技了。

彼得在巷子里穿上宽松战衣的场景令人想到《回到未来》的相似一幕,迈克尔·J·福克斯 饰演的马丁在小巷里穿上博士制造的衣服后,同样一键把它收缩成合身的尺寸。(《新世纪福音战士》中也有类似科技)

10 客串狂魔

蜘蛛侠的电影怎能没有斯坦·李,毕竟老爷子是小蜘蛛的创造者啊。

小蜘蛛误抓引发汽车警报的偷车贼后(实际上是车主),从屋里探头出来怼人的老头就是斯坦·李本人,对面邻居大妈还亲切地喊了他的名字Gary,而老爷子却亲切地问候了人家老母。(How's your mother?)

11 伪·复仇者联盟

银行抢劫戏中,小贼们分别戴着美队、钢铁侠、雷神和绿巨人的面具,这个桥段曾在Brian Michael Bendis和Mark Bagley的漫画Ultimate Spider-Man第42期中出现。

小蜘蛛在小贼的背后出现时,墙上的海报有一句广告语“Identity Theft?”(身份),呼应场景,同时也令人想起漫威经典的秘密入侵大事件(故事中斯克鲁人伪装成超级英雄入侵地球)。

另外,小蜘蛛巧妙地让“雷神”揍了“绿巨人”一拳,为雷神一雪“复联”之耻。

12 彼得的房间

彼得的房间里挂着传奇棒球运动员Mike Piazza(史上全垒打最多的捕手)进入名人堂的纪念旗,小蜘蛛在漫画里正是纽约大都会棒球队的粉丝。

星球大战与漫威毕竟同属一个东家,致敬元素简直不能再直白,除了内德带去的乐高死星外,彼得的房间里还摆放着很多星战手办。

还记得《美队3》里小蜘蛛扳倒巨化蚁人时提到的《帝国反击战》梗吗?当时他可是连电影的名字都忘了啊,看来内战结束后彼得可是回家恶补了星战的。

13 蜘蛛侠起源&本叔叔之死

尽管影片没有重现蜘蛛侠起源和本叔叔之死,但这两件事在片中的对话有所提及。

彼得与内德对话时,提过他曾被一只蜘蛛咬过,而且蜘蛛已经死了。

另外彼得在谈起梅姨时提及“她所经历的事情”,容易令人想起她的丈夫,也就是本叔叔的意外身亡。

14 猩红蜘蛛

内德对彼得提问的“十万个为什么”中,问到彼得能不能产卵(什么鬼),能不能分泌毒液(又一处关于毒液),最远能射多远……

还有一个问题关于召唤蜘蛛大军。令人不禁想到同是漫威家的蚁人。当然彼得是没有这个能力的,但他在漫画中,曾向一个罪犯恐吓说自己能召唤成百上千只蜘蛛,吓得对方乖乖投降。

实际上,这件事还是有人能做到的:凯恩·帕克(Kaine Parker),也就是猩红蜘蛛(Scarlet Spider)。

因为克隆过程出错,凯恩被创造者认为是失败品,人生一直过得很悲催,身份不断在正邪之间切换。

15 美队客串

美队在正片中两次客串出场,以怀旧的画风出现在电视录像带中,一次给学生上体育课,一次则是爱的教育。(实际上还有一次思想品德)

注意美队在录像中身穿的是《复联1》的服装,可以说纽约之战后是美队人生最红的时期了,后来便开始走向下坡路,甚至沦为国家战犯……

另外在历史课上可以听见老师提到“索科维亚协议”,也就是《美队3》中引发英雄内战的导火线。

16 死侍梗

利兹·阿兰与同学讨论蜘蛛侠时,其中一个男生提到,蜘蛛侠可能被全身烧焦,所以才要穿战衣。不禁令人想起真被烧焦的死侍,他(贱贱)和蜘蛛侠(小虫)是漫威宇宙的两大嘴炮,也是一对基友。有一次小蜘蛛昏迷时,贱贱就曾脱去他的战衣(还自觉捂住脸不看小虫的脸),COS了一番蜘蛛侠。

17 春天不是读书天

彼得在追赶罪犯时,由于蜘蛛丝余量不足,只能采取低碳环保的方式狂奔,途中又蹦又跳地穿过别人家的花园,其中一家的电视上,放着1986年的电影《春天不是读书天》。小蜘蛛这段奔跑的镜头也是复制了该影片中的经典逃课戏。

18 惊悚

“惊悚”(Shocker)是蜘蛛侠的反派之一,影片出现了两位。第一任是由罗根·马歇尔-格林饰演的Jackson Brice(这个演员长得特别像汤老师),他外套上的黄色棉料手袖对应了漫画中惊悚的制服造型。

漫画中Jackson Brice是反派团队Enforcers的一员,化名为Montana,拥有灵活使用套索的特长,但Jackson并不是正统的Shocker,只有在动画The Spectacular Spider-Man中,他才以Shocker的身份登场。

Jackson Brice由于发起内讧被意外杀死,Herman Schultz(博基姆·伍德拜因 饰演)很快接过了他的名号,并继承了他的武器,这件武器实际上就是《美队3》中交叉骨的拳套。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他们只用叉骨的一只拳套呢?让我们追溯到《美队3》开场中美队与叉骨的一段交手,美队躲过叉骨的一拳后把他的拳套强力拆下并扔在了地上,相信秃鹰的捡漏团队正是在此得到拳套的。而另一只拳套当然是跟交叉骨一起在绯红女巫的能量球中被炸成渣了。

19 修理匠

影片中,为秃鹰团队建造武器的胖子名叫Phineas Mason,也就是漫画的早期反派之一:修理匠(Tinkerer)。修理匠是一个疯狂的发明家,专门为超级恶棍设计各种武器和道具,给蜘蛛侠添了不少麻烦。最初,修理匠曾被设定为一个外星人,但作者斯坦·李后来觉得这样的反派与漫画格格不入,于是剧情便改成了他在假装外星人……(老爷子您高兴就好)

20 小黑蛛

与秃鹰团队地下交易的黑人小哥,相信看过《废柴联盟》的人第一反应都是“Troy!”。出演者唐纳德·格洛弗是个很有才华的演员/歌手/编剧,他在电影里饰演的角色叫Aaron Davis。

小蜘蛛查看Aaron Davis的犯罪记录时,可以看到他曾用的化名Brian Pichell,这个名字来自漫画作者Brian Michael Bendis和Sara Pichell。

更重要的是,他与小蜘蛛的对话中提到了一个人:他的外甥!也就是终极蜘蛛侠里的小黑蛛迈尔斯·莫拉莱斯!说明小黑蛛已加入MCU豪华午餐并有机会在将来的电影中出现!

有趣的是,唐纳德曾为终极蜘蛛侠动画片里的小黑蛛配音,且曾争取过出演《超凡蜘蛛侠》,粉丝支持他出演小蜘蛛的热情也很高涨。

另外,在停车场场景中,可以留意一下Davis的车牌号码:UCS-M01,代表Ultimate Comics Spider-Man 01,也就是小黑蛛和Aaron Davis初登场的《终极漫画蜘蛛侠》第一期。

21 Karen

詹妮弗·康纳利在片中声音出演小蜘蛛战斗服的AI——Karen。其实康纳利是超级英雄电影主角再就业的演员之一,她曾出演过李安版《绿巨人》中的女主角Betty Ross。

她的丈夫保罗·贝坦尼,在《复联2》中饰演幻视,同时也是Jarvis的配音。

22 秃鹰

秃鹰战服在漫画版的外观基础上作了很多现代化升级,从皮衣羽翼变进化成更先进的金属盔甲,也从原来的秃头改成迈克尔·基顿本人的发型。

影片中基顿所穿的那件羽毛领口的皮衣,实际上来自漫画原版的秃鹰造型。

23 倒挂接吻

片中小蜘蛛倒挂出现在暗恋对象利兹面前,人工智能Karen怂恿他吻下去,令人想起托比版《蜘蛛侠》的经典吻戏。

24 脱下战服

渡轮事故后,托尼对彼得教育了一番,并说了全片的最佳台词:\"如果没了战服你什么都不是,你就不配拥有它“。这句话令人想起《复联1》中美队对托尼说的话:“脱了战服你是什么?”

25 Morita校长

学校校长看着眼熟吗?在《美队1》中,美队带领的嚎叫突击队里有一名亚裔Jim Morita,校长就是这个人的孙子,由同一个演员肯尼斯·崔饰演。在电影中,我们可以在校长办公室里看到他爷爷的照片。

26 道具彩蛋

Happy清点飞机搬运物品时提到了一些彩蛋,包括反浩克装甲、美队的新盾、还有雷神托尔的魔法腰带(原名Megingjörð,难怪Happy不会读)。

魔法腰带是奥丁送给索尔的礼物,有增强能量的效果。这么贵重的家族神器都能落在公司,雷神果然心真大……

27 经典一幕

影片中,小蜘蛛中了秃鹰的埋伏,被压在水泥钢筋之下,随后他通过回忆杀一鼓作气将力量条推至MAX值,终于举起身上的重物,这个画面致敬了《神奇蜘蛛侠》第33期的经典一幕。

漫画中,小蜘蛛在与章鱼博士的打斗中困于水下基地,为了拿到能拯救梅婶生命的血清,小蜘蛛同样凭意志力举起了身上的钢铁,在水流淹没整个基地之际取得了血清。

28 科尼岛

结尾大战发生在著名的科尼岛“旋风”云霄飞车附近。这个游乐设施已经有相当悠久的历史了,始建于1927年,是当时全球最高、最快、弯度最大的云霄飞车。

在《美队1》中,当美队和巴基将要滑索到火车上时,巴基问美队是不是在报复当初逼他玩旋风飞车(小两口的日常太甜蜜)。

29 玛丽·简

影片赞达亚的角色透露出她的名字叫MJ,而且在彼得背后给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明显暗示她将会是彼得的一生挚爱——玛丽·简(Mary Jane)。

30 谜之T恤

彼得在新复仇者大楼时所穿的T恤,与《钢铁侠3》中小辣椒与托尼同床时穿的睡衣同款。可以说是非常奇怪的彩蛋了……

31 钢铁蜘蛛衣

最后托尼邀请彼得加入复仇者,并送他一套新的战服。虽然彼得最后拒绝了托尼的好意,但相信我们很快就能一睹小蜘蛛穿上新战衣的风采。

新蜘蛛衣的金红相间配色与《内战》系列漫画中的钢铁蜘蛛衣非常相似。漫画里,钢铁蜘蛛衣是托尼在内战前送给小蜘蛛的礼物,彼得不仅欣然接受了,而且还在内战中反水投靠队长了。

32 小辣椒

小辣椒惊喜出场,看来已经与托尼重归于好。由于托尼正准备为小蜘蛛加入复联举行发布会,但事情搞砸了,托尼只能临时搞事情,于是问Happy是否还带着他的订婚戒指,Happy回答说他自从2008年就一直放在身上了(《钢铁侠》是2008年上映的)。

33 邪恶六人组

影片结尾的第一个彩蛋,秃鹰在监狱里再次遇到渡船上的武器买家Mac Gargan(aka“蝎子”),后者提到了“外面的朋友”,不禁令人想起反派组合“邪恶六人组”,在漫画里秃鹰正是六人组成员之一,其余成员还包括章鱼博士、电王、猎人克莱文、神秘客和沙人。

34 美队客串again

第二个彩蛋,居然是另一条美队的教育片段……一本正经地赞美了大家耐心等到最后一刻的美德,尽管最后的结果不一定有意义,实力调侃了当今的大片彩蛋文化。最后队长还向导演问道:“这还有多少条?”,显然老好人的耐性也是有限的……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0925/169494809120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