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况足球2018一球成名属性修改(实况足球2018一球成名修改器)

时间:2023-09-23 09:06:06 来源:用户分享 编辑:依稀久忆

实况足球新作“差评如潮”背后,是KONAMI扯着蛋的野望

先把游戏做好,再来谈梦想

曾经的我一直有个疑问,那就是Steam上究竟有多少个游戏,无论我开了多少次探索队列,都找不到这个游戏海洋的边界。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个疑问在《eFootball2022》的帮助下得到了解决,如果不是它拿了个我从未见过的“差评如潮”评价,我也不会心血来潮地去翻排行榜,找一找有几个游戏能够如此“惊世骇俗”。倘若这个游戏没有锁国区的话,搞不好我会去给个好评。

一般来说,烂游戏其实拿不到“差评如潮”这个评价,因为要在Steam上显示差评如潮,除了差评比例要在80%以上外,游戏的评测数量也要达到一定的标准。也就是说,想拿“差评如潮”,你的游戏不仅要烂,而且玩的人也要够多。纯粹的烂游戏根本不会有那么多评测,大不了是个“多半差评”。

根据Steam的数据网站“Steam250”(一个对中文用户来说十分喜感的名字)统计,目前Steam上共有49761个游戏,算上《eFootball2022》在内,拿到“差评如潮”的也就8个游戏,差不多算是“万中无一”的绝世高手。

而在这49761个游戏之中,目前《eFootball2022》以11%(上线初仅8%,后来回涨了)的差评率,荣登耻辱榜榜首,被喷烂了的《横冲直撞3》,终于被后浪踢下了王座。

在此之前,体育游戏摆烂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每一次年货发售,玩家评价也基本在“褒贬不一”和“多半差评”之间来回横跳。这一次的《eFootball2022》,也算是对玩家的评价常态进行了突破,只不过突破的方向,不太对劲。

令人惊奇的是,《eFootball2022》在9月30日才刚刚面世,半个月时间就用比基金还快的速度跌入深渊,继承了游戏前辈《ET》的遗风,KONAMI也算是为大家带来了一个新的互联网奇观。

围绕在《eFootball2022》奇观王座四周的,是无数网友们见一次笑一次的梗图。

作为封面球星的梅西,在游戏里有着一副诠释着“恐怖谷”效应的造型,仿佛刚从爱手艺先生笔下的世界归来。

另一位天皇巨星C罗,也与艺术展开了深入的联动,用生动的颜艺向粉丝们表达自己身处这款游戏中的痛苦。

而在多年的足球游戏内卷之后,KONAMI也似乎意识到了“超人足球”似乎是破局之路,于是在游戏中让球员们上演了一起原汁原味的“火影跑”。

与法国友商育碧展开了深度合作的KONAMI,也学会了让Bug成为游戏一部分的玄妙功法,各式各样的梗图浩如烟海,本文已经塞不下了。但无论你在哪一个社交平台搜索“eFootball2022”,相信都能给你带来一个下午的快乐。

不过,如果你是“实况”系列的粉丝,那这份快乐,相信过不了多久就会被愤怒取代,回过神来,拳头或许已经攥了出血。毕竟,这可不是一般的年货,《eFootball2022》对“实况”粉丝来说,意义非凡。

去年,KONAMI就宣布要在新作里启用虚幻4引擎,并且会给玩家带来更震撼也更真实的足球游戏体验。然后以此为由,把《实况足球2021》给鸽了。后来推出的《实况足球2021》,不过是在《实况足球2020》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次赛季更新。

在随后的官方消息中,KONAMI还做出了“违背祖宗”的决定,将“PES”系列名称彻底改成“eFootball”,游戏改为免费制,此后不再推出新作,改为在每年进行更新,同时游戏将接入全平台,让全网玩家都能一起联机对战。

“次世代足球游戏”的宣传,改名、改收费制、全平台等运营模式上的巨大转变,无不让《eFootball2022》成为一款玩家们殷切期待的作品。

然而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骨感。精心制作了两年的游戏,端出来就这么个卖相,无疑是种宣传欺诈。“实况”粉丝们的心情,估计跟许多玩家在《赛博朋克2077》发售时差不多。

远不如前作的模型水平、频繁的卡顿和闪退、低质量的画面与材质,KONAMI启用了虚幻4来制作新的“实况”作品,但是在游戏的工业水准上,完全不及格。哪怕游戏只是一个0.9的试玩版,既然拿出来收费挣钱了,就得有相应的服务态度。

不过,只是制作拉跨的话,并不足以帮助《eFootball2022》完成这“差评如潮”的伟业。当初《赛博朋克2077》上线之时问题更严重,在Steam上的评价也不过“褒贬不一”。相较于《赛博朋克2077》这个全新的游戏,伴随“实况”走过了20年的玩家,对于技术迭代造成的问题,接受程度或许还要更高一些,毕竟这也不是第一次了。

2013年,KONAMI在《实况足球2014》中首次启用了FOX引擎,结果引发的各种Bug,与今日《eFootball2022》带来的问题,大差不差,都是能让人笑一天的类型。随后“实况”系列经过了三作的调整,才在《实况足球2017》中调整过来。如今换引擎又出事儿了,对他们来说或许也是“同样的配方,同样的Bug”。

《实况足球2014》中的模型Bug

工业水准上的失败,对“实况”玩家来说,是糟糕的《eFootball2022》中最容易接受的部分,甚至在少部分PS5玩家的反馈中,还会提到,只要不触发一些模型Bug,实际的画面体验其实是不错的。

真正刺痛粉丝的,是《eFootball2022》与以往“实况”有众多本质上的不同。

首先,《eFootball2022》砍掉了绝大部分的游戏模式,自千禧年初以来备受玩家们喜爱的“大师联赛”“一球成名”等线下模式,通通在游戏中消失不见。甚至连“My Club”——为了对抗FIFA的UT玩法而诞生的模式,在新作中也无法体验。

玩家能够玩到的只有线上的联网对战,以及线下的友谊赛。而且,在友谊赛模式中,玩家能够使用的球队还少得可怜。游戏初上线时,仅有9支球队供玩家选择,后来国庆期间紧急更新了一次,也不过增加到了12支球队。

虽然,官方承诺后续会通过收费资料片的方式,将这些受欢迎的游戏模式添加回游戏中,但仅大师联赛就需要到明年3月才更新,隔壁FIFA都快出下一作了。

其次,《eFootball2022》几乎抛弃了“实况”系列一直以来所标榜的“真实”。

足球游戏圈里一直都有“FIFA是游戏,实况才是足球”的说法,许多“实况”的粉丝都执拗地认为FIFA或许更好玩,但只有在“实况”中,你才能够体验到真正属于足球的乐趣。

操作手感上,“实况”玩家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更精细的控制,并且盘带、传球等等操作的体验,更加真实。不够熟练的话,转个身或者过个人,都有可能出现失误导致丢球。在实际比赛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操作来实现一些诸如协防和交叉进攻等复杂的操作。虽然实况不能像FIFA那样,每一个球员都能给你整百八十种花式,但在“实况”玩家眼里,“非超能力足球”才是更重要的。

图源:贴吧@伯纳乌歌唱巴萨

战术上,“实况”会给玩家提供更自由的战术选择,玩家完全可以自行设定阵型和具体的战术,并且这些战术会直观地呈现在游戏中。游戏过程中,玩家也能够根据自己的判断,对战术进行微调,采取诸如盯人、阵型变换、前插等操作,来让比赛朝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在“实况”玩家看来,不管实际上球星的个人能力有多么卓越,但足球都是一个11V11的团队游戏,策略和配合才是足球的本质。

《实况足球2017》战术板

所以,“实况”一直以来给玩家带来的,都是更贴近“拟真”这一概念的足球游戏体验,或许踢起来场面不那么有趣,精彩镜头也不那么多,但是玩家就是更享受这种真实的游戏过程。

但在《eFootball2022》中,一切都不一样了。

在操作和手感上,球员跑动手感更滑,相较于以往的“实况”,反而更贴近于FIFA的体验,这让许多玩家都很难接受这是“实况”。同时,在滑以外,《eFootball2022》球员和球的速度都有了大幅度的降低,球员的响应速度也同样变慢,这意味着球员的移动惯性变大,一旦加速起来,就难以转向或急停。这种操作手感的改变,给每一个“实况”玩家带来的直观感受是——又慢又蠢。

此外,《eFootball2022》还大幅度简化了战术玩法,呈现出模仿FIFA策略防守玩法的态势,玩家在游戏中仅能够使用有限的几种战术,阵型和策略都不能进行变动,并且游戏过程中完全不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微调。

这些改动,让一路玩下来的核心玩家无法接受,用他们的话来说:“你改的像FIFA,我为什么不去玩FIFA?”

而最让玩家们不能理解的一点是,为什么《eFootball2022》要削足适履,来配合手游。

此前,KONAMI宣布游戏将接入全平台的时候,就有许多玩家担心与手游同步,会不会导致其他平台的游戏体验缩水。KONAMI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未发售前就已经在Q&A中表明了,手游不会影响其他平台的玩家。

然而,玩家们实际看到的情况,与KONAMI所说的截然相反。

战术板的简化,与其说是为了降低新玩家的学习门槛,不如说是为了手游平台而做的玩法缩水。在画面上,PC画面锁死了720P,导致玩家不得不打画面解锁补丁,才可以享受原来的画面体验,显得PC玩家像是在玩手游的移植版。

对手游的妥协,在联网对战方面最为明显。联网对战中,玩家的游戏时长被强制限制在了5到15分钟,原来的“实况”游戏与这节奏截然不同,这点改动只能说是为了强行协调手游的快节奏。

声势浩大的前期宣传,前所未有的模式转变,结果给玩家带来的是对过往优秀传统的抛弃、一厢情愿的游戏内容调整,以及为了适应手游牺牲了更多核心玩家的体验。凡此种种,才最终让《eFootball2022》被钉上“差评如潮”的耻辱柱。

而促使KONAMI对游戏进行玩法系统的改动,以及向手机端靠拢的原因,或许要归结于KONAMI的电竞化野心。

从近几年的市场表现来看,“实况”系列的处境非常糟糕。自2008年起,“实况”系列就已经难以与FIFA在销量上抗衡。并且在2009年,FIFA推出了Ultimate Team模式后,凭借版权上的优势,FIFA和“实况”的销售量差距更是被越拉越大。从FIFA10开始,FIFA每一作的销量都突破千万,与之相比,“实况”在《实况足球2014》以后,销量过百万都是很勉强的事情,《实况足球2019》更是仅有55万销量。

历年FIFA与“实况”销量对比

在主机和PC平台被打得节节败退的“实况”系列,如果还想迎头赶上,那需要巨大的动作,来为整个系列改头换面。

对此,KONAMI想出来的战略,便是通过转变运营模式,彻底进入日益红火的电竞市场。

根据Newzoo所发布的《2020年度全球电竞市场报告》,2020年全球电竞市场的总收入,即便不计算直播行业,整体也已经达到了11亿美元,电竞观众的数量也接近5亿人,并且从过往的趋势来看,这两项数字还在快速增长中。

这个新兴且蓬勃的市场,的确是让KONAMI实现弯道超车的良好舞台。实际上,KONAMI想要让“实况”系列进入电竞领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2018年,《实况足球》成功进入到雅加达亚运会,成为六大电竞项目中唯一一个在主机平台上进行的项目。以此为契机,KONAMI开始了自己的体育电竞之路的探索。

在2018年10月份的KONAMI社报中,就有提到将会以《实况足球》系列为中心展开世界范围内的电竞比赛。有着亚运会的经验打底,其后的“实况”系列也一直在积极地举办各种电竞赛事。而“eFootball”这个名称,自2019年起,就已经加入到了《实况足球2020》之中。新名称中的“e”也直接表明了向电竞发展的意图,只不过当时他们仍然保留了“PES”这个传统的系列名,直到今年才彻底改名。

而且从年货式出新作改为持续运营的免费制网游,正是为了电竞化目标服务。如今世界范围内火热的电竞赛事,诸如《英雄联盟》《DOTA2》以及《CS:GO》无不依靠免费的持续运营,维持着巨大的玩家数量。

上个月在上海举办的“东亚电竞锦标赛”上,中国选手刘超拿下了《实况足球》项目的金牌

此外,KONAMI不仅想要在主机和PC端上拓展电竞业务,在移动端上也想要分移动电竞的一杯羹。

相较于主机端和PC端的销量萎靡,移动端上“实况”的表现,确实更有资格分电竞这块蛋糕。在KONAMI2020年至2021年的财报中提到,《实况手游》全球下载量已经超过了3亿。而且,《实况手游》的玩家口碑也要远远超过FIFA。毕竟,比起转型卡牌养成游戏的“怪咖”《FIFA足球世界》,仍然保持高质量操作手感与丰富足球玩法的《实况手游》,才更对味一些。

今年,《实况手游》更是成为了唯一一家获得欧洲杯授权的手游。KONAMI估计自己都没有想到,自08年以来一直未能实现的目标,会在手游上实现。

至于赛事,KONAMI也有进行过这方面的尝试。在2019年3月,KONAMI就已经与日本职业足球联赛联合举办了一次《实况手游》比赛。此外,《实况足球》登陆国服之后,在网易的电竞计划助推下,也推出了覆盖了玩家和职业选手的“Team League战队联赛”。

所以,KONAMI在《eFootball2022》中采用全平台策略,无非是对过往几年《实况足球》系列的一次整合,通过全平台的方式,将移动端雄厚的玩家基础与PC和主机端的核心玩家群体进行联通,双管齐下完成在电竞上弯道超车的野望。

客观地说,“实况”系列本身高拟真的游戏模式、足够丰富的操作细节和战术选择,确实能够让游戏具备很好的竞技性。全平台与免费制,在KONAMI的设想中,也能够有效地扩大自身的用户群体,用户不用在每隔一年就更新自己的库存,对于持续运营赛事的目标来说,也有莫大的好处。如果真的能够让KONAMI实现这一构想,那么重振“实况”荣光,未必没有可能。

然而,KONAMI并没能解决这个伟大战略中需要面对的问题。

全平台意味着需要考虑所有平台的游戏体验,而载体的不同,必然会让主机端和PC端玩家与移动端玩家的诉求不同。KONAMI完全没有平衡这种分歧,反而明显因为移动端巨大的玩家群体,而选择了倒向移动端的用户。

主机和PC玩家群情汹涌,游戏评价差评如潮,KONAMI双管齐下的电竞之梦从一开始就瘸了一条腿。另一方面,在2022年杭州亚运会的八个电竞项目中,“实况”没能复刻四年前的成功,被FIFA所取代。

这条电竞之路,可谓前途未卜。

当然,以现在《eFootball2022》的风评而言,如果KONAMI不能够在后续的补丁和运营中,挽回玩家们的口碑,那么也不需要去考虑那么遥远的梦想了。对于“实况”的玩家而言,他们或许会期待《无人深空》的奇迹再次上演,但此时此刻,相信更多的粉丝还是更愿意来一句“FXXK KONAMI”。

Adobe Express正式发布!免费可玩,一个程序就能设计图像、PDF和视频

作者|周愚

编辑|邓咏仪 刘曦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测试,Adobe Express终于向所有用户正式开放了。

全新升级的Adobe Express内置了Adobe开发的Firefly生成式AI工具,用户仅需提供文字描述,即可生成相应的文字效果和图像、视频。目前,该软件已经支持100多种语言的文本提示。

图源: X(Twitter)

Express在PC端目前已免费可玩,未来Adobe还计划推出Adobe Express Premium,届时用户以每月9.99美元的价格就能解锁额外的高级功能和素材。

此消息一出,许多网友便兴奋了起来,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对Adobe不吝夸赞。

图源: X(Twitter)

Adobe更是高调宣称:“(Adobe Express)革新了所有水平层次的创意表达。”

不过,不少先前使用过Express测试版的网友发现,此前的创作全都消失不见,表示相当失望。

图源: X(Twitter)

打造一体化AI编辑器

Adobe Express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可以设计图像、PDF、甚至视频的一体化编辑器。

新版本将Photoshop、Illustrator、Premiere和Acrobat等技术,与其开发Firefly生成式AI模型融合在一个程序中。同时Express也可以连接到Photoshop、Illustrator等Adobe的应用。

让我们来具体看看,Express可以实现哪些功能。

这是一个文本框,在Adobe中,用户只需输入相应文字,并在下方的方框内描述想要的字体风格,轻轻点击生成,颇具设计感的艺术字体就能瞬间出现。

用户不必再局限在有限的字体中做选择,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对此不少网友直呼:“绝了!”

图源: Adobe

而设计所需的插图也类似。用户不用自行搜寻或制作图片,只需找到文生图的功能,输入想要的图片描述,例如“Flower illustartion”,而后AI便会生成多种风格的插图。

用户只需简单地拖拽想要的插图,就可以一键布局到设计面板上。快速、美观,还不容易撞图。

图源: Adobe

此外,Express还能为静态素材添加动画效果,选中对应素材,点击“动画”选项,就可以轻松添加如淡入、弹出、闪烁、蹦床等效果。

图源: Adobe

在设计完成之后,想要修改尺寸和大小,也不用担心需要重头再来。“Resize”功能不仅可以快速更改原有设计的尺寸,还能够进行相应的重新布局,十分省事。

图源: Adobe

总之,这些操作主打的就是突出一个“快”字,轻轻点击鼠标,即可完成删除图像视频背景、调整内容大小、转换为GIF等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Express现在拥有近2亿的素材资产,包括视频和设计模板、免版税的Adobe Stock图像、视频和音频资产、近22000种字体,以及更多的图标、背景和形状。

Express还支持团队协同合作和跨软件合作。使用者可以在Express中轻松访问、编辑和使用其他Adobe软件中的素材,例如从团队其他成员的Photoshop中拖拽素材,一键替换背景图片。

当然,团队也可以选择直接添加链接文件,始终保持应用程序之间的同步。

图源: Adobe

支持导入、编辑和增强PDF文档,也是新的编辑器的一大亮点。过去较难修改的PDF格式,如今也可以快速地刷新、美化。

图源: Adobe

除此之外,也不得不提生成式AI的一大痛点“版权纠纷”。不过用户在使用Adobe这些素材时,倒不必担心这些问题,因为官方保证:已对训练Firefly模型的数据内容,拥有全部的权利。

集成大模型,回击Midjourney

Adobe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布局正在加速。

事实上,Adobe Express在2021年就已经面世,今年6月初,Adobe在官网发布公告,宣布升级Adobe Express。其中,最大的亮点莫过于集成自家Firefly的AI技术。

今年3月,Adobe首次宣布进军AI领域,推出图像生成器Firefly。在AI的加持下,使用者无需高级技能,也能设计和产出相当优质的内容。

图源: Adobe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Adobe在轻度用户市场的表现并不理想。尽管作为老牌生产力工具软件商,Adobe可以提供更为专业、全面的功能,但其复杂性也劝退了许多非专业人士。

AI的加入,或许能够改变这一局面,在巩固原有市场基础的同时,吸纳更多用户。

不过,布局AI并非是Adobe的一家之举。Canva自2019年首次推出自动背景删除工具以来,就一直支持人工智能功能,而其操作便捷性使得该软件似乎比Photoshop等更复杂的图像编辑软件更受欢迎。

Midjourney等AI绘画工具对Adobe Firefly无疑也构成巨大的威胁。Adobe在其官网上更是毫不掩饰地将两者进行比较。

图源: Adobe

Adobe Express试图融合自家多种技术于一体,打造多合一编辑器的尝试,也意味着Adobe希望用更简洁、方便的设计吸引更广泛的用户群体。

从其功能介绍来看,Express的这些AI功能几乎可谓是没有门槛。

Adobe表示,Express目前正在与Google Chrome合作。用户可以下载Adobe Express for Chrome扩展,在浏览器内访问Express web应用程序。在浏览器中简单的右键单击,用户就可以解锁完整的web一体化编辑器创意工作流程。

然而,就在Adobe大步迈向AI的决定性时刻,一个噩耗却突然传来——「Adobe之父」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美国时间8月20日,Adobe在官网发布公告,宣布Adobe联合创始人John Warnock于19日离世,享年82岁。

图源: Adobe

1982年12月,John Warnock与另一位联合创始人Chuck Geschke共同建立了初创公司Adobe Systems。次年,苹果就以250万美元收购了公司20%股份。

Adobe也一举成为硅谷历史上,第一家开创首年就实现盈利的公司。

创立40余年来,Adobe的软件已经渗透进设计创作的方方面面,几乎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图源: 网络

John老爷子带领着Adobe走过了一段辉煌的时刻。以后,Adobe Express的全面开放,会不会把Adobe带向另一个AI时代的辉煌呢?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0923/169494866222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