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口制退器的作用原理(枪口制退器)

时间:2023-09-22 10:16:22 来源:网友投稿 编辑:追梦抓梦

详解国产超级大狙,配备最先进的瞄具,可以夜视开自瞄挂

文 | 冯乃武 每周更新

655 国际维和部队中的亮眼新星

在非洲的中国维和部队中,装备着一款中国国产的超级大狙,可以用于打击1000米以内的工事、轻装甲、雷达等目标,同时还可压制2000米内的集群目标。成为非洲维和部队中一个亮眼的风景线,那么是什么样的超级大狙能担任如此多的作战场景,他又有什么样的发展历程和不足之处呢?本期武器大讲堂就和大家探索国产超级大狙-10式反器材狙击步枪。

威力强大却不够优秀的10式大狙

10式反器材狙击步枪全称是QBU-10式军用12.7毫米反器材狙击步枪,是我国自行设计的一款现代化大口径反器材武器,名字中的Q指的是轻型火器的拼音首字母、B为步枪拼音首字母、U则是狙击的拼音第二个字母、10为2010年定型量产。

QBU-10式狙击步枪虽然是2010年定型量产的,但是它的立项和发展可以追溯到2006年的争夺巴基斯坦一项大口径狙击枪的合同竞标比赛中。

当年中国带着自认为最好的大口径狙击步枪M99半自动狙击步枪参加了竞争。与国际上知名的英国RM50、精密国际AW50FT、美国麦克米TAC50等世界先进水平的狙击步枪同台PK。

当年巴基斯坦陆军的考核标准是在900米、1070米、1500米分别设置人形靶子和1.2米长短的大号靶子,射手全部是巴基斯坦陆军的士兵进行射击用来检查射击精度。

在这次竞争结果中,西方国家所有的武器表现都大大超过中国的自认为最好的M99半自动狙击步枪,当年M99半自动狙击步枪在900米距离打出了散布圆形直径为32厘米,也就是说在900米仅能勉强保证击中一个人大小的目标。

而西方国家的性能最差的英国RM50都能打出散布圆形直径6.4厘米的成绩,这个成绩差不多在900米可以精确击中一个鸡蛋大小的目标。所以这一次确确实实在国际竞标中挨到了现实的毒打。因此在同年开始确定了要研发解放军新一代狙击枪的需求,当然大口径狙击步枪的方案论证研究其实从1999年就已经开始了。

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AMR2 12.7毫米狙击枪、W03型12.7毫米狙击枪、JS型12.7毫米狙击枪和M99半自动狙击步枪等,为新一代大口径狙击步枪提供大量的技术积累。

所以很快的在2006年5月正式立项之后,同年12月就通过了方案评审,次年的11月通过初样机评审,并在2009年12月通过设计定型试验和部队试验,最后在2010年8月批准由四川华庆机械公司研制的新型狙击步枪定型为QBU-10式军用12.7毫米反器材狙击步枪。

QBU-10式狙击步枪整体的尺寸并不轻巧,整枪长度为1380 mm、枪管长800mm、全枪重13.3 kg。

整个结构设计成便于拆卸的模块,包括枪管、机匣、枪机部件、带扳机的握把、枪托和弹匣等组成,前部枪管设计上,选用了12.7mm口径浮置式安装的枪管。

枪口部位设计有一个单腔的方形制退器,这个制退器的设计跟国际上和之前各种多腔箭形制退器有很大的区别,这一方面是因为整体的长度技术指标限制,单腔方形的制退器长度更短,第二个是能进一步降低重量和设计复杂性。

该枪口制退器有巨大的朝向后方弧度开口,因此在高压气体从枪口喷出的时候,能产生比较高效的向前的力,减缓整枪的后座力度。

再往后枪管的上方,是导气机构部件,QBU-10式狙击步枪使用的是导气与枪管短后坐混合式自动原理,导气装置为短行程导气活塞包括气体调节器、活塞、活塞簧等组成,枪管短后座则是由枪管簧实现复位。

在运作的时候,子弹爆炸产生的膛底压力作用下,枪管和枪机会首先压缩枪管簧和复进簧一起后坐,在导气机构引入部分火药燃气进入气室后,高压气体冲击活塞并推动枪机框向后运动。

此时枪管和枪机一同后坐一段距离后,受枪管固定栓限制而停止后坐,并在枪管簧作用下先行复进到位,从而吸收一部分后坐能量。这便是枪管短后座的运作过程,有点类似于早期的QJZ-89式重机枪的方案。

枪管往后是一个钢铝复合结构的机匣,机匣选用前钢后铝的结构设计,这种后部采用铝材料的方式处理主要是为了降低重量。

一体式机匣前部分是一个护木套筒,上方安装了可折叠可伸缩的两脚架和可转动的提手。一开始我以为是枪管快拆的提手,仔细看了下才发现就是单纯的一个携行提手,设计的时候估计是为了方便场地转移携带使用。本身这个提手的意义不是很大,还带来不少死重,所以大部分情况下射手都会把它拆卸抛弃。

往后机匣顶部是一条MIL-STD-1913皮卡汀尼导轨形状的安装导轨,相比国际标准的1913导轨,10式狙击步枪的导轨其尺寸略宽,所以跟国际上的标准瞄具并不通用。

这么设计第一个原因据说是因为设计的时候担心枪镜结合的摩擦力不够大,射击时的后坐震动导致瞄准镜轻微移位而影响瞄准的一致性,因此才加宽尺寸,增加摩擦面积。第二个可能是为了方便后续只能使用专门设计的瞄具,增加适配产品的依赖性。

机匣的右侧是抛壳窗和拉机柄的位置,其枪机使用的是回转式闭锁式半自动枪机结构,当导气系统引入高压气体之后,推动枪机框带动枪机回转开锁,并继续后坐,完成抽壳、抛壳等动作。

此时也会同步压倒击锤待击,当复进到位后,枪机在复进簧的作用下复进,完成推弹进膛和回转闭锁等动作,所以可以实现半自动的单点射击输出。

机匣的下方是供弹口和握把击发系统,其保险机构包括枪机不到位保险和手动保险,手动保险有两个档位,分别是0和1,代表着保险和接触保险状态。

机匣往后就是枪托位置,枪托具有可调托腮板、40mm厚度的的橡胶托底板和底部接地调整螺栓,方便射手根据需要进行适配调整。

根据公开的资料枪托的内部好像没有设计缓冲弹簧等缓冲后座力的机构,所以如果是仅仅依靠枪管后座、枪口制退器、枪机缓冲用来缓解后坐力的话,QBU10式狙击步枪的后座对射手的冲击那是很大的。

在供弹系统上,QBU-10式12.7毫米反器材狙击步枪使用的是双排双进可拆卸弹匣供弹,弹匣容量5发,在匣体侧面设有余弹观察孔,底部开有漏沙孔。

一般一把枪搭配两个弹匣,使用的是12.7mm标准,例如89式穿燃曳弹、穿爆燃弹以及54式穿燃弹等多种12.7mm。当然,设计师也为此款狙击步枪设计了两种专用子弹。

这两种配套枪弹分别是DBT10式12.7mm狙击弹和DBJ10式12.7mm穿爆燃弹。其中DBT10式12.7mm狙击弹专门为了提高精度而设计,全长147mm、全重130g、弹头重46g、初速820m/s。

这种子弹弹头为钢芯搭配铜被甲,形状为尾锥形,利用弹头后部的形状实现密封的作用,这种弹头的材料设计更容易保持质心一致性,空气动力学形状可以减小弹头受到的空气阻力,使弹头飞行速度不会衰减过快。

当然特制的成本也比较高,高成本带来的肯定是高杀伤力,DBT10式12.7mm狙击弹在1000米距离3发弹最小散布圆直径约70厘米,1500米距离对5毫米均质钢板的穿透率大于80%,在200米距离上3发弹的最小散布圆直径约13厘米,100米距离上穿透10毫米均质钢板后,对93号汽油的引燃率大于80%。所以专用狙击弹对于杀伤力和精确度的提升还是有的。

另一种DBJ10式12.7mm穿爆燃弹,这种是为了远距离破片杀伤而设计,弹头由尼龙风帽、惰性弹芯、燃烧剂和底托组成。

弹芯内部装填的惰性物质会在弹头撞击目标时,受到高速挤压,此时筒形弹芯内部就会产生超高的压力,在击穿目标后,弹芯内部压力释放,使弹芯炸裂,达到炸药爆炸形成破片的效果,所以该弹头虽然没有内置爆炸药,却能实现穿甲、燃烧、破片杀伤多种终点效能,是我国枪弹领域的一次技术创新。

DBJ10式12.7mm穿爆燃弹该弹初速是840米/秒,3发弹在200米和1500米距离上最小散布圆直径分别约为18厘米和150厘米,远距离精度稍微不足。

在瞄准方式上,QBU-10式12.7毫米反器材狙击步枪具备可折叠觇孔机械瞄准和配套的YMH10式红外瞄准镜和YMA09式白光瞄准镜实现瞄准,这两套瞄具的搭配让其具备昼夜作战能力。

光电瞄具具备测瞄合一功能,能自动测距、自动解算弹道、自动装定分划。YMA09式白光瞄准镜为6~9倍变倍瞄准镜,重量为1.6kg,YMH10式红外瞄准镜是非致冷红外技术夜视瞄准镜,重量为2.5kg,可识别600m内运动单兵目标或者1,500m内的运动车辆目标。

在使用的时候,只需要射手选好弹种,通过激光测距仪测出目标距离后,弹道计算机会根据气温、武器的俯仰角及所选弹种的射表,自动解算出射击诸元并装定距离标尺。

并在分划板上自动显示出瞄准点,此时射手只需要对准目标扣动扳机即可,大大的提高瞄准射击的速度和命中率。

当然,QBU-10式12.7毫米反器材狙击步枪的枪管后座设计一定程度上影响精度,再加上瞄具的设计水平,所以整体的精度依然还是稍微欠缺,实际使用场景主要用于反器材等任务,高精度狙击依然无法完成。这些年公布的一款新型QMH151A型昼夜合一瞄准镜,具备放大6-12倍,功能合一,或许会有比较大的改进。

目前QBU-10式12.7毫米反器材狙击步枪以及大量配备部队,并在驻马里的维和部队和非洲维和部队中大量装备,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大量出现他的身影,在反器材使用场景中口碑还不错。

首次公开实战应该是乌鲁木齐市公安特警在追捕阿克苏拜城煤矿杀人事件中的暴恐分子中出现过。

整体来说,QBU-10式12.7毫米反器材狙击步枪作为反器材装备解决了中国先进反器材武器的缺席问题,虽然制作工艺和精度上稍有欠缺,但总比缺席的强,随着后续的型号升级和新一代轻兵器家族的出现,我想在未来一定会出现更加优秀的继承者,从而让其完美退居幕后。

专业人士请绕道,轻武器入门之助退器

(声明:本文定位为入门级基础知识类,专业人士请绕道,避免友军伤亡。)

从字面上看,助退器是“帮助后退(后坐)的器具”。许多读者可能会提出疑问:我们都希望减小后坐力,所以才有了制退器,那这个助退器又是干嘛的呢?其实,这个助退器多用于管退式原理的武器上。

管退式原理的MG34机枪就有一个助退器(红圈)

MG34助退器特写,可见中间有一圈供调节用的凹槽,调节它就可以调节射速

管退式武器利用枪管后坐来给自动机赋予能量,而枪管本身又大又沉,非常笨重,运动不便,因此管退式的武器很难达到很高的射频(射速)。为了增加射频,许多设计师都会给管退式武器安装一个助退器,把膛口火药燃气的能量导出一部分,用来推动枪管后坐,以此增加射频。这种机构在管退式武器上较为常见,比如德国的MG34机枪上,就安装有这种助退器。

助退器的原理较为简单。以MG34机枪为例,枪口的火药燃气,在助退器内膨胀,而助退器固定在枪管外的散热套上,不可移动。而火药燃气,就只能去推动枪管运动。前后调节助退器,就可以调节枪管和助退器之间的空腔的体积,进而可以改变火药燃气推枪管的能量大小。MG34机枪射速可调,就是如此实现的。

助退器原理示意,红色的为枪口方向,气流在枪管和助退器之间膨胀,而助退器固定,就推动枪管向后运动

此外,还有一种名为“空包弹助退器”的膛口装置。尽管有着助退器的名字,空包弹助退器可不能和制退器一概而论。众所周知,空包弹是用来演习、训练、拍电影时的一种特殊枪弹,为了安全起见没有安装弹头。枪械发射这样的子弹时,火药燃气没了弹头的阻隔,就顺着枪管畅通无阻的“溜出”枪口。枪械“泄了气、没了劲”,膛压很低,后坐能量严重不足。此时的枪械,没法完成正常的自动动作,射手只能手动拉枪机,才能完成抛壳、进弹等动作。此时的枪械,就只能打一发拉一发了。

美军的空包弹助退器大多涂成红色、黄色等比较醒目的颜色

美军空包弹助退器特写

“打一发拉一发”的做法无法很好地模拟现代的自动武器的特征,自然让人不满。于是人们开发了空包弹助退器。空包弹助退器原理也很简单。它的基本思路,就是把枪管堵住一部分,以此增大膛压。这个原理就像大家用手指堵住水管,水管内的水外流受阻,压力增大,喷出的就更“有劲”了。空包弹助退器正是这个原理,通过减小截面积,增大武器的膛压,利用更“有劲”的燃气来使枪械完成和发射实弹时相同的自动动作。这样一来,枪械在使用空包弹时,也能像使用实弹一样正常工作。

苏联枪械的空包弹助退器则偏爱银白色和灰色,图为AKS-74和它的空包弹助退器

M855枪弹“全家福”,右数第五个就是空包弹

(作者:晓枪老王)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0922/169494864222507.html